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肉“第一股”被传破产,植物肉卖不动了?丨环境小喇叭
人造肉“第一股”被传破产,植物肉卖不动了?丨环境小喇叭
大家好,这里是环境小喇叭栏目的第42期。这一期,我们为大家搜罗了以下值得一看的环境研究和新闻:
1) 人造肉“第一股”陷破产传闻
2) 臭氧层恢复带来意外代价:全球变暖或超预期
3) 河狸建造的水坝能有效抵御山火
4) 深色汽车让城市更炎热
5) 可持续的城市最理想的人口容量是多少?
人造肉“第一股”陷破产传闻
最近,知名人造肉公司Beyond Meat被传破产。尽管此传闻被公司否认,但Beyond Meat深陷财务困境是不争的事实。
Beyond Meat是首家全球上市的植物肉公司,在2019年上市时股价暴涨,市值冲到38亿美元,被称为“人造肉第一股”。2020年,植物肉销售额达到了13亿美元。许多人对植物肉抱有极其乐观的态度。
曾被称为“人造肉第一股”的Beyond Meat|Beyond Meat
然而,好景不长。曾被视为行业领头羊的Beyond Meat,股价从2019年的高点每股239美元跌至如今不到3美元。2025年第二季度,该公司的销售额和消费人数继续下降,运营亏损达3490万美元。有分析师认为,美国消费者对植物肉的需求有所下降,许多人转而选择更便宜的动物蛋白肉。
Beyond Meat为何跌落神坛?最基本的问题就是人造肉又贵又难吃,复杂工序制造出来的食物也谈不上健康。
在《我们正在吃掉地球》一书中,作者迈克尔·格伦沃尔德(Michael Grunwald)列举了2019年出现的大量食物科技创业公司,不少公司因为产品口味不佳而倒闭。格伦沃尔德写道,Just Eat用绿豆做的鸡蛋带有土腥味,而Beyond Meat的汉堡肉放在烤架上烤的时候“闻起来简直像有人在风中撒尿”。不过,后来人造肉在口味上有了很大的提升,格伦沃尔德认为,2022年底Beyond Meat推出的牛排粒有“不错的肉香”——很努力了,但也仅仅是不错而已。
你可能会在一道菜里同时吃到豌豆和用豌豆等作为原料的植物肉|Beyond Meat
人造肉的高昂成本是硬伤。普通牛肉背后是高度成熟、规模庞大的养殖和屠宰链条,成本较低;而植物肉需要把豌豆等作物分离成蛋白,再重组成类似肉纤维的口感,还要加入油脂和天然色素来模拟肉的多汁感和颜色。工艺复杂、耗能高、产量有限,这导致了Beyond Meat植物肉的价格往往是普通牛肉的两三倍。
除此之外,这种高度加工的产品也算不上健康。它并不是天然的蔬菜餐,而是模拟牛肉的工业食品。它真正的优势在于环保减排和动物福利,而不是营养学意义上的健康。在“更贵、更复杂、却不一定更好”的现实面前,植物肉终究没能完成从概念到刚需的一跃。
臭氧层恢复的意外代价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认为保护臭氧层对减缓气候变化具有双重益处。1987年签署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成功禁止了氯氟烃和氢氯氟烃等破坏臭氧层的化学物质,这些被禁物质本身也是温室气体。因此,禁用这些物质本身不仅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还能修复臭氧层,给地球撑一把“紫外线遮阳伞”,进一步缓解全球变暖。
臭氧层|britannica
然而,英国雷丁大学最新发表在《大气化学与物理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揭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发现:臭氧层的恢复,可能会让地球变暖的幅度比此前预期高出40%。
研究者通过计算机模拟了大气层到本世纪中叶的变化趋势,预测从2015年到2050年,臭氧预计将产生每平方米0.27瓦特的额外暖化效应。这将使臭氧成为第二大未来暖化贡献因素,仅次于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预期额外暖化效应为每平方米1.75瓦特。
虽然臭氧层造成的暖化效应比预计的更强,但研究者指出,各国继续禁用这些破坏臭氧层的化学物质是正确的选择。如果臭氧层空洞扩大,人类和其他生命都会受到强烈紫外线辐射的威胁。这项新研究给气候政策制定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在保护臭氧层这一人类健康必须屏障的同时,应对其带来的气候影响。
河狸造的坝能抵御山火
一项发表在《自然》期刊上的新研究发现,河狸建造的水坝能有效抵御山火。
研究团队分析了美国西部40条河流上超过1500个河狸池塘,发现这些池塘的大小并非随机分布,而是遵循着与水坝长度、水流力量和周围植被相关的规律。
河狸的水坝(红色)是天然的管理水流的系统|参考文献[5]
河狸是“生态系统工程师”,它们通过建造水坝来重塑河道,不仅有利于自身生存,也惠及整个生态系统。河狸的水坝能减缓水流速度,将水引向低洼平坦地带,适合植被生长。这些水坝群落在整片地区创造出了星星点点的绿色斑块,湿润的环境成了山火的“减速带”。
在2000年加州曼特大火期间,河狸水坝附近的植被仍保持绿色,而周围的植被已被烧毁|esajournals.onlinelibrary.wiley.com
虽然河狸的水坝能抵御山火,但是有科学家提醒,如今山火比以往更猛烈,河狸也无法完全阻止火灾蔓延,但是消防人员可以循着河狸建造的水坝来部署行动,减缓山火蔓延。
深色汽车让城市更炎热
来自葡萄牙里斯本大学的最新研究发现,深色汽车比浅色汽车散发的热量要多得多,可能正在让整个城市变得更加炎热。
研究团队将一辆黑色汽车和一辆白色汽车放在户外超过五小时,在晴朗的夏日天空下观察它们对周围空气温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当环境温度达到36℃时,黑色汽车附近的空气温度比沥青路面高出了3.8℃,而白色汽车的影响则要小得多。
路边汽车|图虫创意
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同颜色对阳光的反射能力。白色油漆能够反射75%~85%的入射阳光,而黑色油漆仅能反射5%~10%的阳光,剩余的能量全部被吸收。更重要的是,汽车的金属外壳相对较薄,升温速度远快于厚重的沥青路面,因此能够更快地将热量释放到空气中。
当把这一现象放大到整个城市中时,汽车颜色造成的影响力就不容忽视了。研究人员计算发现,如果将里斯本的深色汽车重新涂装为浅色,某些街道的反射率可以从约20%提高到近40%,并在炎热无风的日子里降低近地面空气温度。他们认为,可以优先对出租车、货车以及市政车辆等采用浅色涂装。
城市的理想人口是多少?
城市的理想人口达到多少时,能够让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宜居性都达到峰值?城市人口太多,会造成房租飙升、交通拥堵、公共服务过度拥挤;但当城市人口太少时,宝贵的基础设施就会被浪费。最近一项发表在npj Urban Sustainability上的新研究提供了一个答案。
为了确定城市的理想规模,研究人员采用了四个广泛认可的城市增长和功能衡量指标:是否为首府城市、就业机会、服务种类的丰富程度,以及交通的便利性。研究者将这些指标整合成一个单一模型,对澳大利亚655个城市进行了深入分析。
澳大利亚的城市比较|npj Urban Sustainability
研究发现,如果城市人口规模刚好接近这个理想值,特别是和理想值差距不超过4%时,这个城市达到了最佳平衡。相比其他城市,遵循4%规则运行的城市为租房者平均每年节省了1560澳元。如果推广全国,全国总计节省53亿澳元,而且有4.4万人能够步行上班,27.5万户家庭可以减少对汽车的依赖。
从澳大利亚的城市看,珀斯和皮里港等小型区域中心的运营接近其理想的人口规模,而墨尔本和黄金海岸则人口太密集,基础设施压力大,生活成本也更高。
我们号召大家走到户外,深入城市绿地、社区花园、湿地公园,用「物种之眼」与我们自己的眼睛,共同寻找和发现藏身于钢筋水泥间的“野朋友”。大家可以将发现的动物记录上传到小程序,我们将会根据大家在「野朋友计划」小程序上的记录,最终生成城市生态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