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破减重平台期?跟随医生科学减重→
减重平台期是正常的人体生理保护机制。身体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会本能地产生对抗和适应现象,这再正常不过了。
可以说,每个减重的人都经历过同样的“魔咒”——减重平台期。
明明刚开始减重效果很好,但减着减着体重就不再继续下降了。
这个时候,无论是增加运动量还是减少能量摄入,体重都无法有效下降,说明减重到了平台期。
要想打破减重平台期,首先要放宽心态,接纳它的存在。
减重平台期是正常的人体生理保护机制。身体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会本能地产生对抗和适应现象,这再正常不过了。因为我们的身体喜欢稳定,不喜欢遭遇大的变动。
在减重的过程中,我们的饮食和运动习惯发生了改变,而这种大规模的“自我改造”过程,相当于打破了既往的身体平衡和内环境稳态。于是,身体会通过增加食物的消化吸收并最大化利用,以及降低新陈代谢,来补偿减少的那部分能量。与此同时,减重者体内调控能量代谢的激素也会发生变化。
总之,在减重的过程中,身体会想尽一切办法恢复原有的平衡状态。减重一段时间后,身体就会逐渐适应新的饮食生活习惯并达到新的能量平衡,这时候减重速度就会慢慢停滞,不再继续下降。所以,出现减重平台期并不是因为减重方法不对,也不是因为你不够努力,而是由身体的自我调节和自我保护特性决定的。
既然减重平台期不可避免,那索性就坦然接受。换个角度看,减重平台期的出现也并非坏事。至少说明你的身体走出了舒适区,体重调定点下移,前阶段的努力有所成效,是时候开启下一轮的体重调定点平衡了。明确了这一点就不至于那么焦虑和沮丧,甚至还有些振奋人心。
要把减重平台期当作是一个休整的过渡阶段。前面的阶段已经花费很大力气,不妨在这个时候稍作休息和调整,“积蓄力量”为下一阶段的减重做好充分的准备。
当然,这里说的休息,并不是彻底放松和抛开健康的生活习惯,否则后果只能是体重反弹。
建议到了减重平台期,仍然保持减重的信心,重新回顾一下当前的生活习惯,如饮食、运动、睡眠和情绪状况等。
因为最开始我们减重的动力非常大,饮食上要求也相对较严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减重的动力、毅力和执行力都会慢慢下降。所以,你很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增加了能量的摄入。同时,再问问自己是不是吃得太少了,因为节食导致身体基础代谢率快速降低,不再有“能量逆差”,使得体重难以持续下降。
另外,也看看自己的运动执行情况,运动方式是不是太单一了?最开始积极运动的那股热情还在吗?还是说只是为了减肥而运动,没有享受到运动带给你的乐趣和积极反馈?
也看看自己近期的心理状态和睡眠情况。是否有学习、工作或生活中的压力和负面情绪?如果再加上睡眠不足,这些都有可能变成减重道路上的阻力。
或者,是否换了一个新的生活环境,让你短时间没有条件顾及饮食和运动,这些都有可能导致减重事业停滞不前。
实际上,我们在减重的过程中会多次遇到平台期,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平台期给了减重者一个缓冲的机会,无论是否存在上述问题,你都可以利用好这个时间,从各个方面,想办法将偏离轨道的部分慢慢拉回到正常状态。尤其是调整好作息和心态,不要让体重秤上的数字左右自己的情绪。
饮食上要求更高一些。比如,饮食更多样化些;严格按照“餐盘原则”进行饮食搭配;选择天然未加工或营养密度高的食物;少吃精白米面;减少“破戒和犯规”的频率;或每天摄入的能量在之前的基础上减少约200kcal,切记不可太多,以免影响基础代谢;同时一定要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量,避免肌肉流失。
另外,就是要保证运动量。只有加强运动以保证身体肌肉量,才能对抗减重导致的代谢下降。如果前期运动量不大,可以适度增加。另外,转换运动方式也是不错的选择。因为长期进行单一的运动方式,身体会逐渐产生适应,习惯该运动后,消耗的能量就会减少。这时你需要改变一下运动习惯。比如,改变之前的运动方式或加入新的动作和组合;若没有进行过力量训练,就可以把自重训练和器械训练加入运动计划中;将有氧运动跑步换成跳绳、游泳、骑自行车、打球等;还可以根据之前的运动强度调整运动时间和频率。总之,就是要打破自己原有的运动规律,让身体再次走出舒适区,去适应新的挑战。需要提醒的是,无论如何调整,前提都是你愿意做和能做到,尽量在自己可操作的范围内进行。否则,计划再完美,如果执行起来困难,就没有任何意义。
在医生和营养师眼里的减重,理想情况下应该是体重呈阶梯式下降;而在减重者眼中,则期望体重能呈直线下降。认知不同,预期和反馈也就不一样。每一次打破平台期实际上就是减重取得质的飞跃的过程。希望看到这里,你会对所谓的减重平台期有一个重新的认识。
内容来源: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跟随医生科学减重》
本书著者:
宁波市第一医院主任医师 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