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久坐1小时,血栓风险上涨10%?世界血栓日必看的保命知识→

世界血栓日的由来心肌梗死、脑卒中、肺栓塞……这些凶险疾病的背后,有一个共同源头——血栓。

世界血栓日的由来


心肌梗死、脑卒中、肺栓塞……这些凶险疾病的背后,有一个共同源头——血栓。血栓的命名者是德国的Rudolf Virchow教授,他于1856年提出了血栓形成的三大要素,即血管壁损伤、血流异常、血液成分异常。2014年3月,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宣布将Rudolf Virchow的生日(10月13日)作为“世界血栓日”,以纪念他首先提出“血栓形成”理论,并通过举办相关活动提高公众对血栓性疾病的认知,促进血栓性疾病的规范诊治。


血栓是怎么形成的

血栓,顾名思义是血液里的栓子。它的形成离不开以下3个因素。

1.血管壁损伤   创伤、手术、静脉穿刺、化学刺激、留置导管等容易形成血管壁损伤。

2.血流缓慢   通常存在于长时间卧床、久坐不动、活动受限、静脉阻塞、肥胖或怀孕等情况。

3.血液高凝状态   恶性肿瘤、孕期、激素治疗及创伤或下肢、髋部、腹部、盆腔手术等都容易出现血液高凝状态。


血栓的发生部位有哪些

血栓堵在脑血管,会导致脑梗死;血栓堵在冠状动脉,会导致心肌梗死;血栓堵在下肢动脉,会导致慢性动脉硬化闭塞症、下肢动脉栓塞;血栓堵塞到肺部,会导致肺栓塞;血栓堵在下肢静脉,会导致深静脉血栓。


血栓容易“栓”住哪些人

1.三高患者   冠心病就是动脉血栓形成导致的。对于动脉血栓,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与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等危险因素有关。

2.吸烟者   烟草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可损伤血管内膜,使血细胞凝聚,不仅会形成血栓,也增加脑卒中和心脏病的危险。

3.孕妇   女性怀孕后,血雌激素水平上升,再加上随着胎儿的生长,腹部血管和骨盆承受了一定压力,阻断了血液流通,易形成血栓。另外,长期服用雌激素的人,患血栓的风险比普通人高4倍。

4.长期久坐不动者   易发生深静脉血栓。每静坐1小时,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就会增加10%。

5.手术患者   特别是髋部、膝部手术,以及肿瘤相关手术且化疗的患者,易发生深静脉血栓。

6.肥胖者   身体越胖且不爱运动,血液流通速度较慢,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可能性较大。

7.有血栓家族史的人群   若直系亲属中有血栓患者,那发生血栓的风险高;一些遗传性疾病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容易形成血栓。


出现这5个异常,要注意血栓形成

1.言语不清、流口水、吃饭拿不住筷子   可能是脑梗死的前兆,多出现在中老年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患者中。

2.腿脚突然出现肿胀疼痛   一侧腿或脚突然开始出现肿胀感,同时出现剧烈头痛,且在站立、行走时加重,或时常感觉腿部比较沉重,应考虑是否为下肢静脉血栓。

3.头晕   突然头晕、视物模糊、眼前发黑,甚至短暂失明,通常在几秒或十秒后恢复正常,一般是由大脑供血不足使得视网膜缺血引起,由于发生时间短,经常被忽视。

4.手足无力   突然感到手足无力、单腿不能行走、走路时步态不稳或摔倒、上肢和下肢麻木,连舌头和嘴唇都麻木,要考虑是否为血栓。

5.长时间坐着呼吸困难   卧床或久坐之后突然呼吸困难,在休息后能有所缓解,日常轻微活动后会感觉明显加重,要提高警惕,这些可能是肺栓塞的前兆,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


治疗血栓,规律用药是关键

血栓是慢慢形成的,预防血栓再次形成是一个长期过程。药物治疗在血栓预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规律用药是预防血栓的基础

抗血栓药主要针对凝血因子、血小板和溶解已经形成的血栓。抗凝、抗血小板治疗直接预防血栓形成,需要长期、规律用药,绝不能擅自停药。

抗血栓药有很多,针对不同的血栓和危险程度,医生会选择不同的抗血栓药。临床上常用的抗血栓药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西洛他唑、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华法林等。


日常如何防控血栓

1.提防久坐不动   建议在生活中改掉“久坐不动”的习惯,久坐1小时应休息片刻,起身活动。长期卧床的患者必须定时更换体位,并积极进行下肢的主动或被动训练,家人或护工要定时帮助患者翻身、按摩、推拿,以促进和加快肢体血液循环,不给血栓“萌芽”的机会。

2.适度运动   适度的有氧运动,如走路、游泳、慢跑等,都可以改善心肺功能,增加血液循环,防止血脂堆积,预防血栓形成。

3.健康饮食   预防血栓,建议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少吃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和植物蛋白的食物。

4.稳住血压、血糖、血脂   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患者都是血栓发生的高危人群,及早控制,就能越早地保护血管,预防心、脑、肾损害。

5.戒烟限酒   小小的一支烟会在不经意间摧毁全身各处血流所经之地,后果不堪设想。限制酒精摄入也有助于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6.缓解压力   加班、熬夜、压力剧增会使动脉应激性堵塞,甚至会导致动脉闭塞,引发心肌梗死。劳逸结合、放松身心、充足睡眠,对于心脏健康很有帮助。

7.规律排便   富含纤维的食物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而致腹内压增高,阻碍下肢静脉回流。

8.定期筛查   深静脉血栓、心肌梗死、脑梗死都可以筛查,有高危因素的人只要条件允许,特别是家族有静脉血栓病史者,应进行深静脉血栓相关检查。

总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控制慢性病等措施都是预防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从今天开始,远离血栓这个隐形的健康杀手,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151898
久坐1小时,血栓风险上涨10%?世界血栓日必看的保命知识→
1130
蝌学问答
新闻
人卫健康
蝌蚪五线谱
2025-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