蝌学荐书 | 数理化好难学啊!幸好,还有哈佛大佬画的这套漫画
1969年,23岁的拉里・戈尼克站在哈佛大学数学系的讲台,粉笔灰簌簌落在微积分讲义上,这位年轻讲师绝对想不到自己日后会靠漫画出圈。
1969年,23岁的拉里・戈尼克站在哈佛大学数学系的讲台,粉笔灰簌簌落在微积分讲义上,这位年轻讲师绝对想不到自己日后会靠漫画出圈。
两年后,这位学霸毅然挥别讲台,一头扎进漫画圈,画政治评论漫画、给食谱绘插图,为报纸的历史板块画注释,戈尼克硬是把“逻辑可视化+幽默调味”玩成了创作秘方。
拉里·戈尼克和他的漫画形象
戈尼克将The Cartoon Guide打造成一个横跨数理化的漫画宇宙,系列涵盖数学、宇宙史、经济学、环境科学等18个领域,成为英语世界科普漫画图书的标杆。其中《漫画宇宙历史》出版三十余年仍稳居亚马逊历史类图书TOP50,见证其持久生命力。
他的创作赢得国际双重认证:哈维奖(《漫画宇宙历史》)与墨点奖(《漫画生物学》)肯定其艺术创意,而读者口碑则印证了“笑着学习”的可能。此外,《漫画微积分》被美国数学协会推荐,《漫画经济学指南》作为常春藤院校通识参考书,并受到财经媒体年度书单推荐。The Cartoon Guide系列被翻译成20余种语言,全球销量超百万册。
2024年,退休后的戈尼克决定再创作,于是有了今天将和读者见面的《漫画几何学》。《纽约时报书评》称赞:“巧妙的设计和插图让复杂的思想或见解变得一目了然。”
《漫画几何学》新书上市
打造家长孩子都爱的几何学
《漫画几何学》共分为21个章节,对应我国小学、初中学段数学的平面几何知识框架,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辅以生动活泼的漫画,向读者介绍了直线、线段、三角形、圆等的基本概念和入门阶段的几何学技巧。
书中给出的定义和解释直白清晰,少用拗口术语,同时包含许多生动的例子和实际应用,用几个生动独特的漫画人物作为全书的引线,并结合该学科的发展历史进行介绍,让孩子看着漫画就能不知不觉记住重要知识点。
无缝衔接的知识版图
人教版中小学平面几何围绕“图形认识—度量计算—逻辑推理”展开,而《漫画几何学》以“历史脉络+趣味案例+练习巩固”重构知识框架,二者核心内容高度重合,小学初中需要学习的平面几何知识,一本书讲透!
直击三大学习痛点
痛点1:概念太多记不住
传统教辅用文字定义,但是要学习的概念太多,需要反复背诵加深记忆;而《漫画几何学》则更多地用图形示例和比喻帮助理解,轻松记忆。
例如,关于“角”,书本上的定义是“角是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漫画几何学》中,第5章用漫画人物比安卡对蚂蚁的行进轨迹做漫画展示,比安卡观察到“不同路线上的两只蚂蚁到蚁穴的距离可能相等,而同一条路线上的两只蚂蚁到蚁穴的距离可能不同”,由此引入“角”和“角的度量”的知识点。这种具象化表达,让孩子对“角的度量”的理解比硬背定义要容易得多,也深刻得多。
《漫画几何学》第5章“角”
痛点2:公式背诵枯燥,不会灵活应用
小学“多边形面积”是难点,一般都会给到大家公式,然后给出例题代入计算,循环往复;考试前老师会把所有公式整理出来,要求统一背诵,甚至会抽查背诵公式。比如,计算三角形面积,需背诵“三角形面积=底×高÷2”。
在《漫画几何学》第13章“面积”中,拉里・戈尼克用“奶酪拼图”帮助理解:三个漫画人物分别用刀从三块矩形奶酪上切下三个形状不同但面积相等的三角形,直观展示“三角形面积是等底等高矩形的一半”,并通过不同三角形的切法继续佐证三角形面积定理。
如果你已经读过了《漫画几何学》第1章,你将知道学会计算面积有多么重要!毕竟,古埃及法老很有可能用“错误公式”征税,让自己赚得盆满钵满。
《漫画几何学》第13章“面积”
痛点3:几何证明逻辑性强,孩子畏难
如何证明相似?如何证明平行?这些常常让刚开始接触证明题的孩子感到崩溃,书中第15章先用照片的放大与缩小来引入相似、比例的概念,进而从线段到矩形再到三角形,逐层深入地解释,最后给出实际应用,让“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定理变成可感知的生活常识与工具。
《漫画几何学》第15章“相似性”
从小学的“认识图形”到初中的“三角函数”,《漫画几何学》如同一位会讲故事的数学老师,用画笔将课本上的定理、公式变成有温度的生活场景。当孩子为古埃及法老的“错误公式”发笑时,他们正在理解“数学严谨性”;当他们模仿书中用圆规画正五边形时,已经掌握了“尺规作图”的精髓——这正是漫画科普的魔力:让孩子笑着笑着就懂了。
正如读者的评价:“要是教科书这么有趣,我早就学好这门功课了!”
拉里·戈尼克的《漫画几何学》不仅是书,更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他用幽默的画笔将枯燥的知识点变成生动的故事,让抽象的概念变得触手可及。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都能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不知不觉掌握核心知识。
《漫画几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