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筋就意味着缺钙?主要有7个原因!4个措施可缓解→
抽筋不一定就是缺钙,体内严重脱水和电解质(钙、钠、镁)失衡、过度疲劳、天气寒冷、局部压迫及某些疾病或药物都有可能会导致抽筋。
抽筋不一定就是缺钙,体内严重脱水和电解质(钙、钠、镁)失衡、过度疲劳、天气寒冷、局部压迫及某些疾病或药物都有可能会导致抽筋。

抽筋是肌肉痉挛的口语化表达,发生在小腿和脚趾的抽筋最常见。抽筋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5个方面。
1.缺钙 当血钙浓度过低时,肌肉受到轻微的刺激就会痉挛。引起缺钙的因素往往包括膳食中的钙和维生素D摄入不足,日晒不足;孕妇、青少年因为钙的需求量增加,可能会出现相对性缺钙;绝经后的女性和老年人对钙的吸收能力降低,也会发生缺钙。
2.体内严重脱水和电解质失衡 运动后大量出汗,钙、钠、镁等电解质大量流失而没有得到及时补充,或只补充纯净水,都容易引发抽筋。
3.过度疲劳 过度运动导致肌肉疲劳,产生大量肌酸、乳酸等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大量堆积会刺激肌肉收缩。
4.天气寒冷 温度过低也有可能会导致抽筋,如游泳时未热身就突然下水,易引起腿部抽筋。
5.局部压迫 长时间仰卧,让被子压在脚面,会使小腿某些肌肉长时间被压迫,引起抽筋和血供不足。且长时间的单一动作也容易引起抽筋。
6.疾病因素 某些疾病会引起继发性肌肉痉挛,如下肢动脉硬化、帕金森病、甲状腺疾病、尿毒症、糖尿病、慢性胃肠道疾病等。
7.药物因素 一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西咪替丁等也会引起抽筋。

需要注意的是,发生抽筋时,可向肌肉收缩的反方向进行拉伸使抽筋缓解。牵拉时力度不要过大,避免造成肌肉损伤。
以小腿为例,当发生抽筋时,可双手握住抽筋一侧脚掌往我们身体的方向拉伸,同时慢慢将膝关节伸直,持续约20秒,可重复多次。还可以配合适当的按摩使肌肉放松,用热敷的方式保持肢体温暖,促进血液循环。

如何预防抽筋
1.合理膳食 注意营养均衡,如果是缺钙导致的抽筋,需要通过采取合理膳食等方式科学补钙,牛奶、豆制品等都是钙的良好来源。若通过合理膳食无法达到效果,建议在营养师的指导下合理补钙。
2.科学锻炼 平时在运动前要充分热身,运动后注意放松肌肉。此外,锻炼后如果大量出汗,可饮用运动饮料、淡盐水等。
3.驱寒保暖 做好保暖工作,避免局部肌肉受寒。睡前可按摩小腿肌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老年人要穿透气、柔软、较宽松的纯棉袜子。
4.对症治疗 如果短期内抽筋频繁发生,要及时到医疗机构请专业人员进行诊断、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