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与硬科幻的结合——评《独行月球》

《独行月球》以较硬的科幻设定为主体因素来做喜剧尝试。

今年暑期档上映的科幻喜剧片《独行月球》目前口碑不错。它既是月球版的《火星救援》,也是车载版的《追赶太阳》,还是中国版的《天地大冲撞》,但最主要的是,它是一部能够把喜剧因素与硬科幻要素结合得较为紧密的作品,这在国产的科幻影片中几乎是绝无仅有的。毕竟,大多数科幻喜剧片,其主体都不是科幻,不信看漫威的《死侍》,听着死侍红色紧身衣下那贱贱的嘴炮的时候,谁会去仔细研究他为什么身体能自我修复?或者看阿米尔·汗的《我的个神啊》,在主角因为不了解宗教而闹笑话的时候,谁会去认真推敲他的外星人设定?科幻重了,观众的笑声可能就轻了,因而这次《独行月球》以较硬的科幻设定为主体因素来做喜剧尝试,无疑是很大胆的。

《独行月球》海报图源:豆瓣电影 

《独行月球》作为开心麻花团队今年的新作品,此次走的不是《羞羞的铁拳》那种角色错位的喜剧反差路线,而是与《西虹市首富》《夏洛特烦恼》那样秉承了其惯于制造期望与结果前后存在巨大落差的典型风格,好几个急性转折的桥段看上去都很眼熟且重复,可以说并不出彩。不过,《独行月球》的故事主线其实是藏在各类“小转折”下的“大转折”,希望与绝望交替出现,跌宕起伏,的确能够一次次地打动观众。

《独行月球》剧照图源:豆瓣电影 

沈腾扮演的男主角独孤月因为对马丽扮演的领导马蓝星一见钟情,毅然加入抵御小行星袭击的月盾计划,成为了月球基地的一名维修工。暗恋八年后月球基地因陨石来袭而全员撤离,结果阴差阳错丢下独孤月一人眼睁睁地看着所有火箭升空,在紧急呼叫时又目睹陨石击中地球,巨大的灾难席卷全球,这是第一处绝望。独孤月在基地一人生活,意外发现有动静,以为是其他的幸存者,满怀希望见面,结果发现是一头性格暴烈的袋鼠,为此老挨揍,吃了不少苦头。后来一人一鼠收到地球信号,重新燃起回家的希望,他们找到了上世纪美国遗留的阿波罗号,但发动机损坏,又不得不去另外一处基地搬运导弹发动机,路上又再次陷入能源危机,绝望之际灵感突发,挖掘袋鼠潜力,成功回到基地后修好飞船升空,但太空中又再次遇上陨石危机……可以说,整部电影的情节就是在不断的绝望与不断地发掘新希望之间来回横跳,横跳的过程中时而制造搞笑效果,时而构筑煽情氛围,既让观众忍俊不禁,又让观众感动不已。而且,“希望”两字不仅是针对千方百计寻求脱困途径的独孤月的内心,独孤月自身也被观看直播的地球人视为英雄,他作为一种坚持无畏的精神符号象征,给困境中的地球人带来希望,人类也反过来以集体行动的方式将希望授予独孤月,这种“人人即我,我即人人”的表达手法,在《独行月球》里是把握得比较好的。

影片的绝大部分镜头都位于月球表面,外景中各类地形的特效相当逼真,完全不逊于《变形金刚3·月黑之时》,在月面上飙车也比《星际探索》要疯狂。如果说仅仅布景不足以说明影片的科幻特性的话,那么独孤月南辕北辙追逐太阳的一场戏,便完全能够牢牢地扎稳自己的“硬科幻”标签:依赖太阳能的月球车行驶距离有限,不足以在一个白天的时间里抵达东边的新基地,独孤月另辟蹊径,换个方向追逐太阳,延长太阳照到月球车的时间,付出的代价则是绕月球一圈。这个桥段很明显地让人想起杰弗里·兰迪斯的《追赶太阳》一文,而且因为有目的地存在的缘故,能够绕过文中有关极昼的硬性缺陷,算是一种致敬。当然,影片中致敬其他科幻因素的场景也不少:袋鼠刚子拉着独孤月在地球背景上跃起的镜头致敬了《ET外星人》里的骑脚踏车,独孤月乱涂乱画的黑石碑致敬了《2001太空漫游》中的黑石碑(虽然尺寸比例不太像),就连信口开河的主播也疑似致敬了一把《流浪地球》,只不过一提到吴京就急刹车,改口改到《杀破狼2》里去了。

《独行月球》刚子图源:豆瓣电影 

另外,作为地球受灾后网络直播的顶流主角,袋鼠“刚子”虽然不会说话,但却比独孤月占据了更多的关注,这个非主流角色也有相当多的亮点。首先,刚子不是人类,本能地不享有人的生命权,在生存局面里不占优势,但作为月球基地上的唯一伙伴,在物资充足的前提下,显然互助还是比互杀更有利于生存。而袋鼠和独孤月在长期相处、建立感情之后,它就变成了宠物式的角色,虽然脾气暴躁仍然不时揍一揍男主角,别看鼻青脸肿掉门牙,实际上都无关痛痒,仅仅是为了制造“笑”果。而只要人和袋鼠一建立宠物式的相爱相杀的合作关系,双方的生存地位就平等了,并且袋鼠因为形象萌萌哒,比独孤月更受观众喜爱,于是就抢走了独孤月的风头。在这种超国民待遇下,刚子这位宠物角色是断然不能被人类放弃或者牺牲的,于是便出现了两场独孤月主动拯救刚子的煽情戏份,刚子也懂得投桃报李,打个对折也搞笑地拯救了一次独孤月。之前还思考,为什么这个宠物角色选择了袋鼠而不是其他动物,后来看到这场拯救戏份后才恍然大悟:这刚子倘若不是一只强壮的金刚袋鼠,这场拯救戏还真不一定能这么丝滑,换别的物种还真不行。

最后再说说结尾独孤月的牺牲。不少人认为喜剧片就应该是大团圆结局,主角死掉是不能接受的,譬如2004年贺岁片《天下无贼》里刘德华扮演的小偷的死亡便让导演冯小刚惹上了不少骂名。但仅就《独行月球》里的情况而言,独孤月牺牲反倒是他和马蓝星之间问题解决的一个必然结局,毕竟独孤月八年来一直在卑微地暗恋马蓝星,双方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只有在发生被抛弃事故、成为全人类焦点后,独孤月的地位才有了一种客观的提升,能够平等地与马蓝星沟通、表白,甚至有付出良多并感动她的机会。然而被感动并不等于爱,如果独孤月成功归来,势必让马蓝星面临是否要真正接受独孤月的两难境地,不接受的话显得太冷血,接受的话又会被批道德绑架,违反了恋爱的双方自愿的原则。虽然编剧可以大笔一挥让马蓝星直接爱上独孤月,但这种处理显然偏于刻意,不太符合马蓝星女强人的形象,不如现有结局里让独孤月“留白”地让自己在马蓝星心里始终占据一席之地为好。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就连本片主要场景所在的月球自身也有盈有亏,一夕如环夕夕成玦,呼应到影片结局的不团圆,那是再正常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