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性or病理性,一文说清多尿的真相→|真相解码

正常成年人24小时的尿量在1000~2000ml,如果24小时尿量超过2500ml,称为多尿。


 患者

医生,最近我晚上尿多,且一天尿量在3000~4000ml,但尿液颜色还是比较清的,我是不是得了什么病?

医生

尿量多不一定是疾病,有些是生理性的,如最近天气炎热,喝水多了,尿自然也就多了。当然,有些是病理性的,需要好好检查一下,先不要太紧张。



什么是多尿

正常成年人24小时的尿量在1000~2000ml,如果24小时尿量超过2500ml,称为多尿


多尿有哪些原因

1.生理性/暂时性

天气炎热,短时间内摄入过多的水、饮料、含水分过多的食物,或使用利尿剂后,可出现短暂多尿。


2.病理性/持续性

①内分泌代谢障碍:包括垂体性尿崩症、糖尿病、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②肾脏疾病:包括肾性尿崩症、肾小管浓缩功能不全(见于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小球硬化、肾小管酸中毒,药物、化学物品或重金属对肾小管的损害,也可见于急性肾衰竭多尿期等)。

③精神因素:精神性多饮患者常自觉烦渴,大量饮水,引起多尿。

如何通过伴随症状诊断病理性多尿

①多尿伴有烦渴多饮且尿比重低,见于尿崩症。

②多尿伴有多饮、多食和消瘦,见于糖尿病。

③多尿伴有高血压、低血钾和周期性瘫痪,见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④多尿伴有酸中毒、骨痛和肌麻痹,见于肾小管性酸中毒。

⑤少尿数天后出现多尿,可见于急性肾小管坏死恢复期。

⑥多尿伴有神经症状,可能为精神性多饮。


多尿需要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1.尿崩症

主要临床表现为口渴多饮、多尿、失水。尿色淡如水,若不及时补充水分,可出现严重失水、高钠血症,表现为极度软弱、发热、精神症状、谵妄,甚至死亡。


2.糖尿病

典型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不典型表现多见于老年人,尤其多见于老年肥胖者,表现多饮多尿,可不表现多食。


3.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是指各种病原微生物在尿路中生长、繁殖而引起的尿路感染性疾病。多见于育龄期女性、老年人、免疫力低下及尿路畸形者。典型的尿路感染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伴有腰部不适、感染中毒症状等。


多尿居家如何处理

主要以观察为主,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最近有没有饮水多或食物含水特别多,如果有,减少饮水或相关食物后观察尿量有没有减少。

②计算一下24小时尿量总共有多少毫升。

③观察一下尿液的颜色和性状,如有没有血尿、絮状物等。

④有没有腰痛、腰酸,以及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⑤最近有没有服用什么药物,如利尿剂等。

⑥有没有糖尿病、肾脏疾病病史。

如果不是一两天尿多,而是最近一段时间尿多,排除暂时性多尿,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多尿临床如何处理

首先明确多尿的病因,然后根据病因进行对症治疗。需要注意的是,多尿易引起电解质紊乱,应注意保持电解质平衡,监测出入量。


误区解读

误区1:多尿就是患了糖尿病。

不一定。不少人一直以“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来判断自己是否患了糖尿病。以“三多一少”症状判断有无糖尿病是对糖尿病认识的一个典型误区。事实上,90%的糖尿病患者早期没有这些症状,仅表现出疲劳、乏力,或出现视物模糊、伤口久治不愈等非典型症状。并且很多原因都会引起多尿,所以多尿不一定就是患糖尿病了。


误区2:尿频和夜尿增多就是多尿。

不是的。不少老年男性都患有前列腺增生,其主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失禁及夜尿增多等;尿频为早期症状,夜尿次数增加,但每次尿量不多;膀胱逼尿肌失代偿后,发生慢性尿潴留,膀胱的有效容量因而减少,排尿间隔时间更为缩短。所以说有些老年患者晚上夜尿增多,但实际上24小时尿量并没有增多。

女性也比较容易出现尿频、夜尿增多。因为女性的尿道比较短,和肛门、阴道相邻。所以,如果不注意卫生,有些女性就可能会出现尿频、夜尿增多、尿急、尿痛等症状,容易发生尿路感染。


误区3:多尿一定是泌尿系统疾病的表现。

不一定。虽然尿液是从尿道里排出来的,但实际上全身很多系统的疾病都会引起多尿,并不只是泌尿系统疾病会引起多尿。


小贴士

①夏天天气炎热,饮水多,自然尿量也会多一些。

②有些老年男性夜尿增多,但只是排尿次数多,实际上尿量并不多。

③尿量增多,应及时到当地医院就诊,尿常规检查有助于明确尿液成分和初步判断病因。


内容来源: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家庭医生在身边——常见症状识别与处理》

本书主编: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  任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