掰开山竹有“黄色粑粑”,它还能吃嘛!
根据化学分析,山竹果肉中所含的芳香物质,使它兼具桃子、草莓、菠萝、荔枝、苹果等多种水果的风味,而且酸甜比例恰到好处,吃多了也不容易腻味。
又到了吃山竹的季节,你怎么剥山竹,是碾派还是掰派还是剋派
快乐吃山竹的时候(也不是很快乐它咋还那么贵),有朋友也会拿着照片来问我了,博物博物,这个山竹有“黄色的粑粑”还能吃嘛?
明朝初期,郑和七下西洋,有一位名叫马欢的翻译,参加了其中三次航行,先后去过20多个亚非国家与地区。后来,马欢写了一本名为《瀛涯胜览》的游记,其中提到,爪哇有种水果叫“莽吉柿”:“如石榴样,皮内如橘囊样,有白肉四块,味甜酸,甚可食。”山竹英文“mangosteen”,你读读像不像。
马欢见到的莽吉柿,就是现在所说的山竹。这个由当地语言音译而来的名字,直到今天,仍作山竹的中文正式名,被写在《中国植物志》里。而流传最广的“山竹”之名,有人认为是东南亚华人叫出来的,因为它长在山地,枝条又有明显分节,神似竹子。
山竹的小枝有明显分节,气质似竹。叶片对生、又大又厚,也是山竹的一大特征。图源:plantsofasia
郑和船队虽然见到、吃过山竹,但并没能把它引种回国。山竹喜欢高温高湿的热带气候,我国满足条件的地方并不多,开始栽培它已经是20世纪的事了。今天,山竹在海南等地已实现规模化种植,但产量不大,国内市场的山竹大部分还得从东南亚进口,价格也就居高不下。
在泰国相当于人民币3块一斤,去旅游的话抓紧吃
虽然大名带“柿”,但山竹实际来自藤黄科藤黄属,跟我们熟悉的柿子没啥关系。在东南亚,山竹早就是当地人的栽培果树,经受了长期的驯化选育。根据基因梳理,与今天的栽培山竹关系最密切的,是一种野生的“马来山竹”。
山竹属于小乔木,可以长到12-20米高
图源:lookfordiagnosis
野生马来山竹的染色体数大多为48,而今天许多栽培山竹的染色体数都是96,恰好翻了一倍。这种染色体数量的成倍变化,通常是“多倍化”的结果,可能来自人为选育,也有小概率是近亲自然杂交而成。
通常,植物在染色体多倍化后,植株体型和花、果尺寸都会放大一圈。马来山竹的果实只有乒乓球大,而现在我们吃到的栽培山竹,果实和鸡蛋、网球差不多,吃起来就过瘾多了。
还和猫爪差不多大
在原产地,山竹有“水果皇后”的美名。它的滋味的确相当出众——根据化学分析,山竹果肉中所含的芳香物质,使它兼具桃子、草莓、菠萝、荔枝、苹果等多种水果的风味,而且酸甜比例恰到好处,吃多了也不容易腻味。“皇后”的身份则是相对“水果之王”榴莲而设定的,在山竹最大的产地泰国,人们把它跟榴莲凑成“夫妻果”。
有体型差,还是对比色,磕到了
实际上,山竹还真可以算是“女性”,但同时,它又恰恰是最不需要“丈夫”的水果——商业栽培的山竹,几乎全是雌树,只靠雌花便结出果实。与其说它是皇后,倒不如说是女儿国国王。
大部分植物结果,都需要雌雄生殖细胞相互结合:来自雄蕊的花粉落到雌蕊柱头上,完成受精,发育成种子,同时子房壁、花托等结构发育,最终形成完整的果实。而山竹却有着独特的“单亲妈妈生小孩”现象: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就能以雌蕊自身的体细胞,发育成具有繁殖能力的种子。
山竹雌雄异株,如今商业栽培的山竹几乎全是雌树。山竹雌花有粗壮的雌蕊,其周围也有一圈雄蕊,但它们只是摆设,无法产生活力正常的花粉。雌蕊无需授粉,就会渐渐膨大结出果实。
因此,它的整个结果过程,都不需要雄花参与!对果农来说,这是个极为便利的特性,不用种雄树、不用考虑授粉问题,光种雌树就能收获果实了。
挑山竹,不看屁股看帽子。
山竹酸甜绵软的果肉,其实是种子外的假种皮。马欢形容山竹“皮内如橘囊样”,如今研究表明,山竹的假种皮确实和柑橘瓣一样,都是由组成雌蕊子房的多个“心皮”发育而成。这些心皮的顶端聚在一起,即是雌蕊的柱头,发育成果实后,就成了山竹底部那朵“小花”。每个心皮中形成一瓣果肉,因此,数数山竹屁股上的“花”几瓣,就能知道果实有几瓣肉。
这个不是偏方!
市面上常见的山竹,心皮数通常为5~7个,于是果肉大多5~7瓣。马欢说“有白肉四块”,要么是他观察不细,要么是分到他手里的山竹,正好是特殊的4瓣个体。
不过,山竹的品质和果瓣多少关系不大。购买挑选时,看屁股倒不如看“帽子”——宿存的果柄和萼片。新鲜的山竹,果柄和萼片绿绿的,比较水灵,如果帽子已经变褐发暗,就说明果实不够新鲜了。用手轻轻捏一下果壳,如果有点柔软,甚至能捏出浅印,就表示已成熟;要是硬得像石头,也说明不新鲜。
对我们只能买到进口的来说,这种就差不多但得马上吃了
买来的山竹偶尔会粘着一些黄色胶质,有时连果肉里都有,粘到手上很不好清洗。其实,这是山竹在伤口处分泌的树脂。藤黄科藤黄属中,许多物种都能分泌鲜艳的黄色树脂,国画颜料中的色号“藤黄”,就是从这类植物里提取而来(一般来自“属长”藤黄)。山竹外壳挂点树脂没关系,只要里面果肉正常就可以吃。粘到树脂的果肉就别吃了,虽然没毒,但味道会有些苦涩。
山竹紫色的外壳富含花青素类物质,可以加工再利用,变成染料,染出紫红色、橙红色等多种颜色。在游戏《大航海时代4》中,山竹就被归在“染料”分类里,而不是水果。
下次吃完的壳子试试!
图源:小红书@树卓卓
藤黄科藤黄属是一个大家族,成员有约450种,除了栽培山竹,还有其他可食用的种类。这些小众的“另类山竹”偶尔也会出现在市场上。
黄牙果
中文正式名为岭南山竹子,产于两广地区。每年秋末冬初才有鲜果,果实金黄小巧,半熟时奇酸无比,熟透则会变甜,果肉很粘牙。
黄金山竹
又叫阿恰恰山竹,原产南美洲。外壳金黄,形似鸡蛋,果肉占比大,吃起来具有榴莲、芒果等多种热带水果复合风味。
歪屁股果
中文正式名为大叶藤黄,产自云南、广西。果实尖端明显歪向一侧,果肉黄色有浓香,纯酸不甜,蘸辣椒盐吃。
阿库蜜山竹
阿库蜜山竹中文正式名为渐尖藤黄,原产南亚、东南亚。果实像带刺的柠檬,果肉甜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