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必读!避险自救指南

避险自救指南




7月

北京进入主汛期

地质灾害风险增加

为保障大家汛期平安出

观澜君为大家准备了

一份避险自救指南

来学习吧



7月北京灾害风险形势分析

01
气象风险预测分析
7月份,预计本市大部分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

02
洪涝灾害风险形势分析
7月份,本市进入主汛期,结合往年同期洪涝灾害情况,预计由降雨造成河道洪水、城市积水内涝、山洪灾害等洪涝灾害风险较高。


在河道洪水方面,要重点关注河道险工险段、不连续堤段等的防洪安全;


在积水内涝方面,要重点关注下凹桥区、积水内涝风险点,加强风险区域监测与布防;


在山洪灾害方面,要重点防范山洪沟道、跨界山洪沟道风险,进一步完善山洪灾害预警“叫应”、群防群策等工作。

03
地质灾害风险形势分析

7月份为本市地质灾害高发期,由降雨引发的突发地质灾害数量会明显增加。应密切关注降水、大风、人类活动等可能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灾害。


灾害可能发生的区域为山区道路沿线、居民房前屋后、部分景区、泥石流沟及采空区等。


夏季到来,前往山区游玩的游客增多,需重点关注景区和道路沿线落石;如遇强降雨天气,注意防范泥石流。


04
风雹灾害风险形势分析
7月份,本市大风、冰雹、雷电等强对流天气较多,风雹灾害风险较高,强对流天气对市民生活、城市运行、建设施工、农业生产等领域影响较大,雷击、高空悬挂物吹落、建筑屋顶掀翻、房倒屋损、树木折枝倒伏等风险升高。

05
高温风险形势分析
7月份,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需关注高温热浪风险。高温可能导致中暑、热射病、皮肤晒伤、心脑血管疾病等,引发生产安全、交通安全等衍生事故。天气闷热潮湿,对室外作业人员、设施运行、设备安全稳定影响较大,易导致高处坠落、触电、中毒窒息等事故。



汛期,这些知识一定要知道





这件事很重要,一定要听劝

全面进入主汛期以来
一些地方降雨量大、持续时间长
部分地区发生洪涝和地质灾害
灾区政府会及时把群众撤离险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第十八条

山洪、泥石流易发地区,当地有关部门应当指定预防监测员及时监测。雨季到来之前,当地人民政府防汛指挥部应当组织有关单位进行安全检查,对险情征兆明显的地区,应当及时把群众撤离险区。


风暴潮易发地区,当地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水库、海堤、闸坝、高压电线等设施和房屋的安全检查,发现影响安全的问题,及时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
在实际工作中
时常会出现被转移安置人员
因不舍家中财物等原因
在灾害险情尚未解除前
不听劝阻,擅自返回家中
而造成人员伤亡

案例1



2020年8月21日3时50分左右,受连续强降雨影响,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富泉镇中海村6组境内突发地灾滑坡,造成7人死亡2人失联。据当地通报,事发前当地组织过撤离,9名被埋人员系入夜后私自返回家中。

案例2



2020年8月6日,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发生严重暴雨山洪灾害,此次事件造成5人死亡、10人失踪其中因不按要求及时转移导致2人死亡、5人失踪,因转移之后又私自返回导致3人死亡、4人失踪因驾车被水围困导致1人失踪。


当遭遇灾害严重威胁区域的人员
需要临时性撤离时
↓应该怎么做↓




收到转移指令的人员,应当服从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和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统一组织安排,积极配合,主动转移避险。

对人员已经全部转移的危险区域,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采取设置警戒线等措施,并实行24小时动态巡逻巡查。

险情解除前,严禁转移避险人员擅自返回撤岀区域或者其他危险区域。

险情解除后,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对村庄及房屋受损情况组织核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有序组织被转移人员返回,并依法做好灾后安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