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和谁一起睡,对孩子有影响吗?
现在很多家长白天都要工作,早出晚归,宝宝晚上和谁睡,着实成了困扰。再加上网络上还有不少文章说:“孩子和谁睡会影响孩子一生”,“孩子和异性家长睡让娃性早熟”、“影响孩子性格”、“让娃和你不亲”等等。孩子和谁睡的影响,真的有这么严重吗?
现在很多家长白天都要工作,早出晚归,宝宝晚上和谁睡,着实成了困扰。
再加上网络上还有不少文章说:“孩子和谁睡会影响孩子一生”,“孩子和异性家长睡让娃性早熟”、“影响孩子性格”、“让娃和你不亲”等等。
孩子和谁睡的影响,真的有这么严重吗?我们好好说一说。
孩子和异性家长一起睡
会更容易性早熟?
先吃颗定心丸,没有证据证明孩子性早熟和异性家长睡有直接关系。
性激素属于人体内分泌系统中的一部分。
正常情况下,人体发育过程是由脑袋里的下丘脑、垂体,通过分泌激素促使性腺器官成熟,最终使孩子成长为翩翩少年、婷婷少女。
但这套系统在幼儿时期会处于“沉睡”状态,直到青春期到来它才会逐渐“苏醒”并发挥作用 [1]。
而性早熟,主要指的是孩子这套“沉睡”的系统提前被激活了。
具体可表现为过早出现第二性征,比如女孩 7.5 岁出现乳房发育,10 岁前出现月经,男孩 9 岁前出现睾丸增大 [2]。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性早熟一般分为中枢性性早熟(真性性早熟)、外周性性早熟(假性性早熟),以及良性或非进展性青春期变异。
不同类型的性早熟,发病原因也不一样。
性早熟,大多都和神经系统或其它器质性病变有关。
除了疾病的原因,误食了含有性激素的食品、营养过剩、摄入外源性的性激素,生活在某些化学品的环境中等,也可能导致性早熟的发生[3]。
而和异性家长一起睡,既影响不到“下丘脑 - 垂体 - 性腺轴”这个“系统”内的运作,也影响不了“系统”外的饮食和环境,自然也就不是娃性早熟的诱因。
那和谁睡不影响孩子的生理发育,会对孩子性格有影响吗?
孩子和谁睡
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吗?
担心这点的家长,也可以放心。
没有证据说明孩子和谁睡,性格会更优秀、或更差,无论老人还是父母。
性格本身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受到多方面影响 [4]:
遗传因素:决定了孩子的基础气质,比如情绪反应快慢、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等。
环境因素:包括家庭氛围、教育方式、同伴关系等。
关键经历:比如学校生活、社会文化背景、重大事件等。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也指出,人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会面临不同的心理挑战,这些挑战的应对方式会不断塑造我们的性格 [5]。
这也就意味着性格也是在“更新变化”的。
陪睡只是孩子漫长人生中短暂的一个阶段,会随着时间地冲刷不断淡出孩子的舞台,自然也就不会影响到孩子的最终性格。
并且,我们感知到的,孩子的性格似乎与陪睡人更相似,多数是因为在日复一日的带娃过程中,孩子在不断模仿主要照顾者(通常也是陪睡人)的行为和习惯。
就比如这张图,爷爷带的娃,周身散发一种“沉稳气质”(其实是走路姿势的影响。
图片来源:小红书 @Ann
这种模仿通常也是短期的,是否持续要看很多因素,比如行为出现的频率、孩子的年龄、情境是否特殊等 [6,7]。
暂时的模仿不能等同于孩子的性格被影响了,也不会决定孩子今后的性格发展。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孩子和谁睡
就会和谁更亲吗?
稍微有点扎心, 这点确实是有影响的,但也不用太焦虑,能补救。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在孩子出生的前 2 年里,特别是第 1 年,是建立“安全型依恋”最关键的时期。
这个阶段内,谁陪伴孩子更多,回应 ta 的需求更多,谁就是孩子眼中的主要照顾人,孩子自然就会和这个人更亲密。
而大多数情况下,陪睡是一个安全氛围要求很高的事情,通常由宝宝的主要照顾人完成,“和谁睡就和谁亲”,其实是孩子更依恋主要照顾人的一种表现。
也就是说,不是谁陪睡,谁才和孩子亲;而是孩子对谁的依恋更强,更愿意这个人来陪睡。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不过,对孩子来说,依恋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会流动的。
孩子小的时候,更多的陪伴需求是吃喝拉撒睡;等大一些,需要社交 / 玩耍 / 学习,有更多的情感 / 互动需求,我们也能有更多时间陪伴,依恋关系自然会恢复。
所以,在某一时段内,孩子看起来和父母没那么亲密,不用太焦虑。
我们在有限的陪伴时间内,积极回应孩子的需求、提供情感的支持,给予高质量的陪伴,同样可以和娃建立安全型的依恋关系。
高质量陪伴可以这样试试👇
一天抽出 20 分钟或一周中某段的时间,建立亲子之间的亲密仪式。
可以是每天睡前的哄睡环节——哄宝宝入睡、讲睡前故事、进行睡前聊天和拥抱;也可以是周末固定的户外时间、晚饭后的时间等等,这些亲密仪式都能让孩子感到安全和稳定。
在陪娃过程中,娃更需要的是能够感受到我们的情感和关注,注意别玩手机,陪伴效果会打折扣。
放眼孩子的成长,陪睡只是育儿过程中一个很小的部分。不能陪睡,不代表我们就缺失了孩子的关键成长;由谁来陪睡,也不会影响孩子一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