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飞雪”,该如何预防?
四月温度回升,天气转暖,桃花、樱花、丁香等各种花朵相继绽放,再加上蓝天白云、青草微风,多么美丽的一幅春游图景啊!但是,北方的小伙伴或许很苦恼,因为开始漫天“飞雪”了!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和北京市气象局联合发布了2024年北京杨柳飞絮始期预报。中心城区和南部城区将于4月7日至10日进入飞絮期。城区东北部和西北部稍晚,于4月8日至11日开始飞絮。那么,这漫天的飞絮是什么?又该如何预防呢?
图源:网络
飞絮是一种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自然现象,是植物种子传播和繁衍后代的一种自然进化方式。飞絮内是植物的种子,外面包裹着绒毛。绒毛可以帮助种子在空气中飘浮扩散,寻找合适的生长环境。
最常见的飞絮来源于杨树和柳树,这两种植物在华北、黄淮一带种植较为广泛,从而形成北方四月“飘雪”的景观。柳絮是柳树的种子,纤维更加纤细、分散,随风可以飘很远,飘飞的时间比杨絮要早一些;杨絮是杨树种子,杨树果实将要成熟,果实开裂杨絮就四处飞扬,杨絮的质地更加凝聚,有点儿像棉花,飘飞的时间较晚些。
一般来说,每年三月下旬到五月上旬是北方杨柳飞絮高发期。这个时候气温升高、日照增加、气流活跃,有利于绒毛脱落和扩散。每天上午10点到下午4点是飞絮最多的时段。
污染环境。飞絮是一种细小颗粒物质,在空气中飘浮扩散,会增加空气中的悬浮物含量,降低空气质量和能见度,对环境造成污染。
导致过敏。飞絮本身无毒,但其毛状物会有刺激性。对于一些对杨柳絮过敏的人群,接触到飞絮会引起打喷嚏、流鼻涕、咳嗽、眼红、皮肤瘙痒等症状,甚至会导致哮喘发作。
引发火灾。消防部门曾做过实验检验柳絮的燃烧效果,实验显示,柳絮燃烧非常快,有“爆燃”的效果。如果柳絮扎堆,还会持续燃烧,容易引着附近的易燃物,从而引发火情。
避开飞絮高发时段。每天上午十点至下午四点是飞絮高发时段,如果要外出活动或者锻炼,请尽量避开这个时段。如果一定要外出,请“武装”好自己。
出门时“全副武装”。外出时一定佩戴口罩、眼镜和外套,防止飞絮进入口鼻、眼睛或者和身体接触引发过敏反应。
回家后及时清洗。外出归来后,一定要认真清洗鼻腔和面部,将不小心沾到的飞絮洗掉,换洗衣物和被单,消除飞絮残留物。此外,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E,增强免疫力和抗过敏能力。
杨柳絮可以引起呼吸道症状,如咽喉发痒、干咳、无痰、打喷嚏但不发烧。无哮喘病史但属于气道高反应性的人,如果出现上述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待医生确诊后再对症治疗。如果出现呼吸困难、上呼吸道感染、眼睛红肿感染、皮肤斑丘疹等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特别严重的情况下应考虑到医院进行脱敏治疗。
综合: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入杨柳飞絮期,如何科学防护?”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毛毛毛毛,杨柳絮预警来了!收好这份防飞絮攻略”
保健时报“飞絮恼人,如何防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