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晒后,光头男子的头肿了,戳一下就凹陷,防晒没做好真的会要命
化学防晒霜会被皮肤吸收,涂抹后大约需要20分钟才能到达皮肤深层,从而发挥防护作用。化学防晒霜通常质地轻薄,更容易涂抹均匀。
2017年夏天,美国德州一位光头男子在割草时晒伤了。这是他第一次剃光头,也是第一次遭受晒伤,伤势非常严重。
他用手指戳了戳肿胀的额头,竟然留下了一个明显的凹痕,而且这个凹痕在那停留了半个小时。此次晒伤让他疼痛了一周,他希望借此提醒大家一定要涂好防晒霜。
头皮水肿,图源:Cade Huckabay
然而,也有些人在涂抹了防晒霜后仍然被晒伤,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去年,英国一家庭去非洲某处旅游胜地度假。由于带过去的防晒霜用完了,他们就在度假村买了一瓶高倍数防晒霜,10岁的孩子从头到脚涂抹后就出去玩了,外出期间也补涂了几次防晒霜。
玩耍完,孩子的背部和肩膀就变得通红,回到家后情况变得更糟糕了,孩子身上甚至出现了巨大的水泡,其中两处约8厘米大,里面全是水。
向左滑动查看晒伤情况
孩子回去后被紧急送往医院治疗。家长猜测,他们购买的防晒霜可能已经过期或者不是正规产品,希望借此事提醒其他出国游玩的家庭使用自己熟悉和信任的防晒霜。
去年,我国媒体也曾报道,假冒的防晒霜出现在网红直播间进行售卖。
图片源自网络
有问题的防晒霜不仅可能没有防晒的效果,导致使用者被晒伤,还可能引起过敏等其他皮肤问题,我们在购买时应该选择正规渠道,并仔细甄别。购买合适安全的产品后,也要注意正确使用。
你在用的防晒霜,是哪种类型?
炎炎夏天已经到来,防晒霜显得愈发重要。防晒霜的类型主要分为两大类:化学防晒、物理防晒。
化学防晒霜可以吸收紫外线,之后含有的化学成分会发生化学反应,将吸收的能量转化为热量,再散发出去。常见的化学成分为如阿伏苯宗、氧苯酮和水杨酸辛酯等。
物理防晒霜,也叫矿物防晒霜,含有矿物质化合物,能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物理屏障,反射和散射紫外线,防止紫外线进入皮肤。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钛或氧化锌,或两者的混合。
左为物理防晒,右为化学防晒,图源:mw-fp
两者的使用也有所区别。
化学防晒霜会被皮肤吸收,涂抹后大约需要20分钟才能到达皮肤深层,从而发挥防护作用。化学防晒霜通常质地轻薄,更容易涂抹均匀。
但是,有红斑痤疮、有敏感性肌肤或色素沉着的人使用起来皮肤可能会受到刺激,产生不适。
相比起来,物理防晒霜涂抹后即可见效。因为不会被皮肤吸收,物理防晒霜不太能引起刺激,因此更适合敏感性肌肤。
但是,物理防晒霜使用起来会形成白色的粉状残留物,产生“假白”的视觉效果。另外,物理防晒霜容易脱落,需要频繁涂抹。
目前,市面上的防晒霜一般以化学防晒、物化结合型防晒为主,而物理防晒霜的产品宣传页通常会特意点明、强调自己是“物理防晒”。
使用“广谱”防晒霜
不管是哪种类型的防晒霜,你都应该留意一下这是不是“广谱”防晒霜。所谓的广谱防晒霜,指的是产品能够同时抵御两种紫外线——UVA和UVB。
由于UVA、UVB这些射线的波长比可见光短,因此人眼无法看到它们,但是它们都会对皮肤造成伤害。皮肤癌主要由暴露于紫外线辐射所致,而儿童晒伤会加剧今后患皮肤癌的风险。
UVA是长波紫外线,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能够进入皮肤的中层(真皮层),导致皮肤老化,形成皱纹和色斑,让人变黑,以及引起深层皮肤损伤。UVA在阴天天气能穿过云层到达地面,还可以穿过窗玻璃。
UVB是中波紫外线,穿透力会弱一些,只能到达皮肤最外层(表皮),但其能量略高于UVA,能直接损伤皮肤细胞的DNA,导致晒伤,让人的皮肤起水泡,以及引起表层皮肤损伤。
UVA让人晒黑,UVB让人晒伤,UVC在穿越大气层时就会被过滤掉。平时注意使用能同时防御UVA和UVB的广谱防晒霜。图源:wikiHow
SPF值
防晒产品上面标注的SPF(Sun Protection Factor)是防晒指数,用来衡量产品对UVB的防护程度。
不同的SPF值表示使用该防晒霜后,皮肤在阳光照射下被晒伤的时间相对于不使用防晒霜时的倍数。例如,SPF30表示如果一个人在阳光下晒10分钟会晒伤,那么,使用SPF30的防晒霜后,理论上可以在阳光下待300分钟而不晒伤。
通常SPF值越高,防护效果越好,但防护效果的提升并非线性的。SPF 30可阻挡97%的UVB射线,SPF 50可阻挡98%的UVB射线,SPF 100可阻挡99%的UVB辐射。
大多数皮肤科医生建议日常使用SPF至少为15的广谱防晒霜,如果是外出活动,SPF至少为30。
PA值+++
PA(Protection Grade of UVA)值是防晒黑系数,用来衡量防晒霜对UVA的防护能力,通常用“+”表示,是日本开发的一种UVA防护等级体系。产品的“+”号越多,意味着UVA防护等级越高。
PA+:提供一定程度的UVA防护。
PA++:提供中等程度的UVA防护。
PA+++:提供高UVA防护。
PA++++:提供最高级别的UVA防护。
如果长时间在户外活动或在阳光强烈的情况下,可选择有更高SPF和PA值(例如图中的数值)以及能防水的防晒霜
量要够,要补涂
虽然大家都知道要涂防晒霜,但调查发现,大多数人涂抹的量都不够。面部涂抹时,防晒霜理想的使用量大约为一块钱硬币的大小。全身涂抹的话所需的量更多。
在阳光下,每两小时就需要补涂一次。前往泳池或海滩的游客出水后也要及时补涂。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些部位经常被人们遗忘,例如头皮(秃顶或头发稀疏的人要小心)、颈后、脚背、嘴唇(使用防晒润唇膏)、耳朵和手背。
脖子后面容易被遗忘,图源:Phil Kates
防晒喷雾在补涂的时候更加便利,但是需要注意在吸烟、靠近热源或明火时,请勿使用喷雾防晒霜。这是因为许多防晒喷雾都有易燃性,可能因为明火导致严重烧伤。
此外,喷的时候也要避免吸入,不要将其直接喷在脸部或嘴部周围,喷雾在有风的天气中防护效果也可能不足。
易燃的防晒喷雾,图源:simplysunscreen
小长假和暑假马上就要来了。如果你打算前往一个陌生的地方,一定要知道当地大概的紫外线指数,并做好防晒工作。
就算备好防晒霜和防护衣物,上午10点到下午2点之间还是尽量减少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