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文字传播科学知识来抗疫
用文字传播科学的知识。
“谢谢你,‘打怪’的叔叔阿姨”青少年原创科普作品有奖征集活动获奖作品。
2020年的开局非常不一般,估计没人能想到是一场疫情开启的,更没有想到持续时间还很长。
新型冠状病毒是传染性很强的一种病毒,为了防控病毒,国家号召我们大家“少走动,少出门,少聚会”。我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学生,现代文明社会的公民,自觉禁足在家。
在抗疫的过程中,医护工作者、军人、警察、志愿者等,都是最美的逆行者,我虽然不能和他们比,但我也做出了我的一份贡献——用文字传播科学的知识。
新冠病毒的携带者是野生动物,在我们的社会上就有一批人追求野味,导致了病毒传染给了人类,同时还对野生动物的数量急剧下降,导致了生态破坏。
因此,我连续写了三篇日记:《600年前,李时珍就说:“蝙蝠有毒”》、《竹鼠:怎么轮都是野味》、《600年前,李时珍还说:“穿山甲有毒”》。三篇日记,我不但讲述了动物的知识,也讲述了追求野味的坏处,奉劝大家放弃追求野味,保护自己,也保护野生动物。三篇日记,我发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后,每一篇的阅读量都在700次左右,并还被转载。
其次,新闻报道说,我们的一线的抗疫医护人员防护物资急缺,对他们的健康安全是一个很大的威胁。经过认真学习和思考后,我写了一篇日记《疫情暴露出国家储备的一个弱点:缺失卫生战备物资》,建议我们国家未来要将卫生用品作为战备物资来储备。
第三,在疫情期间,口罩、消毒液、红外线体温计成为了抢手货,很多人都买不到。国家号召企业加班加点,增加生产线来生产防疫用品,但大家还是买不到口罩。就针对这些情况,我写了一篇日记《扩大了生产,你为什么还买不到口罩?》告诉了大家,口罩是如何生产的,生产流程是什么?
第四,长时间在家禁足,心理会很烦躁。我选择了绘画来纾解我烦躁的情绪,并写了四篇日记《疫情时期用画笔记录》、《用画笔画一只葫芦(呼噜)》、《待到疫情结束时 春回大地绿》。建议大家转换注意力,缓解禁足在家的坏情绪。
虽然,我不能去一线做出抗疫的贡献,但居家的我也做出了抗疫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