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拉肚子高峰季,家长做好这 3 步,孩子少遭罪!
孩子拉肚子,就像夏天的雷阵雨一样,来得毫无预兆,一瞬间就把人搞得措手不及。
孩子拉肚子,就像夏天的雷阵雨一样,来得毫无预兆,一瞬间就把人搞得措手不及。
毕竟,拉肚子看似常见,处理不及时,却有可能变得危险。
尤其是对于 3 岁以内的小宝宝来说,肠道功能发育不完善,一旦拉肚子,容易发生脱水、甚至是电解质失衡,严重的话,还会影响孩子的其他器官功能。
图片来自:文献 1
夏天,天气炎热又潮湿,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繁殖旺盛,孩子的奶瓶清洁不到位或吃隔夜水果,都可能会滋生细菌,一不小心孩子就拉肚子了。
而且夏季还有一些常见的传染病毒,轮状、诺如等,也会伴随窜稀。
细菌、病毒轮番上阵,让孩子原本就脆弱的肠道,更加不堪一击。
肚子不舒服,孩子整天不是哭就是闹,家长心里干着急,却也真的不知道,能够为孩子做点什么。
孩子拉肚子家长做好这 3 步
真的可以少遭罪
➊ 观察是否脱水
观察孩子脱水,是个堪比绣花的细致活儿。
从整体精神状态,到局部眼眶是否凹陷、眼泪多少、嘴巴干燥程度、尿量多少,甚至皮肤干燥程度都需要关注到。
先别头大,核心就 8 个字:「相不独论」「心态放稳」。
孩子偶尔出现某一种情况,问题不大。只有当下图这些状态同时出现好几种,孩子才有可能是脱水。
如果孩子基本没有以上的症状,那暂时没有脱水,家长可以稍微松一口气,跟平时一样喂养的同时,为了预防脱水,可以适量补充一些补盐液[2]:
● 0~6 个月:每次稀便之后,补充约 50mL
● 6 个月 ~2 岁:每次稀便之后,100 mL
● 2~3 岁:每次稀便之后,补充 150 mL
而一旦观察到孩子可能脱水,尤其是伴随其他症状,比如嗜睡、血便、发烧等,千万别犹豫,立即去医院 ⚠️ 。
➋ 观察排便频率
有了孩子之后,家长们的「屎记」就开始了。
看屎、擦屎、拍屎,必要时还得闻屎 💩 。
在孩子拉肚子时,更是得「屎屎关注」,首先要看的就是拉屎的频率。
偶尔一两次窜稀,问题不大,不过需要注意肛周护理,避免出现发红、发肿的情况,让宝宝遭罪:
● 拉稀便之后,及时更换尿布、清水冲洗,并使用润肤膏。
● 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让宝宝光屁屁晾一会。
如果持续拉肚子超过 24 小时,并伴随其他症状发热、呕吐、食欲减退、精神萎靡,也别犹豫,直接去医院。
➌ 观察大便形状
有了孩子之后,大便的形状,真的会让人大开眼界。
那么小小的一个人儿,怎么可以拉出来这么多花样的便便。
孩子拉肚子,跟大人的窜稀还不太一样,很可能会出现:泡沫便、绿便、水样便、奶瓣便。
这表明孩子可能吃了一些不好消化的食物,比如奶粉之中不好消化的牛奶蛋白或乳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