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这样泡脚,看似养生实则伤身!尤其是秋天

这样泡脚,看似养生实则伤身!尤其是秋天

很多人喜欢泡脚养生

但你知道吗?

泡脚也有禁忌

比如

泡脚水温不宜过高

草药泡脚要遵医嘱

泡脚并非越久越好

泡脚并非人人都适合

很多人只想着泡脚而忽略了这些细节

看似养生实则伤身

还有哪些泡脚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起来看


【本文审核专家】


图片

赵晓东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脑病科

01

秋季泡脚好处多

图片


中医认为:“春天泡脚,升阳固脱;夏天泡脚,湿邪乃除;秋天泡脚,肺腑润养;冬天泡脚,丹田暖和。”


秋季是气候从夏热向冬寒过渡的季节,此时气温渐降、昼夜温差大,人体阳气逐渐收敛,阴寒之气开始滋生。

中医认为“寒从脚下起”,脚部是人体经络的集中地(汇集肝、脾、肾等6条重要经络),且离心脏最远,血液循环相对薄弱,秋季泡脚能有效利用“温通”特性,带来多重健康益处。


坚持用热水泡脚,不仅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疏经通络,刺激足部的穴位、反射区和经络,解乏散寒,同时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有预防疾病和保健的作用,对于消除疲劳、改善睡眠也大有裨益。


02

 健康泡脚

 建议做好这7点

图片

泡脚有益的前提是要掌握正确的泡脚方式,包括泡脚时间、水温、时长等。

此外,泡脚也不是百无禁忌的,一些特殊人群和某些特殊情况下不宜泡脚。

图片

泡脚水温不宜过高

如果水太热,即使你不觉得烫,长时间浸泡也会引发低温烫伤,出现发白、红肿、脱皮或水疱等情况,严重时可能会造成组织坏死。


✅建议:

成年人的泡脚建议水温在38℃~43℃;儿童对温度极其敏感,老年人对温度感觉迟钝,二者泡脚的最佳水温在35℃~40℃,并应当由家人先试水温,防止发生烫伤。


图片

泡脚并非越久越好

时间久了可能会引起血液回流障碍,导致脚部皮肤受伤,排汗过多、大脑缺血则容易出现头晕、心慌等问题。


✅建议:

每周泡脚3~5次为宜,一般泡15~20分钟,身上暖和、背上微汗即可。


儿童的皮肤比较细嫩,不宜久泡,且泡脚时间过长,足底的韧带会变得松弛,不利于足弓的发育形成和维持,因此儿童的泡脚时间可缩短为10分钟


图片

草药泡脚要遵医嘱

每个人的体质有差别,不同中药的药理作用也不一样。
最好在医师的个体化指导下使用,切忌乱用。


注意:

现在的足浴包五花八门,说是有祛湿、滋阴、暖宫、补肾等功效,每次泡脚丢进去好几包。但是!小圈要提醒大家,泡脚可不是“卤爪”,操作不当还可能引起皮肤过敏。


图片

饭后1小时或睡前1小时泡脚更合适

饭前饭后半小时不宜泡脚,泡脚建议选择在饭后1小时再进行,或是晚上入睡前1小时泡脚,比如22点入睡,即21点泡脚比较合适。


图片

泡脚后及时补充水分

泡脚时以微微出汗即可,不要大汗淋漓,泡脚后建议喝杯温水补充水分。


图片

泡脚后要马上擦

如果泡完脚不及时擦干水分,湿寒容易从脚部进入体内,特别是秋冬季,脚底更易受凉。

泡完脚应马上用干毛巾擦干水分,必要时涂抹润肤膏,体弱或生病者最好再穿双袜子。


图片

泡脚并非人人都适合

1.糖尿病患者及静脉曲张患者要注意水温

水温控制在38°C~40°C为宜。


2.心脑血管病患者需谨慎

如果泡脚时间过长或水温过高,会使更多血液流向下肢和体表,可能引起心脏、脑部等重要器官的缺血,出现头晕眼花、心慌、胸闷等症,引起不良的后果。


3.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不建议泡脚

泡脚可能会对下肢静脉血栓产生刺激,导致下肢静脉血栓脱落,甚至还可能会引发病情加重。


4.妊娠期和经期谨慎泡脚

尤其在使用中药足浴时,一定在医生的指导下方可使用。

图片


03

 中医泡脚助眠法

 4味药+小技巧 告别数羊夜

图片


秋季昼短夜长,人体生物钟逐渐向“早睡早起”调整,但部分人因天气转凉、压力大,易出现失眠、多梦

泡脚可通过“温通+放松”双重作用改善睡眠,清代乾隆皇帝“晨起300步,晚间一盆汤”的养生法,通过温热效应促进血液循环、放松身心,搭配中药透皮吸收,可起到“1+1>2”的助眠效果。


图片

配方与用法

药材:

花椒10克、艾叶15克、合欢皮15克、五味子10克(四味药需纱布包裹)。

图片


具体做法:

药材煮15分钟取汁,兑入40℃温水至没过脚踝,泡20分钟(中老年人避免大汗,以身体微热、背部微汗为佳)。

图片


【泡脚小技巧:动作助放松】

泡脚时配合以下动作,可增强效果:

勾绷脚尖:交替勾脚尖(脚趾向上)与绷脚尖(脚趾向下),放松腿部肌肉;

转动脚踝:顺时针、逆时针各转动10~15圈,促进足部血液循环。

                                                                                                                                  

图片自动下载失败,请手动上传

                                                                                                        已关注                                  

                                                                                                                    关注                                                                                                                            重播                                                                                                                                                                                                                                                                                                                      观看更多


    0/0

    00:00/06:28进度条,百分之0播放00:00/06:2806:28倍速全屏


    倍速播放中 0.5倍 0.75倍 1.0倍 1.5倍 2.0倍 超清 流畅

    继续观看

    这样泡脚,看似养生实则伤身!尤其是秋天

    转载,这样泡脚,看似养生实则伤身!尤其是秋天CCTV生活圈已同步到看一看


                    视频详情                           


    图片

    小贴士

    偶尔的辗转反侧或许只是生活的插曲,但长期失眠(每周发作超3次,持续1个月以上)则是健康的“红色警报”。

    研究表明,长期失眠会显著降低免疫力,使人更易感染疾病;其引发的慢性应激状态还与肿瘤发病率升高密切相关。

    此外,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心律失常等慢性病也与失眠互为因果——睡眠不足会扰乱代谢调节,加重血管负担,形成“失眠-慢性病-更严重失眠”的恶性循环。


    失眠并非仅指“通宵无眠”,以下表现若频繁出现,需警惕失眠症:

    ● 入睡困难:卧床30分钟以上仍无法入睡;

    ● 睡眠维持困难:夜间频繁觉醒(3次以上),且再次入睡耗时较长;

    ● 早醒:比正常起床时间提前1~2小时,且无法继续入睡;

    ● 日间功能受损:白天困倦乏力、注意力分散、情绪低落,影响工作学习效率。




    秋季正确泡脚核心要点

    1.秋季泡脚能有效利用“温通”特性,带来多重健康益处。

    2.健康泡脚建议做好这7点

    泡脚水温不宜过高;

    草药泡脚要遵医嘱;

    泡脚并非越久越好;

    饭后1小时或睡前1小时泡脚更合适;

    泡脚后及时补充水分;

    泡脚后要马上擦;

    泡脚并非人人都适合。

    3.中药泡脚方:花椒10克、艾叶15克、合欢皮15克、五味子10克,帮你逐步找回安稳睡眠。


    151765
    这样泡脚,看似养生实则伤身!尤其是秋天
    1130
    蝌学问答
    新闻
    CCTV
    蝌蚪五线谱
    2025-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