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科技创新创造夺目亮点

来源: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案例报告发布时间:2022-02-16

赛后,国家速滑馆将分区域向市民开放,针对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开展各类喜闻乐见的冰上运动项目。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 在北京2008 年奥运会临时场馆(曲棍球场、射箭场)基础上新建而成。北京2022年冬奥会期间,国家速滑馆承担速度滑冰项目比赛,产生14枚金牌。

科技创新创造夺目亮点

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北京赛区标志的新建场馆,国家速滑馆从场馆规划建设阶段就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同时大胆创新, 突出科技的引领作用,主要呈现出四大亮点。

国家速滑馆“马鞍形”索网屋面设计 图片来源:北京冬奥组委

亮点1:1.2 万平方米全冰面设计

国家速滑馆采用亚洲最大的全冰面设计,面积达12000平米。其中包括三条400M速度滑冰比赛道、一条速滑比赛练习道、一块60X30M多功能冰场(短道速滑模式)、一块61X31M多功能冰场(冰球与花样滑冰模式)以及一块活动冰场,通过对每一块冰面单独控温,可同时满足速度滑冰、短道滑冰、花样滑冰、冰壶、冰球等五大类冰上运动项目的竞赛及大众使用需求,使整个场馆实现“同时运行、不同使用”。

亮点2: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设计

国家速滑馆设计高度33米,主场馆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外幕墙由3360块幕墙玻璃拼接而成,依照冰和速度结合的设计理念,沿着场馆外墙曲面由低到高盘旋而成的“冰丝带”,犹如速度滑冰运动员在冰面上高速滑动留下22条风驰电掣般的轨迹。国家速滑馆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体育场馆,长跨约200米,短跨约130米,采用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结构的用钢量约为传统屋顶的1/4,节约钢材约1100吨,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255吨。

亮点 3:二氧化碳直冷制冰技术

国家速滑馆获得绿色建筑三星级评价标识,在奥运会历史上首次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这是目前世界上最为环保的制冰技术,它的碳排放趋近于零;同时作为先进的制冰技术,其冰面温差可控制在0.5℃以内,可确保在赛时期间为运动员

提供高标准的竞赛场地。此外,国家速滑馆制冷产生的余热回收可用于运动员生活热水、融冰池融冰、冰面维护等,每年可节电180万度。

亮点 4:智慧场馆

为实现场馆智慧化,国家速滑馆在设计、施工、运营管理阶段,利用物联网和大数据信息技术,引入全新的“智慧运维系统”和“定位导航系统”,就像给场馆配备了一颗精算“大脑”,既可以为运动员提供计时、计速和计圈的训练服务,也可以为观众等各客户群提供手机定位导航服务,通过导航提供到达目的地的最佳路径。此外,机器人问路、无人售卖车以及虚拟冰雪运动等多种新科技成果也将为观众提供更方便、快捷的观赛体验。

图片来源:北京冬奥组委

赛后利用:打造区域冰上运动中心满足冰上运动竞技需要

国家速滑馆作为国际滑联卓越中心,将常年承办或主办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壶、冰球以及班迪球等各类国际专业赛事和国内冰上赛事。同时,将作为国家队和各级运动队的训练基地,提供专业的冰上训练场地设施,培养专业人才。

满足大众冰上运动需求。赛后,国家速滑馆将分区域向市民开放,针对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开展各类喜闻乐见的冰上运动项目。通过针对不同项目分区域、分标准进行制冰,可接待超过2000名市民同时开展速度滑冰、短道速滑、冰球、冰壶、花样滑冰等各类冰上运动。此外,将开展冰上运动培训和课程,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冰雪运动需求,为国家未来冰上运动发展储备力量。

国家速滑馆除了能满足各类冰上运动需求,还能为各种文化休闲活动提供综合性场地,并将致力于打造成为集“体育赛事、群众健身、文化休闲、展览展示、社会公益”五位于一体的多功能冰上中心,与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体育馆等共同组成标志性的奥运场馆集群,成为北京市新的城市地标之一。

扫码加蝌蚪五线谱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