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女性这几天确实容易发火、吼娃,真不是脾气差!
最近,我们在后台不止一次收到了妈妈们担心月经前发火、吼孩子的留言:point_down:
最近,我们在后台不止一次收到了妈妈们担心月经前发火、吼孩子的留言👇
上网搜索,也能发现有同样情况的妈妈很多很多,大家都在苦恼、自责、后悔……
图片来源:小红书截图
其实,月经前发火,真不是妈妈脾气差,它需要被关注、被理解、被改变。
今天,我们就和大家聊聊,经前期的坏脾气是怎么产生,还有哪些症状在默默影响着我们,以及该怎么办?
希望有同样困扰的妈妈,看完不再纠结;也欢迎分享给家人,少一分误解和争吵。
月经前容易发火
不是脾气差
而是激素、神经作祟
是真的!妈妈们每次月经前发火、吼孩子、情绪崩溃,很大程度上是健康问题。
如果连续 3 个月存在这些症状 [1]:
情绪波动等症状周期性反复发作
一般在月经来前 1~7 天出现
症状逐渐加重,直到月经来后 1~2 天消退
那么,你可能正在被经前期综合症 (PMS)影响。
经前期综合征指的是,育龄女性在月经前(通常是月经前一周内)出现周期性的生理和心理不适症状,多数会在月经第一天消失。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其中,心理症状非常常见。
如易怒、烦躁、焦虑、压力过载、情绪低落容易流泪,已存在的情绪障碍恶化……
一项针对于中国女性的研究显示:PMS 在国内最常出现的心理症状是烦躁、抑郁和易怒 [2]。
这些症状随机出现、排列组合。
可能是孩子晚上难哄睡,就忍不住发脾气,也可能是非常感性、容易流泪,还可能是上一秒很开心,下一秒突然就笑容消失😠……
这些负面情绪,也并不是没来由的情绪宣泄,而是受激素、大脑神经系统、压力多方面的影响才出现的 [3-5]。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在月经前一周左右,女性体内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 雌、孕激素水平快速下降
更容易让人感到疲惫和压力,更容易产生情绪波动和负面情绪,比如愤怒、焦虑和狂躁;
● 神经递质血清素( 5- 羟色胺)水平降低
血清素大脑中掌管人类情绪波动的重要物质,更容易出现情绪低落,睡眠质量大打折扣;
● β- 内啡肽、γ- 氨基丁酸 (GABA) 和自主神经系统也受影响
更容易产生负面情绪、调节情绪能力下降。
对体内的种种波动敏感的女性,就容易产生相应生理和心理症状。
同时,压力也会推波助澜,导致更容易出现或加重 PMS [5]。
妈妈们扮演着多重社会角色,也面临着多重的压力。
在经前期,身体对压力的感知会更敏感,更容易被压力影响情绪;也有不少妈妈意识到自己的「不对劲」,会不断暗示自己要掌控情绪,在无形中给自己施压,形成恶性循环……
在激素、大脑、外部压力的多重影响下, 哪怕一个微小的火苗就能点燃怒火。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不仅如此,还有许多症状,更不易察觉,很多妈妈一直在被默默影响。
可能会进一步影响情绪
妈妈们有没有发现,每到月经前,身体都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胸部胀痛,穿脱内衣简直如上刑;
睡不好觉,容易出现盗汗、心悸:
还有便秘、头痛、水肿……
这多数也是 PMS 在作祟。
据粗略估计,PMS 的症状可达 150 种之多,除了影响心理健康,还有很多生理和行为相关症状 [6] 。
生理
头痛、腰酸背痛、乳房胀痛、下腹坠胀感、关节和肌肉疼痛、潮热、眩晕、恶心、心悸、便秘、水肿、失眠、睡眠障碍(入睡或者睡眠维持障碍)、皮肤问题如痤疮和粉刺……
行为
食欲变化和饮食冲动、社交行为退缩、工作效率低下、难以集中注意力、记忆力减退……
这些症状影响着妈妈们的生活,也在间接影响着她们的情绪。
当身体症状、行为影响、激素变化和现实压力,交叠在一起时,妈妈再面对一个「不听话」、难沟通的孩子,想要完全控制住情绪,不吼不叫育儿,真的非常难。
虽然经前期的各种症状、严重程度,存在个体差异,但我们依然可以肯定的是👇
PMS 不属于月经周期的正常变化
月经前吼孩子不代表情绪不稳定
PMS 并不是忍一忍就能好的
PMS 就像个狗皮膏药,通常每次会持续 4~7 天,且在整个育龄阶段都可能出现。
女性一生通常会经历 400~500 次月经,也就可能会出现 400~500 次 PMS。
如果把这些时间汇总在一起,患有 PMS 的女性,一生中有 4~10 年的时间,24 小时不间断,在身体功能、心理健康异常的状态中度过 [6]。
如果任其发展,还可能造成更严重的 PMDD (经前期焦虑症)。
早在 2013 年,它就作为抑郁症的一种被添加到 DSM-5 (《精神病判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中,且已被证实和自杀倾向、自闭症等等相关 [7]。
所以,相比于独自忍受身心折磨,情绪反复爆发,面对孩子、家人的无措和后悔,妈妈们更需要的是接纳自己和需求帮助。
允许自己有负面情绪
接纳自己是第一位
接纳自己,包括接纳不能与「月经前的身体、心理状态」舒服共处的自己,更包括接纳育儿过程中有负面情绪的自己。
作为父母,我们常被教导要将孩子放在首位,不管多大的负面情绪也都不希望带给孩子。
但妈妈也是普通人,请首先理解并接纳自己偶尔的情绪爆发。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如果你感觉到情绪上头,忍不住发火,偶尔吼一顿娃,真不用太自责。
偶尔的情绪失控并不等同于长期的情感虐待,也不会让孩子大脑变笨、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
吼完孩子后悔,想道歉弥补,也请先稳定好自己的情绪。
在这样的时刻,我们的耐心往往会变得十分有限,难以敏锐地感知到孩子的需求,也可能无法理智地处理与孩子之间的互动。
解决好情绪之后,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当自己情绪稳定下来,再及时给孩子道歉,解释原因,给孩子个爱的、道歉的拥抱,也不晚。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此外,妈妈也可以尝试这些方式,更舒适地度过这段时间。
和孩子解释,提前打预防针
要对孩子有信心,孩子是可以理解妈妈的。
多和孩子解释几次,等孩子清楚之后,每个月快来月经感觉烦躁时,就可以提前打预防针,比如说我快来月经咯,情绪要开始烦躁啦!
这样孩子有心理准备,即使发脾气了,孩子也能明白妈妈这时候的坏脾气是因为身体不舒服了。
及时求助,不用硬扛
在经前期,妈妈们做很多事情可能都感觉力不从心,很多人为了避免被影响,会出现出社交退缩,也就是想自己一个人呆着 [9]。
当意识到自己的情绪波动时,一定要冲破心底「想要一个人面对」的桎梏,积极寻求周围人的帮助。
让队友和家人成为「外挂」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爸爸多陪陪娃,家人多分担一些,对妈妈情绪多一点包容和理解,减少争吵和冲突的同时,也能给妈妈留出更多的自我修复时间。
如果你长时间(超过 3 个月)处在这种困扰中,症状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生活、社交和工作,要考虑去医院找专业医生寻求专业的帮助。
睡好觉,给自己放个假
研究发现:睡眠质量与经前综合征的种种症状之间存在显著关联 [8],改善睡眠质量,可以改善 PMS 症状。
试试换个人陪娃睡,自己早点睡,给自己放个睡眠假。
适当运动,增加内啡肽
适当运动有助于从很多方面减轻症状 [10]。
运动会增加我们的内啡肽,而内啡肽堪称为「人体的天然止痛药」,它能很好地缓解症状。
同时,运动改善整体健康水平、增加社交机会、从而减轻焦虑、抑郁等情绪,还有助于让咱们睡得更好。
快步走、骑自行车、跑步、瑜伽、舞蹈等等都可以,只要动起来就好。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在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对经前期综合征知之甚少。
有很多妈妈怀疑是不是自己太糟糕、自己情绪太不稳定;或随着症状的消失,就把它简单的归结为月经的前兆,忍忍就好。
其实它是一个广泛存在的病症,我们在忍痛之外,也有更好的选择。
希望所有妈妈,所有女性都可以更舒适地度过经前期,同时也希望更多的家人可以了解它,理解她,帮助她。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