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人体“小蝴蝶”变“狂暴蝴蝶”,一文全解析!
甲亢,即甲状腺腺体合成和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超出正常水平而引起的以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的一系列表现。
什么是甲亢
甲亢,即甲状腺腺体合成和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超出正常水平而引起的以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的一系列表现。
甲亢的病因有哪些
临床上,80%以上的甲亢是由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引起的,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显著的遗传倾向。
甲亢发病的外部因素包括感染、碘过量和环境毒素等,内部因素包括遗传、性别、应激、妊娠等。即甲亢通常以遗传为基础,在感染、药物、毒素、应激及精神创伤等因素综合作用下,所诱发的内分泌功能紊乱。
哪些人易患甲亢
甲亢“重女轻男”,女性的发病率要比男性高,且女性在孕早期很有可能诱发或加重甲亢。
此外,吸烟、外伤、药物、颈部辐射、过度疲劳、精神长期高度紧张或过度忧虑等均有可能导致甲亢发生。
出现什么表现时要警惕甲亢发生
典型甲亢患者通常有怕热、多汗、心悸、多食、消瘦等代谢增高的表现;急躁、易怒、手颤、失眠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在心血管方面,主要表现为心动过速、胸闷气短、心脏早搏、心房颤动等;在消化方面,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及腹泻;女性甲亢往往有月经减少甚至闭经,男性甲亢可有勃起功能障碍等。
此外,甲亢患者还常伴有突眼、颈部增粗、小腿水肿、周期性瘫痪等。
如果发现有上述症状,需要高度警惕甲亢。但有部分老年甲亢患者的症状可不典型,甚至与典型的甲亢症状相反,表现为食欲减退、沉默寡言、神情忧郁等,需要给予重视。
什么情况下应就医
当患者出现怕热、多汗、心悸、多食、消瘦以及急躁、易怒、手颤、失眠等典型的甲亢症状时,应主动前往医院进行检查。
若甲亢患者未行治疗或治疗不充分时,在感染、创伤、手术、应激、刺激等诱因下,出现高热、大汗、烦躁、焦虑不安、恶心、呕吐、腹泻、心动过速(心率>140次/分),甚至出现休克、昏迷等严重情况时,应怀疑甲亢危象的可能,并立即前往医院的急诊科救治。
甲亢患者的家庭处理方法有哪些
甲亢患者的身体长期处于高代谢状态,身体消耗很大,所以一定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劳,并增加营养供应。
此外,长期精神高度紧张、压力过大、严重感染、吸烟、饮用刺激性较强的浓茶、咖啡、酒等均可诱发甲亢。因此,甲亢患者一定要注意保持情绪稳定、心态平和及良好的睡眠,按医嘱服用药物。
如何确诊是否患有甲亢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化验结果等综合考虑,当患者具备以下3项时,则甲亢的诊断可成立。
1.典型症状 发现怕热、多汗、多食、消瘦、烦躁、易怒、失眠等高代谢临床症状,以及突眼、心跳加快、双手颤抖等体征。
2.体格检查 发现甲状腺肿或甲状腺结节。
3.血清激素 总甲状腺素(TT4)、游离甲状腺素(FT4)、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增高,促甲状腺激素(TSH)降低。T3型甲亢仅有TT3、FT3升高。亚临床甲亢患者的血清TSH水平低于正常值下限,但TT3、TT4在正常范围内,不伴或伴有轻微的甲亢症状。
甲亢需要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1.单纯性甲状腺肿 单纯性甲状腺肿除了甲状腺肿大之外,没有甲亢相关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2.单纯的神经症状 一些患有神经精神疾病者也可能会表现为情绪上的问题,比较类似于甲亢,但这些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是没有问题的。
3.自主性高功能甲状腺结节 主要通过影像学检查或放射性碘检查来鉴别。
甲亢可为哪几类
甲亢按照病因可分为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炎性甲亢(亚急性甲状腺炎、亚急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药物致甲亢(左甲状腺素钠和碘剂导致甲亢)、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相关性甲亢(妊娠呕吐性暂时性甲亢)和垂体TSH瘤甲亢。第一种较常见。
甲亢的并发症有哪些
甲亢长期不愈,可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如甲亢性心脏病、甲亢性肢体麻痹、甲亢性高血压、甲亢性糖尿病、甲亢性精神病等,病情严重者可导致甲状腺危象,即甲亢病情急剧恶化,导致全身代谢严重紊乱,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功能严重障碍,表现为高热、心慌、呕吐频繁、大汗淋漓,焦虑、烦躁、嗜睡、昏迷等,严重时常危及生命。
哪些甲亢患者需服用药物
病情轻、中度患者;甲状腺轻、中度肿大;年龄小于20岁;孕妇、高龄或由于其他严重疾病不适宜手术者;手术前和碘-131标志物治疗前的准备;手术后复发且不适宜碘-131标志物治疗。
服用药物可能会有哪些不良反应
1.粒细胞减少 主要发生在治疗开始后的2~3个月。
2.皮疹 严重时应及时停药,以免发生剥脱性皮炎。
3.肝功能异常 多在用药后3周发生,常见氨基转移酶升高,在用药前需要检查基础肝功能,以区别是否为药物不良反应。
4.血管炎 多见于中年女性,临床表现为关节炎、鼻窦炎、皮肤溃疡、咯血等,多数患者停药后可恢复。
甲亢患者什么情况下需要手术治疗
中、重度甲亢,长期服药无效,或停药复发,或不能坚持服药者;甲状腺肿大显著,有明显压迫气管、食管及喉返神经等症状;怀疑与甲状腺癌并存;结节性甲状腺肿继发甲亢或高功能腺瘤;其他方法治疗无效或有禁忌证。
甲亢患者什么情况下不推荐手术治疗
伴严重甲状腺相关性免疫眼眶病(Graves眼病);合并较重心脏、肝、肾疾病,不能耐受手术;妊娠初3个月和第6个月以后。
甲亢患者的预后如何
甲亢患者主要进行药物治疗,平时饮食上注意不要吃海鲜和含碘的盐,生活上不要过多做剧烈运动,注意休息,一般预后较好。
但在病情未控制时,或由于感染、劳累、精神紧张、术前准备不充分,放射性碘治疗等应激因素的影响,导致病情加剧,发生甲亢危象时可危及生命,死亡率较高。
误区解读
误区1:患了甲亢一定会颈部肿大。
错。少数甲亢患者的甲状腺可无肿大。此外,这些疾病均可表现为甲状腺肿大,包括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炎(如桥本甲状腺炎、急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等)、甲亢、甲状腺肿瘤等。
误区2:口服抗甲状腺药物时发现白细胞减少时必须停药。
不是。由于甲亢本身也可以引起白细胞减少,所以要区分是由甲亢引起的,还是由抗甲状腺药物引起的。治疗前和治疗后定期检查白细胞是必须的,发现药物引起白细胞减少时应先考虑使用促进白细胞增生药。
误区3:患了甲亢就不能怀孕了。
错。如果甲亢症状未得到控制,临床医生会建议暂缓怀孕,因甲亢可使流产、早产等的发生率明显增加,胎儿宫内生长迟缓和足月小样儿的危险性提高,母体的抗体还可以通过胎盘刺激胎儿的甲状腺引起胎儿或新生儿甲亢。但如果患者在接受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血清TT3或FT3、TT4或FT4在正常范围内,在停用抗甲状腺药物或应用最小剂量时可以怀孕。
甲亢患者的家庭护理
1.一般护理 临床症状显著时,应以卧床休息为主;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时,在注意休息的同时可适当活动或进行体育锻炼,但切忌过度劳累;无临床症状,各项实验室检查均正常,可以不限制活动。在护理上要关心体贴患者,多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的思想状态,引导患者放下思想压力。
2.饮食护理 甲亢患者的饮食对治疗影响很大,应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适量脂肪和钠盐摄入为原则。首先,甲亢患者需要补充足够的能量,需要摄入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其次,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甲亢的发生跟碘摄入过多有较大联系,所以甲亢患者需要低碘饮食,甚至禁碘,忌用含碘药物和含碘造影剂。海洋食物的含碘量很高,如海带、紫菜、鲜带鱼、蚶干、蛤干、干贝、淡菜(贻贝)、海参、海蜇、龙虾等。陆地食品则以蛋、奶含碘量最高,其次为肉类,淡水鱼的含碘量低于肉类,植物的含碘量是最低的,特别是水果和蔬菜。
3.病情护理 主要是观察甲状腺是否肿大,眼球是否突出,皮肤有无水肿、潮红等异样表现,特别注意观察体温及心血管系统的变化,防止甲状腺危象及甲亢性心脏病的发生。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应注意有无药物过敏、有无药疹,应定期去医院复查肝功能和血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