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3种小毛病,适合在家拔罐治疗!
拔罐,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抽吸、蒸气等方法,造成罐内负压,使罐吸附于腧穴或体表一定部位,以产生良性刺激,达到调整身体功能、防治疾病的目的,是中医外治法之一。

拔罐,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抽吸、蒸气等方法,造成罐内负压,使罐吸附于腧穴或体表一定部位,以产生良性刺激,达到调整身体功能、防治疾病的目的,是中医外治法之一。
近年来,拔罐因为安全、有效而日益受到大众的青睐。中医认为,该疗法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拔毒泻热等作用,并已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认可。
专家说
拔罐可以治疗多种疾病。一般来说,拔罐对外感风寒邪气引起的感冒、头痛、咳嗽,妇科的痛经,以及腰背痛、肩周炎、颈椎病、腰肌劳损等肌肉疼痛有较好的疗效。
外感风寒 拔罐可以通过负压作用使毛细血管扩张、局部充血,并且可以开泄毛孔,使人体内的病邪从皮毛被吸出体外,从而经络气血得以疏通,达到治病的目的。此外,拔罐的温热作用可以温养阳气、温散寒邪,达到疏风散寒的目的。
颈、肩、腰、腿疼痛 拔罐可以通过对局部经络、穴位或病变部位产生负压吸引作用,使体表组织充血、瘀血,进而改善血液循环,使经络气血畅通。气血行则可以濡养组织、皮毛,同时通过经络的输送使脏腑器官得到滋养。
痛经 多因肝郁气滞、瘀血阻滞、寒凝经脉或气血两虚,血脉不充、血行不畅,不通则痛,致使下腹部产生痉挛性疼痛甚至全身不适。拔罐可以通过温热作用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行气导滞、温阳散寒、通经活血,从而达到顺气解郁、温经止痛的目的。

拔罐的发展历程
拔罐距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中医古籍《五十二病方》中就有相关记载。最早的罐体材质为牛角,后逐步经历了竹罐、陶罐、玻璃罐等拔罐器具的变革,近年来涌现出一些不用燃火的新型拔罐方法,如橡胶罐、抽气罐等,操作更加简便,更适合家庭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