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对自己时而满意、时而失望怎么办?
失落时的自我赞美,会让你发掘出自己所拥有的巨大潜在力量。
“我觉得自己是个挺自信的人,学习成绩不错,在班里也有很多好朋友,老师和爸妈也都很喜欢我,我对自己也挺满意的。但是,当我的考试成绩不够理想或跟同学闹矛盾时,我就会对自己很失望,不知道自己该怎样努力。”
你也有过类似这样的经历吗?作为学生的你,可能会认为自己不应该有表现不好、做得不好、跟别人发生矛盾的时候,总希望自己能永远高高兴兴、表现优秀。但是你要知道,每个人,包括成年人,都会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挑战和困扰。当你对自己感到失望时,建议你尝试用曾经对自己的那份满意带你走出思维的“怪圈”,希望下面这些方法能够帮到你。
方法一
“跷跷板”平衡法
以焦虑为例,跟随下面的描述,一起来试一试吧!
慢慢地闭上眼睛,在脑海中想象出一个跷跷板,并且你就坐在跷跷板的一头;另一头坐的是焦虑,请你为它起一个名字,再仔细观察一下,它是什么颜色的?它有多大?在跷跷板的两头,你与焦虑之间的力量对比是怎样的?
有很多方法可以帮助你缓解过度的焦虑情绪,如深呼吸、活动一下身体、列出此刻想做的具体的几件事、回忆一下自己有效应对焦虑的一次经历,这些方法都能为你的焦虑情绪找到具体的释放出口。
此时,再体会一下自己对面焦虑的颜色和大小有哪些变化。当跷跷板的位置调整到比较平衡的状态时,你可能就会发现原来自己一直有很多调节焦虑的有效方法,只是你没有意识到而已。请将这个画面刻在你的大脑中,当你需要时,随时可以调动出你的有效方法。
方法二
失落时的自我赞美
当你感到失望、低落时,可以试着用一种新的方法应对,就是用正向的眼光看待自己,赋予自己积极的意义。自我赞美往往以“我是怎么做到的”(如“面对这么大的落差,我用两天时间恢复了良好的状态,我是怎么做到的”),引导自己思考做什么是有效的、自己拥有哪些品质或优势,从而找出自己成功的秘密。失落时的自我赞美,会让你发掘出自己所拥有的巨大潜在力量。
方法三
满意时的自我激励
社会心理学家通过对失败和成功的归因研究发现,把成功归因于能力、努力等内部因素,可以使人感到自豪和满足;把成功归因于运气好、问题简单等外部因素,可以使人感到感激和惊喜。
当你对自己很满意时,可以把成功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因素,从而增强自我掌控感,提高自我效能感,强化成果,激励你坚持下去。
你可以试着进行归因练习:描述一个自己的成功事件,并从自身(你自己做了哪些努力)来解释成功的原因。
内容来源: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接纳自我 拥抱成长——中学生自我心理调节》
组织编写:
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