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最被误解的事:不是出汗越多越好,而是……(附科学“养汗”指南)
你知道吗?在空调房待久了“不出汗”可能正在悄悄“废掉”你身体的重要功能!
你知道吗?
在空调房待久了
“不出汗”可能正在悄悄“废掉”你身体的重要功能!
你全身拥有超过300万个微型“水龙头”
——汗腺
在盛夏,它们全力以赴
每日可排出相当于数瓶矿泉水的汗液
关于出汗
你属于哪个阵营?
A阵营(怕出汗): 空调24小时在线,办公室冷得像冰窖,出门必打车,皮肤干爽得“忘了汗味”。
B阵营(汗量大): 稍动即湿,纸巾不离手,总担心自己是不是“虚”?“湿气重”?
到底谁的状态更接近健康的“黄金出汗点”?
别再为汗多汗少而焦虑或困惑了。
接下来带你解锁夏天正确“养汗”的科学指南。
为什么人体需要出汗?
在高温环境中,我们的身体会启动一套精密的“冷却系统”——汗腺开始工作,通过排汗来调节体温。
一个正常成年人全身分布着约300万个汗腺,即使在不感觉“流汗”时,每天排出500-700毫升汗液,而在高温或剧烈运动时,这一数值可飙升至几升。
图片来源于千库网
人体有两种汗腺:一种是分布在全身皮肤的小汗腺(Eccrine),另一种主要分布在腋下、乳晕和会阴部的大汗腺(Apocrine)。
小汗腺是人体最多的汗腺,也是排汗效率最高的,比如手掌每平方厘米约有600个小汗腺,而手背部可能仅有100个左右。它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汗腺体,另一个是排泄管。排泄管连接了皮肤表面和汗腺体。汗腺体是由结缔组织、平滑肌和细胞组成的。
皮肤解剖图 图片来源于知乎
当我们运动或者气温升高时,人体的温度就会升高。此时,大脑会接收到温度信息,判断现在的体温是否正常。
如果体温已经升高,大脑就会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去调节体温。在这个过程中,汗腺就会被刺激,分泌大量的汗液,将多余的热量带走,使体温回到正常范围。
此外,汗液还有排泄废物的作用。
在汗液中,不仅仅含有水分和电解质,还含有一些代谢产物和有害物质,例如尿素和乳酸等。通过排汗,我们就可以将这些废物和有害物质排出体外,保持身体的健康。
夏季适度出汗的六大健康益处
祛除体内湿气:夏天出汗是一个散湿的重要途径。空调营造的凉爽环境会使身体毛孔闭合,汗排不出来,湿气也就散不出去。
预防感冒发烧:冬天受点冷、夏天出点汗,才能保证人体的体温调节机制常用常新。经常呆在空调房中,会导致不知冷热、免疫力下降,更容易感冒。
保护心血管健康:许多患者在夏天出现心烦、胸闷、乏力等症状,根本原因是“出汗太少”。适当出汗能保证人体体温调节正常运作,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
让皮肤更健康:人体适当地出汗,汗液可以滋润皮肤,保证皮肤的水分,从而避免其过于干燥,减缓皮肤的衰老。
促进新陈代谢排毒素:汗液也是人体排出废物的主要途径。通过汗液的蒸发可以排出大量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减轻肾脏的负担。
预防中暑发生:出汗少的人可能比其他人容易中暑。因为出汗有助于散热,降低体温;反之,如果不出汗,散热不及时,就会增加中暑的风险。
过度出汗的隐患
尽管出汗有诸多好处,但并非越多越好。夏天出汗多与少没有绝对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个体需求和平衡。
过量出汗可能带来健康风险:
脱水与电解质紊乱:汗液中99%是水分,其余1%由氯化钠、钾等无机盐,以及乳酸、尿素等有机物组成。过度出汗会导致水分和电解质流失,造成口渴、无力,甚至心律失常等问题。
耗气伤阴:中医理论中认为,“汗为心之液”。出汗过多容易耗气伤阴,引起心阴心血不足,很多人大汗后会有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头昏、口干等症状,这就是津液耗伤过多的表现。
皮肤问题:汗液长时间滞留可能引发毛囊炎、痱子等皮肤问题。特别是肥胖人群和婴幼儿更需注意。
警惕:这五种异常出汗可能是疾病信号
以下异常出汗情况需要提高警惕:
图片来源于千库网
自汗:白天不活动也出汗,活动则更甚,伴有脸色泛白、神疲乏力、怕冷尿多等症状,可能与气虚有关,建议多吃山药,或用人参、黄芪等补气药物调理。
盗汗:睡着就出汗,醒来即止。需要排除肺结核、甲亢等疾病可能,可考虑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知柏地黄汤等方剂。
半身汗:仅身体一侧出汗。高血压或高血脂患者出现此症状,需警惕中风偏瘫先兆,应及早就医检查。
头汗:仅头部多汗,四肢及躯干无汗。老人头部蒸蒸汗出多为气虚失摄或湿热蕴蒸,建议中医辨证治疗。
冷汗:四肢不温、怕冷、大汗淋漓,伴有头晕、饥饿感、心慌等症状。糖尿病患者要首先考虑是否有低血糖反应。
“冬不炉,夏不扇”的古训蕴含深刻智慧。夏天本应是出汗的季节,若一直待在空调环境中,汗排不出来,湿气积聚体内,只会影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