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吃无籽水果会绝育,是真是假?|真相解码
最近我听说“无籽葡萄打了避孕药,吃了会绝育”,您说这是真的吗?
小王
程教授,最近我听说“无籽葡萄打了避孕药,吃了会绝育”,您说这是真的吗?
程教授
“吃无籽葡萄会绝育”有些骇人听闻了,其实用避孕药培育无籽葡萄,稍微有些常识的人都会觉得很荒谬,因为避孕药通常是通过抑制排卵、改变子宫和输卵管的活动方式、阻碍精卵结合形成受精卵来达到避孕目的的,把生物避孕的原理硬搬到植物培育中去抑制果核的生长,听上去真的很不靠谱。
“无籽水果中含有大量激素,用避孕药处理来达到无籽效果,经常食用对人体有害”,这样的传言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
无籽水果的确没有可育的种子来进行繁殖,但无籽水果的产生与人类使用的避孕药没有任何关系。无籽水果是通过育种或植物激素处理来达到无籽效果的。如果说无籽葡萄在培育的过程中喷施了赤霉素,这倒是事实,但它并不会对果实的安全造成影响。
小王
程教授,这个赤霉素是什么?它加入水果中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程教授
其实植物本身就含有赤霉素这种成分,我们吃正常有核的水果也会摄入赤霉素。
我刚刚说的赤霉素是一种生物制剂,是一种由赤霉菌的一些分泌物产生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这种调节剂不是化学合成的,对人体无害且全世界都认可。若将它用在水果上,用量会非常少,因为用多了不但没有用,反而会使果梗扭曲变形,甚至有时候会产生大小粒。
有研究证实,植物喷洒赤霉素三四十天后检测,基本就是微量残留了。因此,大家可以放心食用无籽水果了。
小王
现在很多人每天都会吃一定量的水果,但有时嘎嘣一声咬到籽,特别影响心情,无籽水果的出现真的特别省事。
程教授
是的,而且无籽水果是科学的。我们吃的水果从植物学上说基本都属于被子植物的果实。当果实这个器官出现的时候,它有一项“神圣”的任务,就是保护和更好地传播包被在其内部的植物幼体——种子。有了果实的包被,种子就可以更好地传播了,同时也使我们今天能够吃到美味可口的水果。
人们在了解了果实和种子形成的过程后意识到,如果我们能阻止种子的发育,同时又不影响子房壁的发育,这样就可以得到既鲜嫩多汁又不用吐籽的无籽水果了。于是人们踏上了生产无籽水果的征程。
在植物体内,对促进植物果实发育影响最大的激素是生长素和赤霉素。生长素从名字就可以看出它的功效,从种子的萌发、芽的生长到植物形态的建立,都离不开生长素的参与。而赤霉素是植物本身就会产生的,对自身的生理过程有很好的调节作用。推动农业“绿色革命”的矮秆水稻,就是赤霉素合成途径上一个关键基因突变形成的。
也可以说,生长素和赤霉素都可以促进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生长,这也是果实的发育过程。所有被子植物发育中的种子都能合成大量成长素和赤霉素,如果在种子未发育的情况下为果实提供充足的“激素”,我们就可以培育出无籽水果了。
但无籽水果也不是那么容易培育的。它有3种培育方法:第一种是给果实使用一定浓度的植物激素,在抑制种子发育的同时促进果实成长;第二种是通过杂交的手段,使种子不能正常发育,同时给予一定的刺激,使果实自身可以产生足够它发育的植物激素;第三种是通过寻找植物自身产生的种子不育但能自身产生植物激素的突变个体来产生无籽水果。
说到底,无籽培育都离不开植物激素。比如说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巨峰葡萄,本身是产生种子的。但如果在葡萄的盛花期及幼嫩果穗形成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进行处理,就可以抑制种子发育,促进果实膨大。通过赤霉素处理的葡萄,不仅能够达到较高的无核率,还可以增加果粒大小,从而获得比一般葡萄大的无籽巨峰葡萄。
当然,除了生长素和赤霉素外,植物体中还含有很多激素,可以说植物的任何生理过程都离不开植物激素的调节,哪怕是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也属于低毒的,并且一般使用量非常少,所以不用担心这些植物激素会对人体产生多大的危害。避孕药从本质上说实际上是人体性激素的类似物,根本无法起到给植物“避孕”的效果。
小王
非常感谢程教授专业、详细的讲解,我终于可以放心吃无籽水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