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吃降糖药肠胃总不舒服,人也越来越瘦,怎么办

众所周知,血糖控制不佳会损害心、脑、肾、眼等器官,殊不知,长期高血糖也会殃及胃肠道,导致腹胀、早饱、恶心、呕吐等症状。

生活中,很多糖友都有这类困扰:用完药后肠胃不适,时常被胃胀、早饱、恶心、消化不良等烦得不行……


部分降糖药还会导致体重上升或下降,有的患者发病之前体重超标,得病之后却逐渐消瘦,想加强营养,可惜消化功能不好,要严格控制饮食,又担心营养跟不上……


如何实现平稳控糖,同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成为医患共同关注的焦点。


图片


血糖升高,连累胃肠道和体重


众所周知,血糖控制不佳会损害心、脑、肾、眼等器官,殊不知,长期高血糖也会殃及胃肠道,导致腹胀、早饱、恶心、呕吐等症状。


自主神经负责调节人体不受意识控制的生理功能,如心率、血压、消化等。长期高血糖可通过影响神经功能,进而对胃肠道蠕动、消化液分泌、括约肌收缩等过程产生影响,导致糖友更易出现胃肠道不适。


棘手的是,常见降糖药物不良反应中,胃肠道不适较多见。就拿二甲双胍来说,虽然它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经典药物,但部分患者服用后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不适。


随着病情进展,糖友还常出现饥饿感加剧、体重下降等问题。部分降糖药物也会导致体重下降,比如SGLT-2i、GLP-1受体激动剂就有明确的减重效果,二甲双胍也有一定的减重效果。


因此,在选择治疗方案时,药物的胃肠道耐受性和患者体重情况就成为重要的考量因素。


近年来,降糖药物二肽基肽酶IV抑制剂(DPP-4i)以其明确的降糖效果、良好的安全性(尤其对胃肠道和体重影响小)、灵活的用药方案等特点,很好地满足了这一治疗需求,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科学控糖,优化药物选择


综合来看,容易引起胃肠道不适的常见降糖药物如下。


1

双胍类

图片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较多见,通常发生在治疗初期。随餐服用或饭后立即服用,以及改成缓释剂型等,有助减轻这类不适1


2

α-糖苷酶抑制剂

图片

包括伏格列波糖、阿卡波糖等降糖药,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不适,如腹胀、排气(放屁)增多等。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合理搭配饮食、适度运动,有助降低对胃肠道的影响。


3

GLP-1受体激动剂

图片

这类药物的命名常以「肽」为后缀,如司美格鲁肽、利拉鲁肽、艾塞那肽等,多为皮下注射给药,可延缓胃排空,降低体重。主要不良反应为轻至中度的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下降等,可随治疗时间的延长逐渐减轻2


4

胰岛素促泌剂

图片

如磺脲类和格列奈类,若没有控制好用量易导致低血糖和体重增加,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


图片


名字中带“格列汀”三个字的属于DPP-4i,如瑞格列汀。多个糖尿病诊疗指南指出,这类药物总体安全性良好,单独应用时一般不出现低血糖,对体重影响中性,胃肠道反应少2;其可与其他降糖药联合作用,协同降糖,联合用药时不会增加低血糖及胃肠道不良反应风险3


以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DPP-4i磷酸瑞格列汀为例4,其对DPP-4的抑制活性强,降糖效果稳定持久,胃肠道不良反应少,目前已被纳入多部指南/共识5


针对中国人群的多中心、随机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瑞格列汀100毫克(每天一次)治疗24周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安慰剂组降幅可达0.76%6。使用二甲双胍单药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的患者,联合瑞格列汀治疗可进一步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安慰剂组降低幅度为0.82%6。安全性汇总分析结果显示,瑞格列汀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总体耐受性良好,安全可靠6


智能调节,让控糖更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老年人群是糖尿病防治的重点对象,《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4版)》明确指出,老年糖尿病药物治疗需遵循几大核心原则5


1

图片

优先选择低血糖风险较低的药物;

2

图片

选择简便、依从性高的药物,降低多重用药风险;

3

图片

不推荐衰弱的老年患者使用低血糖风险高、明显降低体重的药物等。


DPP-4抑制剂恰好契合了老年糖尿病管理的几大需求。在《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4版)》中,DPP-4i被列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优选或一线用药5


DPP-4i独特的作用机制,是其降糖效果佳、不良反应较少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主要通过抑制DPP-4酶,减少GLP-1在体内失活,提高内源性GLP-1水平,并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调节胰岛素和胰高糖素分泌,从而发挥作用,具体来看5


当血糖升高时,其刺激胰岛素分泌的能力增强;当血糖降低时,其刺激作用减弱。

另一方面,血糖升高时,其抑制胰高糖素分泌,减少肝糖输出;血糖降低时,其抑制作用会减弱。


不难发现,DPP-4抑制剂如同一个“智能开关”,能够在维持血糖稳定的同时,大大降低了低血糖风险。


当下热度较高的两大降糖药GLP-1受体激动剂、DPP-4抑制剂,都属于肠促胰素类药物。前者是一种GLP-1类似物,经过化学修饰,使其结构不易被DPP-4酶快速降解,其作为“外来者”通过激活GLP-1受体以降糖。DPP-4i通过减少GLP-1在体内的失活,提高生理性GLP-1水平来发挥作用,因此不会产生强烈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对体重影响小,尤其适合老年、虚弱、肌少、胃肠道功能不佳的糖尿病患者。


而且,DPP-4抑制剂大多用法简便,不易漏服,患者依从性高。目前许多国产DPP-4抑制剂已纳入国家基本用药目录,为广大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更多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154967
吃降糖药肠胃总不舒服,人也越来越瘦,怎么办
1132
蝌蚪找真相
新闻
生命时报
蝌蚪五线谱
2025-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