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2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大暑”。炎炎夏日是享受清冽瓜果的绝佳时刻,这一切都离不开吴明珠,她让14亿中国人实现“西瓜自由”。
1964年7月19日,中国第一枚生物试验火箭“T-7A(S1)”发射成功,实现了中国宇宙生物学史零的突破,为我国宇宙生物学研究和生命保障工程设计开了先河。这次发射开启了中国的生物探空时代,迈出我国现代生命空间科学探测的第一步。
在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征程中,有两位巨匠以不同姿态刻下印记:他们一位如山岳,在高压物理领域纵深开掘;一位如激流,在高能量密度物理领域不断跨越。
2023年7月17日,中国科学院对外宣布,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科研团队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第15地点的哺乳动物化石中识别出一块人类顶骨。
叶企孙,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他毕生致力于中国物理学研究和科学教育事业,创办了清华大学物理系和北京大学磁学专门组,培养出79位院士和10多位“两弹一星”元勋,为我国现代物理学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25 年 5 月 30 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航空工程专家梁守槃之子梁珪宣在 2025 科普中国说 530 科技工作者日特别场“跨越时光的科研接力”带来演讲《科学家的人生片段——梁守槃的故事》,讲述中国航天历史上,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
2017年7月15日,世界上穿越沙漠、戈壁最长的高速公路——G7京新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它横跨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甘肃、新疆六个省份,将北京至乌鲁木齐的公路里程缩短了近1300公里,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0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西安交大考察时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在碧波万顷的海面上,万吨巨轮穿梭往来,国产航母劈波斩浪,深潜器探秘海底深渊……这幅海洋强国的壮丽画卷背后,一位108岁老人的名字被永远铭记——杨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