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世上最昂贵的牙,价格曾接近一座城堡!

上海自然博物馆生命长河展区,悬挂着许多形态各异的海洋生物模型,其中有一个“头上长角的”显眼包尤为引人注目,它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一角鲸。

上海自然博物馆生命长河展区,悬挂着许多形态各异的海洋生物模型,其中有一个“头上长角的”显眼包尤为引人注目,它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一角鲸


展品档案 ◐ 一角鲸


图片

上海自然博物馆生命长河展区 一角鲸 |小小蒲公英 摄


【物种名称】


一角鲸 Monodon monoceros


【分类】


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鲸偶蹄目-一角鲸科-一角鲸属


【分布区域】


北极地区海域


【所在展区】


L2 生命长河


神秘的独角兽


一角鲸科(Monodontidae)是整个鲸豚类家族中最晚分化出来的一支,仅包含角鲸Monodon monoceros白鲸Delphinapterus leucas2 个物种,且都生活在人迹罕至的寒冷北极海域。


虽然住得偏,但它们的名气完全不输其他任何鲸豚类。


如果说白鲸是现在各大水族馆、海洋公园中备受追捧的顶流明星;那一角鲸则是古往今来无数欧洲皇室贵族都想争相拥有的神奇动物,它的另一个名字“独角兽”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在欧洲,早在 2000 多年前的古希腊文献中就有了关于独角兽的记载最初将它描述为是一种有着长角、移动迅速、身上有红白黑三色的奇特动物。之后才慢慢演变成了现在我们所熟悉的头顶长角的骏马形象。


但就是这样一种从未被证实的神秘生物,它的角却在中世纪成为了欧洲的珍奇商品。传说用独角兽的角制作的器皿和权杖具有净化水、治疗疾病、解毒等神奇功效。为了获得它,欧洲的皇室贵族们不惜一掷千金,一根独角兽角的售价甚至直逼一座城堡



“角”从何来


既然没有证据表明独角兽真实存在过,那这些角又是哪儿来的呢?16 世纪末,英国探险家马丁·弗罗比舍(Martin Frobisher)在加拿大北部的某个小岛沿岸发现了一条顶着长角的大“鱼”,人们开始意识到,市场上的独角兽角可能并非来自陆地,而是海里。



没错,它们正是来自一角鲸。据说最初是维京人将捕杀一角鲸后锯下来的“角”带到了欧洲大陆并将它们以“独角兽”之名高价卖给了当时的欧洲贵族,从中牟取暴利,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成为了中世纪最大的骗局之一。



一角鲸的“角”其实并非我们传统意义上类似牛、羊、鹿等动物头上的兽角,而是像大象、疣猪等突出的獠牙


不同于其它齿鲸,一角鲸的嘴里其实并没有尖牙,它们仅在上颌骨中保留有 1 对犬牙,大约 1 岁后,雄性一角鲸两侧的犬牙会呈现不对称生长,其中左侧的犬牙加速变长,最终就长成了我们所见到的“长角”。



而对于雌性来说,这对犬牙通常会终生隐藏于上颌骨内,以“无牙仔”的身份度过鲸生。



长牙的作用


虽然知道了“角”是怎么来的,但关于一角鲸长牙的作用,成为了另一个困扰科学家许久的难题。


一角鲸会不会用长牙来刺穿猎物或掠食者?会不会用长牙来搅动水体整晕猎物?这些看似易解的问题,却因为它们生活在北极腹地而很难通过寻常观察手段获取答案。



尽管困难重重,科学家还是找到了一些眉目。例如哈佛大学研究团队在一角鲸牙髓中发现了与感知功能相关的神经和组织,还在实验中证实了长牙对海水盐度有非常敏锐的感知能力,它也许可以帮助雄性在发情期准确定位雌性位置,或者帮助幼崽定位食物



另外在一些个体中发现的破损长牙和头部伤痕似乎也暗示它可能会被用来作为雄性之间打斗的武器,形态学分析也证实长牙很有可能在繁殖求偶的性选择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究竟有何功能,也许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我们对于极地探索的深入,答案即将浮出水面。


彩蛋:长牙里的时间胶囊 


据估算,一角鲸的寿命可达 100 年左右,而这期间它的长牙会不间断地持续生长,并且将一些信息封存在长牙里。


如果切开一角鲸的长牙,你会看到像树木一般,一层一层的生长年轮结构。这其中不仅记录了它每年的生长情况,还保存了周遭环境或食物中获取的化学物质。



在 2021 年的一项研究中,科研人员通过分析 10 根一角鲸长牙中的汞、碳氮同位素水平发现:1962~2010 年间,一角鲸牙齿中汞含量呈快速增长趋势,它的食物也从靠近海冰生活的物种转变为了远洋开阔水域常见的物种,间接印证了北极地区的气候变暖问题。这些长牙就宛如时间胶囊一般,帮助科研人员重绘了一角鲸的前世鲸生。



气候危机下的生存挑战


然而,气候变暖改变的不仅是一角鲸的食物,也让它们成为了另一种鲸类——虎鲸菜单上的新选项


虎鲸作为海洋中的顶级掠食者,以捕食其它海洋生物为食,包括其它鲸鱼。在过去,它们很少会前往寒冷的北极圈海域捕食,因为那里浮冰可能会伤害它们脆弱的背鳍,使它们付出生命的代价。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的浮冰开始消融,天然的屏障逐渐消失,于是虎鲸大军便开始了大举北上


据统计,2009~2018 年期间,在加拿大北部巴芬岛地区海域,每年夏季都会出现一支由 136~190 只虎鲸组成的狩猎群在此围剿一角鲸。每年估计约有 1076~1504 只一角鲸命丧虎鲸之口,而这片水域之前鲜有虎鲸出现的记录。



科学家担心,由于一角鲸之前从未与虎鲸打过交道,它们并不具备抵御虎鲸攻击的有效手段,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冰面消失,虎鲸将继续长驱直入,可能会对一角鲸种群造成严重打击。


一角鲸的英文名叫 narwhal, 来自于古诺尔斯语“nárhval”,意为“尸体鲸鱼”,因为在夏季,一角鲸群喜欢一动不动地浮在水面休息,但未来它们还能不能如此悠闲地享受北极夏日时光,还真的不好说。




参考文献

[1]Lefort, Kyle J., Colin J. Garroway, and Steven H. Ferguson. "Killer whale abundance and predicted narwhal consumption in the Canadian Arctic." Global Change Biology 26, no. 8 (2020): 4276-4283.

[2]Graham, Zackary A., Eva Garde, Mads Peter Heide-Jørgensen, and Alexandre V. Palaoro. "The longer the better: evidence that narwhal tusks are sexually selected." Biology letters 16, no. 3 (2020): 20190950.

[3]Nweeia, Martin T., Frederick C. Eichmiller, Peter V. Hauschka, Gretchen A. Donahue, Jack R. Orr, Steven H. Ferguson, Cortney A. Watt et al. "Sensory ability in the narwhal tooth organ system." The Anatomical Record 297, no. 4 (2014): 599-617.

[4]Dietz, Rune, Jean-Pierre Desforges, Frank F. Rigét, Aurore Aubail, Eva Garde, Per Ambus, Robert Drimmie, Mads Peter Heide-Jørgensen, and Christian Sonne. "Analysis of narwhal tusks reveals lifelong feeding ecology and mercury exposure." Current Biology 31, no. 9 (2021): 2012-2019.

[5]RALPH, ROBERT. "BRUEMMER, F. The narwhal: unicorn of the sea. Swan-Hill Press, Shrewsbury: 1994. Pp 144; illustrated." (1995): 140-141.

[6]Higdon, Jeff W. "Greenland’s Winter Whales: The Beluga, the Narwhal and the Bowhead Whale, by Mads Peter Heide-Jørgensen and Kristin Laidre." Arctic 60, no. 3 (2007): 315-316.





146714
世上最昂贵的牙,价格曾接近一座城堡!
1119
每日蝌普
新闻
科普中国
2025-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