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中旬,61 岁的基恩陪妻子埃德妮到美国长岛的一家诊所做核磁共振。由于膝盖有伤,埃德妮做完检查后想让丈夫扶一下自己。
这两天,一位妇产科主任邵某某不幸坠楼去世的新闻被大家热议。
这两天,一位妇产科主任邵某某不幸坠楼去世的新闻被大家热议。
据公开报道,邵医生生前曾深陷三起医疗纠纷,其中一起,牵涉到一次羊水栓塞的紧急抢救。
图源:周口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对此事的通报截图
事件的具体经过仍有待进一步调查,我们也期待一个公正透明的结论。
但这起事件,让一个陌生又致命的产科并发症——羊水栓塞,走进公众视野。
羊水栓塞的发病率虽低,但死亡率极高,既难以预测、又极难抢救。
「在临床上,可能刚听到产妇喊了一声,人就走了」,妇产科专家段涛告诉丁香医生。
羊水栓塞一旦发生,常在数分钟内引发呼吸骤停、心脏骤停、大出血、凝血功能紊乱等多系统功能崩溃,需要多学科团队(MDT)即刻响应、同步配合,才可能为患者赢得一线生机。
而在抢救过程中,「要不要切子宫」,很多时候并不是一道可选题,而是一道生死题。
段涛接着告诉丁香医生:
「在涉及生命的关键时刻,一定是先保产妇,再救孩子,最后才考虑子宫。」
「尤其当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简称 DIC,简单说就是体内出现异常的凝血和出血)时,子宫往往成为一个难以止血的大创口,为了尽快止血、保住生命,医生有时不得不做出切除子宫的决定。」
羊水栓塞为何如此凶险?医生做决策时要考虑什么?从羊水栓塞中生还,到底有多难?
羊水栓塞
产科里最凶险的「死神」之一
羊水栓塞(Amniotic Fluid Embolism,简称 AFE)是产科中最严重、最难预料的并发症之一。
以起病急骤、病情凶险、预测困难为其临床特点。
在分娩过程中,羊水里的成分(比如胎儿的细胞、脂肪等)突然跑进了妈妈的血液系统,引起身体强烈排斥,造成呼吸骤停、心脏骤停、大出血,甚至多器官衰竭,几分钟内就可能危及生命。
在羊水栓塞中,大出血是最常见、也最危险的情况。不是普通的出血多,而是血止不住、也凝不住,几分钟内可能危及生命。↓
图注:健康成年人的血液总量约为 4000~5000 mL,抢救羊水栓塞所需的血量,可能相当于把全身的血换了一遍,甚至很多遍。
羊水栓塞的发生率约为 1.9~7.7/10 万,不算常见。
但它死亡率可高达 86%,且发作非常突然,大多数没有预警,一旦出现,救治时间以分秒计算。
70% 的羊水栓塞在分娩过程中发生,大多数集中在胎儿出生前的 2 小时,或者胎盘出来后半小时内。也就是说,它可能就发生在最关键的那一刻。
更要命的是,大多数羊水栓塞患者都会出现「DIC」,身体的血液像是「失控漏水」,抢救难度极高。
一次成功的羊水栓塞抢救,有多难?
这种病来得特别突然,可能几分钟内就从呼吸困难发展到心脏骤停、大出血、休克、器官衰竭。
很多时候,病人病情急转直下,医生只能靠经验作出判断并立刻行动,每一步都容不得迟疑。
➊ 救命的时间只有几分钟,错过就很难挽回。
病人可能在几分钟内出现心跳停止、血压测不到、呼吸衰竭,而胎儿可能还在体内。医生要在极短时间内完成插管、吸氧、打升压药、甚至上 ECMO,有时还要同时准备紧急剖宫产。
➋ 同时会出现「血崩」,但又止不住。
这是非常棘手的一点:出血量可能很大,更难的是血根本止不住。这时候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成分输血、纤维蛋白补充、止血药物给药,还得密切监测凝血状态,边补边抢救。
➌ 多个器官可能同时出问题。
除了心肺崩溃之外,肾功能、脑供血、肝功能都可能快速衰竭。需要产科、麻醉科、呼吸科、心血管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团队迅速参与,密切协作。
➍ 抢救决策必须快,不能犹豫。
如出血难以控制,需在极短时间内决定是否切除子宫保命;
若胎儿尚未娩出,应及时终止妊娠。
……
很多时候,一次成功的羊水栓塞抢救,需要的不止是技术。
它需要:充足的血液(及时的输血支持)、高效的多学科协作与应对经验、家属的理解与信任,甚至还需要一点运气——病情不要来得太猛、太快,才能争取到抢救的「窗口」。
只有这些条件都尽可能到位,才有机会,从死神手中,把人拉回来。
羊水栓塞抢救流程👇🏻
图源:《羊水栓塞临床诊断与处理专家共识(2018)》
有什么症状?能提前发现吗?
大多数羊水栓塞的发作没有明显预警,发病非常突然。
一旦发生,可能就是比较严重的情况:
呼吸突然困难,嘴唇发紫,血氧迅速下降;
血压急剧下降,甚至出现心跳骤停;
分娩刚结束就出现大量出血,血流不止、也凝不住;
多个器官功能迅速衰竭,像肾脏、心脏、肺、脑都可能受到严重影响。
约 30%~40% 的患者在发作前,会短暂出现一些非特异性的模糊症状,比如:憋气、呛咳、头晕、恶心、乏力、发麻、焦虑、胸痛、烦躁,或者「快要死了」的濒死感。
这些前兆持续时间短、症状也不典型,很容易被忽视。
哪些人羊水栓塞的风险更高?
尽管不能提前预测,但以下因素可能与风险相关:
年龄超过 35 岁;
多胎妊娠(双胞胎、三胞胎等);
羊水过多;
胎盘异常(如胎盘早剥);
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
剖宫产、使用产钳或真空助产;
宫颈撕裂;
使用催产药物等。
注意:即使符合上述条件,大多数人也不会发生羊水栓塞,而不符合以上条件的产妇,也有可能发生羊水栓塞。
它是极少数的,但随时可能出现的,偶发事件。
羊水栓塞,能预防吗?
很遗憾,目前无法预防羊水栓塞的发生,也没有有效筛查手段。
建议和医生一起制定好分娩应急预案,明确一旦紧急情况发生时的应对流程。了解并接受:有些突发状况无法预知,但医疗团队会以保母亲和孩子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
如果你已经怀孕,记得做好下面这些,虽然不能完全预防羊水栓塞,但也尽可能给自己的生命加保险——
1. 定时做产前检查,除了羊水栓塞,还有一些其他严重的并发症,比如妊娠高血压,早发现,早处理。
2. 高龄产妇、早产或过期产者及经产妇,尤其是胎膜早破、子宫体或子宫颈发育不良的孕妈妈容易发生羊水栓塞,要积极配合医生处理。
3. 在分娩的过程中,如果出现胸闷、烦躁、寒战等不舒服的感觉,要及时告诉医生,以便医生及早发现。
4. 合理使用催产素,并密切观察。
5. 选择一家可信的医院,选择之后就要相信医生。
最后,羊水栓塞是一种极其凶险、发作极快的产科急症。
它没有预兆、来势汹汹,抢救是一场真正和死神的赛跑,靠的是多学科的齐心协作,更离不开在场每个人的争分夺秒。
在这样的危急时刻,医生往往需要在几分钟内做出艰难但果断的决策——
保命,永远是第一位。
也正因为如此,医患之间的互信,比任何时候都更重要。
这是生与死之间的一道防线。
彼此理解、彼此托付,才有可能争取到那一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