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这座牛马之城,怎么会遍地都是“懒人”?

在深圳,小叶榄仁(Terminaliamantaly)是十分常见的行道树。

在深圳,小叶榄仁Terminalia mantaly是十分常见的行道树。它们很有辨识度——长得很高,枝条一层一层的,隔一段水平地长一圈树枝,树形看起来很有秩序感。


深圳某个牛马聚集地楼下的小叶榄仁|果壳自然


只是“小叶榄仁”这个名字,每次和朋友介绍起来都要费一番口舌:懒人?深圳这座暴雨天都要上班的城市,怎么会有懒人???


实际上,榄仁家族的这个名字,来得实在冤屈。

跟橄榄没关系

小叶榄仁来自使君子科榄仁属,一属之长的榄仁树(T. catappa)同样是常见且用途多样的树种。


榄仁树的叶子比小叶榄仁大丨wikimedia commons


榄仁属(Terminalia这个属名来自terminal。如果你留意过地铁上的英文播报,可能在列车到达终点站时听到这个词——这是因为榄仁树的叶子总是聚集在枝条的终端,是个很典型的特征,因而得名。


榄仁树的叶聚集在枝条终端丨含笑


换个角度看更清楚,香脂榄仁(Terminalia  bentzoe)的叶片同样聚集在枝条终端|含笑


中文名方面,虽然叫榄仁,但榄仁树和橄榄科的橄榄、乌榄这些常见的“榄”并没有关系。只是榄仁的果实外形和橄榄有那么一点点像,因此得名。


榄仁树的果实倒的确有些像榄仁丨Staticd / wikimedia commons


榄仁还因为叶子形状有点像枇杷树,因而被人叫做“法国枇杷”——可怜榄仁树,不管是正式中文名还是别称,都有点莞莞类卿的意味,榄仁树竟然不能拥有自己的姓名。


不过话说回来,“法国枇杷”这个名倒是和“法国梧桐”异曲同工。枇杷和梧桐都不是原产法国的植物,悬铃木是因为被法国人在当年的上海法租界大量种植才被称为“法国梧桐”。而榄仁树同样如此,见证了一段悲壮的岁月。


榄仁树的叶片也的确有些像枇杷叶丨J.M.Garg / wikimedia commons

英雄人民的见证者

19世纪末,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战败的清王朝陷入了被西方国家割地瓜分的浪潮之中,于1899年被迫和法国签署条约,把广州湾(今湛江)租借给了法国。“东海和硇州是我的一双管钥,我是神州后门上的一把铁锁”,七子之一的祖国南大门就这样被拱手让人。


但是,湛江人民并没有放弃。他们不甘于被无能的清政府出卖,自发誓师起义,用简陋的武器英勇反抗殖民者,最终迫使法国人把租界的范围后撤了几十公里。“千家炮火千家血,一寸河山一寸金”,在今天的湛江赤坎区还留着一座寸金桥,正是这段血泪史的见证。


如今的“寸金浩气”是湛江八景之一,寸金桥带着先辈的期望,静静地看着这座城市一点一点变好丨小溪之花 / 图虫创意


榄仁树在热带沿海地区广泛分布,能够适应海边的盐碱地和每年例行的台风侵扰,成为了法国人在湛江种植行道树的首选。榄仁树一棵棵被种下,一年年过去,叶子绿了又红,守望着这座海滨城市冬去又秋来。


1945年,随着抗日战争胜利结束,被日本和法国联合掌控的湛江终于回归了祖国的怀抱,而榄仁树也渐渐成为南方城市习以为常的一份子。在今天的湛江霞山区,还留有两边种满榄仁树的“枇杷街,伴随着斑驳的树影,这条古老的道路依稀可寻觅当年的风貌。


春季的红叶丨J.M.Garg / wikimedia commons

春季的红叶

当然,榄仁树适合用于行道树,不止是因为它的生命力强。它们生长迅速,树形美观,而且还是个漂亮的红叶树种


说到红叶,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枫树,或者北京的香山红叶——黄栌,它们一般都在秋冬季节换上红装,“霜叶红于二月花”嘛。但榄仁树不一样,整个冬天它的叶子都是绿油油的;而到了三月份,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时候,榄仁树却开始变红了,犹如一团暗红的火焰,独自秋意盎然。


反季落叶的树特别好认,春天时顶着一树红叶,远远地就能认出它们。途中远处的红叶树即是榄仁树丨budak / inaturalist


这种春季落叶的“反季节”现象也存在于另外几种植物中,比如华南地区另一种常见的行道树黄葛树。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生活在热带地区的落叶树——反正冬天冷不到哪去,叶子留着也不会被冻坏,还可以继续光合作用多蹭点养分。变红之后不久,榄仁树会照常落叶,然后很快又换上翠绿的新装,开始度过新的一年。


和榄仁树一样,小叶榄仁也是春季落叶,不同之处在于小叶榄仁不会变红。因此春天,在深圳常常能看到许多光秃秃的行道树。


好在小叶榄仁换叶子的速度非常快,往往落叶后一周左右,新叶就全部长出来。如果不是每天观察,你甚至可能不会发现它已经换了新装。小叶榄仁的新叶是清新的嫩绿色,非常有春天的气息。


稍不留意,路边的小叶榄仁就已换好了新装丨Gabriel Michel MONTEIRO / inaturalist


仔细看小叶榄仁的新芽,同样是叶片聚集在枝条终端|含笑

随波逐流的果实

除了作为观赏树木,榄仁树当然还有更多的用途。用作木材自不必说,树皮还可以用于提取单宁,树叶可以制取某些药物,等等。


据说榄仁树的果仁(榄仁仁?听起来有点萌)也是可以吃的,吃起来有点像杏仁,但因为不太好剥,我没有吃过。


榄仁树的果实具2棱,棱上具翅状的狭边,果皮木质而坚硬,可以漂浮在水面上随波逐流丨wikimedia commons


榄仁树的果实外壳是一层木质结构,坚硬又疏松,可以浮在水面随波逐流。因此,生长在海边的榄仁树,可以借助海浪把后代传播出去。在没人清理的沙滩上,时常可以捡到这些远道而来的果实,这让榄仁树的足迹遍布热带各地的海边。


一位大兄弟在海滩上捡到的各式各样的榄仁树果实丨Terry Hunefeld / inaturalist


榄仁树的叶子还颇受水族爱好者的喜爱,尤其是养泰国斗鱼、龙鱼等热带鱼的时候,据称往鱼缸里放几片榄仁叶,可以降低水的pH值并使水质更让鱼儿适应。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模拟这些热带鱼的原生境——想象一下,东南亚的雨林里,淙淙的溪水流过,两边的榄仁树叶子轻轻掉落在水面上,在流水的浸泡中蔓延出一丝茶色……大概能让热带鱼们产生一点故乡的感觉。

人才辈出的榄仁家族

榄仁家族人才辈出。


开头提到的小叶榄仁不止是深圳的常见行道树,在整个华南地区的城市里极为普遍。


留心观察还能看到小叶榄仁的花和果|含笑


此外,同属里的阿江榄仁、千果榄仁也是后起之秀。


千果榄仁(Terminalia myriocarpa)丨Forest & Kim Starr / wikimedia commons


阿江榄仁(Terminalia arjuna)丨J.M.Garg / wikimedia commons


如今,榄仁树的地位已经渐渐被取代。当然,榄仁树并不在乎。这种有着宽大叶子、见过历史的大树,依然年年守望着春天,绿了又红。


至于小叶榄仁,它会继续静静地目送每一位牛马。直到有人在步履匆匆时停下脚步,抬头望天,便能看到它的一抹绿意。





148750
深圳这座牛马之城,怎么会遍地都是“懒人”?
1130
蝌学问答
新闻
果壳自然
蝌蚪五线谱
2025-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