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幼儿园开学第一讲:“入园7天防护日历”来啦!这份指南快收好

幼儿园开学第一讲:“入园7天防护日历”来啦!这份指南快收好

又是一年开学季,孩子们背起小书包走进幼儿园。对家长而言,入园季既充满期待,又暗暗焦虑。别担心,小葵花妈妈课堂来支招!由小葵花妈妈课堂幼儿园开学第一讲联合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共同发起入园科普公益行动,针对家长需求,推出涵盖从情绪管理到疾病预防的“入园7天防护日历”,助力爸爸妈妈们从容应对孩子入园初期的健康挑战。




1. 孩子入园闹情绪怎么办?


每到新生入园的时候,孩子进入陌生环境,难免在生理上和心理上感觉不习惯。给家长的建议:


1. 打造入园小仪式:准备简单的成长仪式,比如给孩子发“入园小勋章”、出门前击掌约定,让孩子觉得“去幼儿园是件值得庆祝的事”。


2. 鼓励孩子自己动手:让孩子尝试自己收拾玩具、穿脱简单衣物(如外套、鞋子),这些小事能帮他增强自信心,更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3. 用正向语言引导:多说鼓励的话,比如“你今天自己背书包,真是越来越能干的大孩子啦!”“幼儿园里有好玩的积木,等你回来跟我分享呀”,帮孩子建立对幼儿园的期待。




2. 如何了解孩子在园情况?


每天接孩子放学时,很多家长都会急切地想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其实换个方式,更容易让孩子“愿意”分享。给家长的建议:


1. 选对聊天时间:把交流放在入睡前,关掉灯、营造安静氛围,和孩子进行专属的“睡前谈心”,此时孩子更愿意放松地回忆当天经历。


2. 问出具体问题:别问“今天在幼儿园怎么样”,换成更简单易懂的针对性问题,比如“今天和小朋友玩了什么游戏呀?”“午饭吃了你喜欢的胡萝卜吗?”。


3. 变成双向聊天:不单方面盘问,而是用“妈妈今天上班喝到了好喝的茶,你今天有没有遇到开心的事呀?”这样的方式,引导孩子主动描述,让交流变成你来我往的分享。




3. 入园后孩子又不想去怎么办?


前两日还平静入园,过两天却在幼儿园门口“破防”。别慌,这很可能是孩子的“分离焦虑”,在入园后进入了爆发期。给家长的建议:


1. 做好情绪安抚:入园前给孩子一个拥抱,约定好“下午我一定会来接你”,用确定性缓解孩子的不安。


2. 玩“幼儿园角色扮演”游戏:让孩子当“老师”,家长扮演“哭闹的小朋友”。孩子在引导过程中,会慢慢理解幼儿园规则,减少对未知的恐惧。


3. 认真倾听孩子的感受:避免说“这有什么好哭的”,换成“我知道你舍不得妈妈/爸爸,我也会想你”,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情绪才能更快平复。




4. 入园后不吃饭不睡觉怎么办?


有的孩子入园后变得不爱吃饭、不爱午睡。这可能是因为身体在新环境中比较紧张,不容易感受到饥饿、困顿。给家长的建议:


1. 不批评,多包容:别用“你怎么又不吃饭”“必须睡觉”这类批评或强迫的话,否则会加重孩子的紧张感,反而更抗拒进食和午睡。


2. 带喜爱物品安抚:上学前让孩子一起收拾背包,允许他放1~2个喜欢的小玩具(如玩偶、小积木),熟悉的物品能帮孩子缓解焦虑,更快适应园里的生活节奏。


3. 提前“预告”:去幼儿园的路上,和孩子聊聊“今天可能会吃香喷喷的小米糕”“午睡时小枕头会陪你哦”,帮他提前了解当天流程,做好接纳新环境的心理准备。




5. 入园后不上厕所怎么办?


许多家长发现,有些孩子不愿在幼儿园上厕所,甚至出现憋尿、憋便的情况;家长无需过度焦虑,通过正确引导能帮孩子逐步适应。给家长的建议:


1. 不过度追问,减少心理负担:避免反复问“今天在幼儿园有没有尿裤子”“怎么不跟老师说要上厕所”,过度关注会让孩子紧张,反而更难主动表达需求。


2. 用趣味方式教孩子表达放松紧张感:通过读如厕主题绘本(如《我会自己上厕所》)、玩“小老师教如厕”游戏,或编简单口诀,帮孩子学会清晰地向老师说“我要上厕所”。


3. 帮孩子提前“练胆量、学求助”:如果孩子较为胆小内向或自理能力较弱,日常要多观察他的如厕习惯(如在家上厕所的时间),入园前提醒“想上厕所就告诉老师,老师会帮你”,同时和老师沟通多留意,逐步消除孩子的畏惧感。




6. 入园后总生病怎么办?


孩子上幼儿园后频繁发热、流涕、咳嗽,家长难免焦虑不安。其实这很常见,孩子入园时正处在换季时期,加上集体环境增加了交叉感染的机会。给家长的建议:


1. 培养卫生习惯与家庭防护:教孩子饭前、便后、放学回家后用肥皂/洗手液认真洗手,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家里每天开窗通风,根据天气变化及时给孩子增减衣物,减少病菌滋生和受凉风险。


2. 增强体质+按时接种疫苗:保证孩子每天充足睡眠,饮食上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天气好时带孩子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按时带孩子接种如流感疫苗、肺炎疫苗,为健康加道“防护盾”。


3. 提前备好家庭小药箱:在家中备好儿童专用的退烧药、呼吸道疾病常用药等,方便孩子出现轻微症状时及时处理,也能避免紧急情况手忙脚乱。




7. 幼儿园里遇上社交小烦恼,

该怎么引导?


有的孩子入园后躲在角落不敢和同伴玩,不会社交。别慌,这其实是孩子刚接触集体生活的常见表现,3-6岁正是他们学习社交的“黄金期”,正确引导就能改善。给家长的建议:


1. 教孩子“小分享”,收获大友谊:鼓励孩子带小贴纸、小绘本等轻便物品去幼儿园,教他主动和同伴分享,比如“这个贴纸给你,我们一起玩吧”,用分享拉近距离。


2. 用角色扮演在家练,提前适应社交:和孩子玩“幼儿园过家家”,模拟“加入游戏”“借玩具”等场景,让孩子扮演“小朋友”或“老师”,提前练习应对社交场景的方法。


3. 家长学会“悄悄退一步”,给孩子试错空间:带孩子和同伴玩耍时,不急于干预或包办,比如孩子想加入游戏却犹豫时,先鼓励他自己开口,若遇小矛盾,先观察孩子能否自行解决,慢慢培养他的社交勇气。



入园阶段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会伴随着不同的小状况,需要给孩子们适应的时间。家长们也要防患于未然,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多年来,小葵花妈妈课堂持续开展儿童健康科普活动,此次开学季,通过“入园7天防护日历”等创新形式,将专业的医学知识转化为家长可操作的入园日常防护指南,持续践行“保障中国儿童用药安全 呵护中国儿童健康成长”的企业使命。


149018
幼儿园开学第一讲:“入园7天防护日历”来啦!这份指南快收好
1132
蝌蚪找真相
新闻
健康时报
蝌蚪五线谱
2025-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