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以为助眠,实际是“失眠帮凶”的 5 个习惯,睡前少碰!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误区一:睡前小酌一杯“美美入睡”“睡前来一杯更好睡”“晚安美颜酒不可少”?、

最近你睡得怎么样?


是不是常常玩手机到 1 点才睡觉,7 点闹钟响就得爬起来?白天顶着黑眼圈上班,晚上又靠“仪式感”催眠,像泡脚、香薰、轻音乐……但效果嘛,该清醒还是清醒。


于是你开始四处找妙招:吃的、喝的、练的、听的……


先别急着上手,有些看似助眠,实际上是失眠帮凶,今天我们来好好聊一聊,带你远离这 5 个容易踩坑的助眠误区。


图片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误区一:睡前小酌一杯“美美入睡”


“睡前来一杯更好睡”“晚安美颜酒不可少”?十有八九你是被营销号给“带偏了”。


酒精下肚,确实会让你更快迷糊,感觉自己沾床就断片,好像睡着了。但这份“速睡”的代价,可是相当直接而惨痛:


1

睡眠节律大混乱


酒精会彻底打乱你的睡眠节奏。虽然前半夜可能“沉得快”,但后半夜你就会醒得勤。


第二天起来更容易犯困、烦躁,记忆力也会打折扣。[1]


2

打鼾更严重


更糟糕的是,酒精还会让你的咽喉肌肉松弛,打鼾声那叫一个震天响!


本来就容易打呼噜,或者有睡眠呼吸暂停的朋友,更是雪上加霜,因为更容易缺氧,所以睡得比平时更差。[2]


3

陷入“恶性循环”


久而久之,你就掉进了“失眠 → 喝酒 → 睡得更差 → 更想喝”的死循环里。


有研究甚至发现,那些把酒当助眠工具的人,还更容易对酒精上瘾,如果会把酒和安眠药混着用来助眠,风险很大。[3]


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就苦口婆心地提醒过大家:别把酒当成“晚安药”。喝酒带来的伤害,远比那点“入睡快”多得多;而且,喝酒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安全剂量。[4]


所以,正确做法很简单:


睡前就别碰酒了。如果实在想小酌一杯,那就提前到晚餐时段,并且在睡前至少 3 个小时就把酒喝完。酒精的量也别超过 15 克!这大概相当于 50 度白酒 30 克,或者 4 度啤酒 1 瓶。


误区二:开着小夜灯更好睡


“小夜灯=助眠好伙伴”?醒醒吧!你多半是被浪漫的影视剧给“忽悠”了。


为啥要关灯睡?道理很简单:


1

干扰入睡暗号


夜里开着灯,就像给大脑发错了信号,让身体的“入睡暗号”变得模糊不清。


这样一来,你就很难彻底进入深度睡眠。哪怕是很暗的人造光,也会让你夜里更容易醒。[5]


2

身体被迫加班


更让人头疼的是,哪怕只开一晚上“走廊灯”那样亮度的灯,你的心率都会整夜偏高,心脏就像在“被迫加班”。第二天,甚至还会出现胰岛素抵抗的迹象。长此以往,对身体的代谢可是非常不友好[6]


3

偷偷长肉肉


不止睡不好,研究发现,睡觉时开着灯或电视的女性,几年下来更容易体重上升,超重或肥胖的风险更高[7]


正确做法很简单:


睡觉就得关灯,能全黑最好。如果实在要起夜,就选那种贴地、光线柔和、暖黄色的低照度小夜灯,尽量别让光线直射眼睛。


对了,窗帘要选遮光性好的,要是窗帘不给力,就戴眼罩。总之,把光线的打扰降到最低,才能睡个真正的“美容觉”。


误区三:吃得饱饱再入睡


有人可能会想:都说酒足饭饱容易犯困,那睡前不喝酒,干脆吃得饱饱的、满足地去睡总行了吧?


这个嘛,还是别了。


如果你是那种睡前要来一份炸鸡+泡面这种“高脂、高盐、精制碳水”的朋友,更得注意。虽然当下嘴巴是得到了极大满足,但这份“满足”到了夜里可是会狠狠地反噬你。


不信?看研究。


1

垃圾食品影响深睡


研究显示,如果你白天吃得“低纤维+高饱和脂肪、高糖”,那晚上深睡眠就会悄悄变少,夜醒增多。结果呢?第二天醒来,你只会更困更累[8]


2

吃撑了肠胃会“罢工”


另外晚餐吃得太晚或者太撑,你的胃肠道夜里就得“加班加点”消化食物;要是还吃高脂肪的食物,那胃酸反流、烧心也容易找上门,这都会让你翻来覆去睡不安稳[9]


那么,晚餐到底该怎么吃?


其实很简单:晚餐别拖太晚,最好睡前 3 个小时吃完,给胃肠留足消化时间。少油少糖,多加点全谷物和新鲜蔬菜,这样更好消化。吃饭的时候细嚼慢咽,吃到八分饱就停筷,千万别吃撑了!


误区四:多补点儿褪黑素


有人可能会想:那我睡前不吃那些扰眠的食物,直接来颗褪黑素总行了吧?


确实,褪黑素对助眠有帮助,但它可不是“大力丸”!用它得讲究“用对路子,量别贪多”。它更像是一个温柔的“闹钟微调员”,轻轻推你一把,让你的生物钟回到正轨,而不是那种一吃就倒的强效安眠药。


划重点:


小剂量就够了:很多研究都发现,一点点剂量就能帮你缩短入睡时间。比如欧盟就非常谨慎,每次服用的产品含有 1 毫克褪黑素,就能宣称助眠,而且得在睡前吃。[10]


这是因为剂量大有副作用:剂量一旦飙高,麻烦就来了,你可能会体验到“褪黑素宿醉”:白天哈欠连天、头晕脑胀、恶心反胃,甚至还做一堆奇奇怪怪的梦。


临床研究也告诉我们,大概 0.3 毫克这种生理剂量对改善部分老年失眠更有效,但如果吃到 3 毫克,第二天血药浓度可能还很高,伴随体温下降,人也会懵懵的[11]


小心虚标:更让人头疼的是,市面上有些褪黑素补充剂,包装上标的含量跟实际情况可能大相径庭,你以为自己吃的是小剂量,结果可能已经“吃多了”[12]


那该怎么吃?


建议剂量不要超过 0.3 毫克,在睡前 30~60 分钟服用,而且只是短期、有需要时按时用。千万别自己随便加量,更别长期依赖。如果睡眠问题持续困扰,还是及时去看医生最靠谱。


谎言五:睡前运动能秒睡


“睡前来组燃脂冲刺,就能秒睡?”别天真了,为啥睡前剧烈运动没用?


研究发现,深夜高强度训练后,就算你躺上床了,前几个小时心率还是会偏高,这说明你的神经系统还在踩油门。想秒睡根本不可能![13]而且是睡前不到 1 小时才收工,除了会让人入睡更慢外,总睡眠时间也更短,甚至一夜都睡不踏实[14]


那是不是说晚上就不能运动了?


当然不是!建议你把运动结束的时间提前到睡前至少 4 小时,尤其是高强度运动。这样一来,基本就不会拖累你当晚的睡眠[15]


最后总结一波正确助眠办法:


1

吃喝方面


时间把控在睡前≥3 小时,晚餐八分饱,粗细搭配(全谷+蔬菜+少油少糖);推荐喝无咖啡因温饮,少量坚果/水果/无糖酸奶。


2

运动方面


睡前 2 小时可以做 10~20 分钟轻柔瑜伽或太极、拉伸与深呼吸,如果是高强度运动,放在睡前 4 小时。


最后,祝大家今天都能睡个好觉!你有哪些助眠小妙招,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153933
以为助眠,实际是“失眠帮凶”的 5 个习惯,睡前少碰!
1130
蝌学问答
新闻
科普中国
蝌蚪五线谱
2025-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