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2025全国科技者工作日
解码智能-AI的科学之旅
2025年世界读书日
“稀游记”——科技赋能守护 记录生命奇迹
蛇年说蛇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想要了解科学,最方便可行、也最给人以精神享受的途径大概是阅读优秀的科普作品。
本期科幻小说来啦~
每年阳历6月5日前后,芒种节气如约而至。今年6月5日17时56分16秒,我们将迎来这一节气。
2004年7月8日,三峡船闸通过正式通航验收,由试通航转为正式通航。据宋维邦回忆,当初三峡大坝船闸的设计方案,在船闸的级数、船闸布置和主体建筑物的形式等重大技术问题上,有过不少争论,甚至可以说,一度还出现过争论不休的情况。他率领船闸设计团队通过深入比选,决定将船闸线路布置在河床左岸制高点——坛子岭左侧,在船闸上下游引航道右侧布置隔流堤,调整引航道口门区水流条件,采用适合三峡泥沙淤积特点的清淤技术,并落实了进一步加大冲淤能力的预案。除此之外,三峡船闸运行工况复杂,设计人员还解决了对船闸进行有效监控,保证船闸的安全监测、消防等众多技术难题。
“中午不睡,下午崩溃”,忙碌的生活中,午睡已经成为许多人缓解压力、恢复精力的重要习惯。而最近一项研究发现,恰到好处的午睡能带来“灵光一闪”,尤其是睡好了。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从事蚕桑业的国家,蚕桑文化承载了中国五千年的丝绸记忆,也凝结着历经千年革新的高超纺织技艺。
趁热科普,健康一夏
530全国科技者工作日
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
科幻世界
2024世界读书日,一起读科普好书
医生揭秘:心跳次数和寿命的关系竟然是这样!看完直呼涨知识!
在家怎么测量血压?
充电器不拔,隐患有多大?
通信干扰的元凶:太空“气泡”如何影响信号?
码住!手把手教你冲锋衣怎么清洗!
“差评莫名其妙消失了”!是谁在互联网平台操控评价?
女性“断崖式衰老”往往发生在这两个年龄!做好这 6 点,提前预防→
全国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
升级!老“引擎”跳动智慧“心脏”
中国科协发布2025年10个产业技术问题
百家号
微信
微博
为什么有人一张嘴就扫兴啊!!!不扫兴行不行!!!
为什么和这些人聊天很痛苦?(识别谈话中的操纵)
人止不住的大出血,到底有多可怕?
什么?抬头看天就能辨认方向?
蝌学荐书 | 关于宇宙已知的一切,他全告诉你了
蝌学荐书 | 读完这本新书,赢在复杂时代——
蝌学荐书 | 这套“信息量”爆棚的厉害科普,打破次元壁,直通未来!
末日英雄:蜜桃成熟时(四)
黄建平:科幻视域下的深度剖析与价值审视——评电影《熊出没・重启未来》
我怀疑《流浪地球》 不是科幻 3D打印月球基地可行!
别小瞧房颤,它会导致两个严重后果!|中国房颤日
全国“爱眼日”丨一文告诉你生活中如何保护好眼健康
白发长在哪,病就从哪来?事关头发和你的健康,90%的人都做错了
三峡船闸通航二十载:从“反对派”到“奇迹缔造者”的科技突围之路
40年前的今天,中国“博士后”制度正式创立
延安第一位红色科学家
特稿丨“隐身”成功!这一技术“无人区”,实现突破
“不抄近路”,他们探索光与生命的奥秘
送“胖妞”去“参军”的总师唐长红
中国近现代首位女天文学家 | 邹仪新
有人午睡后灵感迸发,有人午睡后昏昏沉沉!问题出在这个细节!
长寿的“身体密码”被发现了!这10个特征你占几个?赶快对照一下
游泳防护贴是智商税吗?怎样游泳安全又健康?
当猫就是爽,连朝哪边睡都有人研究丨自然小喇叭
哺乳动物为啥丢了再生“超能力”?中国科学家揭开答案一角
“宋陵麦收”火了!揭秘千年石刻与麦田如何共生→
海南长臂猿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现存野生种群仅分布在海南岛。
安徽黄山昌溪古村原来有一台老水龙,曾扑灭过多场大火。
高校博物馆奇遇记 | 如果要说传媒就不能只说传媒,你要说……
高校博物馆奇遇记 | 从地壳深处到现代生活,来这里看一滴油的奇妙之旅
山西博物院:“一天也逛不完”的文化宝藏
中国科协发布2025年10个工程技术难题
中国科协发布2025年10个前沿科学问题
开空调前偷懒不做这件事,你会悄悄花掉更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