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科学健康地长高?吃得多管用吗?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在这个充满童真的节日里,我们不仅要为孩子们带来欢笑与礼物,更要关注他们的全面发展。身高,是孩子健康状况的直观体现,也是他们成长的重要标志,更是每位家长关心的焦点之一。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在这个充满童真的节日里,我们不仅要为孩子们带来欢笑与礼物,更要关注他们的全面发展。身高,是孩子健康状况的直观体现,也是他们成长的重要标志,更是每位家长关心的焦点之一。


事实上,我们的身高约70%跟遗传因素有关,30%受后天因素影响,包括营养、运动、睡眠、情绪等。那么,如何才能科学健康地长高?


图源:千库网




如何判断孩子身高是否达标?


孩子的身高不建议和同龄孩子做横向比较,应该与孩子自己不同时期的身高做纵向比较。要做好孩子的身高检测,定时地根据三个月以上的身高记录来计算生长速度。

如果在:

  • 5岁前生长速度低于每年7厘米;

  • 在5岁到青春发育期前低于每年5厘米;

  • 在青春发育期间低于每年6厘米;

需要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


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7岁以下儿童生长标准》文件作为参考:一般身高低于第三百分位(图中P3数值)则属于矮小↓↓↓


图源:央视新闻


但是,低于此标准不一定说明存在某种疾病,可能只是因为饮食、运动等影响了孩子发育,导致身高偏离了正常曲线,也有可能孩子属于“晚长”型(体质性青春期发育延迟)。


建议家长不要急着给孩子打生长激素,要找医生做出科学的评判后再决定。




孩子吃得胖乎乎的有助于长高?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种观点:让孩子尽量多吃多喝增加体重,长得胖胖的才好!理由是孩子在青春期长身体,会消耗大量能量,届时多余的脂肪将转化为能量,助力孩子迅速长高,同时也会变瘦。


图源:AI生成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其实,肥胖意味着孩子平时热量摄入超标,违背了均衡营养的原则,因此肥胖也是一种营养不良的表现。


越来越多的数据显示,婴幼儿及儿童时期的超重及肥胖会延续到成人,也就是说小孩胖了以后,到成年很可能也会胖甚至更胖尤其对女孩来说,脂肪太多可能会使体内雌激素合成增多,导致骨骺提前愈合,致使孩子发育偏早。骨骺提前愈合后,个子就长不高了。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肥胖?


上文说了,小孩胖了以后,到成年可能会更胖,甚至不利于长高。那么儿童肥胖的标准是如何判断的呢?


1.身体质量指数(BMI)法


身体质量指数(BMI)是国际社会推荐的评价儿童(≥2岁)超重和肥胖的首选指标。BMI=体重÷身高²(体重单位:千克;身高单位:米。)孩子每个年龄阶段的BMI是不一样的:1岁时BMI值最高,随后开始下降,到6-7岁脂肪重聚期开始出现反弹,此后逐渐升高至接近成年人的水平。6-18岁学龄儿童青少年可参考中国行业标准“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WS/T 586-2018)界值点。


图源:国家疾控局


2.身长的体重评价法


年龄<2岁婴幼儿的超重肥胖评价可应用身长的体重评价法。参考中国卫生行业标准“7岁以下儿童生长标准” (WS/T 423-2022)或者世界卫生组织2006年的儿童生长标准,参照同年龄、同性别和同身长的正常人群相应体重平均值,计算标准差分值或Z评分,大于参照人群1个标准差为超重(Z评分>+1),大于2个标准差为肥胖(Z评分>+2)。


3.腰围评价法


腰围是一个简单的评估腹部囤积脂肪的指标。7岁及以上儿童青少年的腰围界值可参考中国卫生行业标准“7岁-18岁儿童青少年高腰围筛查界值”(WS/T611-2018),儿童腰围≥同年龄同性别儿童腰围的P90作为高腰围的筛查界值,提示儿童可能存在向心性肥胖。





补钙能促进孩子长高吗?


补钙能促进孩子长高吗?长高的主要原因是软骨板不断向两边增生,而补充钙可以促进骨头钙化,会让骨头长得更结实。目前没有证据证明补钙会明显促进身高增长,但缺钙确实会影响到长个。


怎么吃才能科学均衡地摄入营养?6到18岁的孩子生长发育迅速,充足的营养是其智力和体格发育的重要物质基础。从小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帮助。


一份膳食指南请查收↓↓↓

图源:《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2022)》





什么类型运动能帮助孩子长高?


从促进骨骼生长发育的角度来说,选择跑步、足球、篮球、跳绳等对软骨板进行有节奏的挤压运动,对于骨骼的生长发育能起到更好的作用。而类似挂单杠、牵引器拉伸等方式,对于长高的效果可能并不理想。


图源:千库网


建议不同的年龄段应选择合适的运动,科学适量制定运动锻炼方案。如果让年龄较小的孩子去跑马拉松或者练杠铃,并不合适。现在很多孩子从小就固定进行某一专项的运动,这样也是不利的。


建议应尽早让孩子接触不同类型的运动,如跑步、球类、格斗类等。多样的运动可以让孩子不同的骨骼肌肉系统都得到发展,提高身体综合素质。




什么情况下需要打生长激素?


一些家长经常跑到医院,对医生说 “医生,我们父母俩都不高,但女儿可不能矮于160,要打点生长激素!”“医生,我们孩子学校同学听说打了生长激素长高了不少,我们儿子不能落后,起码要175以上,也要来打!”


图源:千库网


这些孩子是不是真的需要打?多数都没必要!身高不够就来打生长激素的诉求很多时候都是不合理的。只有当孩子的身高达到矮小标准才需要考虑是否需要采用生长激素治疗,并且首先要到医院相关科室就诊寻找孩子矮小的病因,而不是盲目的寻求打“增高针”。


在治疗前,还要经过一系列规范的检查评估,来排查孩子矮小的原因,并且全面评估用药的风险。只有当明确了注射生长激素能够为孩子带来身高的获益,同时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才能为孩子注射生长激素。


实际上,对家长来说,过分苛求孩子的身高并非明智之举,我们更应该关注他们是否能在健康和快乐的环境中成长。一个身心健康、积极向上的孩子远胜于单纯的身高数据。因此,家长们应当放宽心态,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与支持,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茁壮成长。

转载自:数字北京科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