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世界心脏日:守护心血管健康的“三大关口”,每一步都至关重要

第一大关口:斑块形成悄无声息,早期筛查、及早干预是关键•在高血压

每年的9月29日是世界心脏日。在中国,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约3.3亿,且每5例居民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疾病[1]。然而心血管疾病并非突发的孤立事件,而是沿着一条“心血管事件链”逐步演进,有80%的心血管疾病都可以通过科学的预防和管理来避免[1]
今年世界心脏日的主题是“不要错过每一次心跳”,在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守护心脏健康,分秒必争,每一步都至关重要。
                                                                                                                                  


第一大关口:

斑块形成悄无声息,

早期筛查、及早干预是关键

•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交感神经过度激活等危险因素的作用下,血管内皮细胞受损[2-4]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在血管内皮堆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逐渐形成。
• 颈动脉超声等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发现斑块。
• 越早对斑块进行干预,就越容易逆转[5],LDL‐C降幅越大,斑块逆转效果越明显[6],患者应遵医嘱规范使用他汀、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等药物进行降脂治疗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教授指出:“预防永远是心血管疾病的第一道防线。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等均是斑块形成的高危因素[6],我们必须主动出击,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善,并控制好血脂、血压和血糖水平,从源头阻断斑块的形成。同时高危人群也应定期体检,可以通过颈动脉超声筛查等方式早期识别斑块,及早干预来稳定甚至逆转斑块。”

第二大关口:

长期降脂抗栓、降低交感,

预防心梗突发

• 由于交感神经过度激活、血流冲击等影响,不稳定斑块易破裂并形成血栓,一旦血栓完全堵死冠状动脉,心肌就会因缺血缺氧快速坏死,引发心肌梗死。
• 心梗后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前往有救治条件的医院,有条件也可尽快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减少闭塞性血栓形成的风险[7]
• 心梗后仍有再梗风险,患者需长期规范进行降脂抗栓治疗,并抑制交感神经过度激活
葛均波院士提醒:“心梗抢救成功并不是心血管健康管理的终点,而是长期管理的起点。心梗后患者应当遵医嘱持续进行降脂和抗栓治疗,并抑制交感神经过度激活,降低心率、血压和心脏负荷,这样才能有效减少斑块再次破裂和血栓形成的风险,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预防猝死。”

第三大关口:

心衰应早期控制危险因素,

遵循指南规范治疗

• 慢性心衰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主要死因[8],临床治疗不规范、药物依从性差、合并多种疾病等问题导致心衰患者死亡率和再住院率居高不下。
• 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肥胖以及有心肌病家族史的患者是心衰高危人群[9],应及早控制危险因素,如出现呼吸困难、运动耐量下降、疲乏、水肿等症状需尽快到医院检查。
• 心衰患者需要严格遵循指南规范治疗GDMT),以此改善预后。
葛均波院士表示:“即使通过住院治疗缓解了心衰的症状,患者如果缺乏长期规范管理,病情也极易反复。因此心衰的治疗必须严格遵循指南进行规范管理,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和风险因素,遵医嘱使用SGLT2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RAS抑制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以此改善心衰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预防或逆转心脏重构,减少再住院,降低死亡率。”


151247
世界心脏日:守护心血管健康的“三大关口”,每一步都至关重要
1129
趣味百科
新闻
健康时报
蝌蚪五线谱
2025-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