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新冠病毒可能有效的新药:瑞德西韦的“前世今生”
目前尚没有明确的抗病毒的药物可以针对本次的新型冠状病毒。根据国家第五版诊疗方案的推荐,目前可以使用的药物有α-干扰素雾、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利巴韦林等。
〖“抗击疫情,我们在行动”原创科普作品全民征集活动TOP50优秀作品展示〗
很多人跟我差不多,这段时间只能一直的憋在家中,甚是无聊,想吃火锅,想喝奶茶,想约小伙伴,这么简单的愿望都没法实现!
其实这些事情的发生都是从一只蝙蝠开始,逐渐演化成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简称NCP)疫情,而且现在疫情还在继续当中。疫情的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到底有没有针对病毒有效的治疗药物呢?
答案依然是:目前尚没有明确的抗病毒的药物可以针对本次的新型冠状病毒。根据国家第五版诊疗方案的推荐,目前可以使用的药物有α-干扰素雾、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利巴韦林等。
一、 新型冠状病毒是个什么鬼?
据目前的研究所知,造成此次疫情的病毒被命名为COVID-19,属于β属的新型冠状病毒,有包膜,与SARS-CoV和MERS-CoV相似,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常为多形性,直径60-140nm。目前研究显示与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bat-SL-CoVZC45)同源性达85%以上。
图1病毒的基因结构
二、 值得关注的可能有效新药—瑞德西韦(Remdesivir)
针对COVID-19,大量体、内外研究在进行,其中一个很特别的药物就是瑞德西韦,值得关注。
图2 瑞德西韦结构
所谓特别是因为瑞德西韦并不是国内已经上市的药品,甚至国外也尚未上市,属于正在研制的国际新药。
三、 瑞德西韦如何进入公众的视野?
在美国收治的一例新发冠状病毒所引起肺炎患者中,第六天的影像学检查表明其所患肺炎为非典型肺炎,并且多个部位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被认定为严重肺炎。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医生们采取了“同情用药”的方法(所谓同情用药对于当下处于危及生命的情况或病情严重的患者,如果无其他有效疗法选择,可在不参加临床试验的情况下使用尚未获批上市的在研药物。)使用了一种尚在研发中的药物——瑞德西韦。患者第七日早上使用此种药物,用药期间并未观察到不良事件的发生,患者第八日出现好转,逐渐恢复食欲。第十天,发烧停止,除咳嗽外,其他症状都已消失,而且咳嗽的严重程度正在减轻。
此病例报告一出,大家都 “沸腾”了,各种消息层出不穷:“病毒克星”、“治愈率96%的神药”。
瑞德西韦是在研药物,事实上并没有针对引起此次疫情的病毒COVID-19的临床研究数据。因此,这是在没有任何已获批准药物的的情况下,医生权衡了风险和获益后提出用药请求后进行的个案治疗。
四、 “瑞德西韦”未来可期吗?-希望
瑞德西韦是腺嘌呤衍生物的氨基磷酸酯前药(可以把它理解为具有抗病毒活性的一种核苷类似物),它的化学结构类似于已批准的HIV逆转录酶抑制剂。瑞德西韦在细胞培养物和动物模型中对MERS-CoV和SARS-CoV等RNA病毒具有广谱的抗病毒活性,并且已经在一项针对埃博拉病毒的临床试验中进行了研究。
瑞德西韦做为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其前景是好的,但就目前的疫情来说,是否有效缺乏临床的数据支撑,可能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也都未知,所以目前并不能作为治疗药物在方案中推荐。
可喜的是瑞德西韦的开发公司(吉利德科学公司)和中国政府合作,正在开展一项随机、对照试验临床试验,以确定使用瑞德西韦治疗COVID-19感染者是否安全、有效。试验于2020年2月初在武汉启动,预计2020年4月得出结论。
药师特别提示:
疫情爆发至今依旧在肆虐,需要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抗击病魔。然而面对没有特效药物的当下,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非常重要,因为新冠肺炎的治疗成功率很高,除湖北省,死亡率和流感差别不大。少外出、不聚会、戴口罩、勤洗手、不恐慌,注意休息,加强营养,适度运动,提高自身免疫力才是王道!
[1]刘哲. 别打扰,让“瑞德西韦”安静地试验[N]. 河南日报,2020-02-07(007).
[2]吉利德科学关于应对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CoV)的声明
[3]Therapeutic options for the 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73-020-00016-0
[4]Holshue, M. L., C. DeBolt, S. Lindquist, K. H. Lofy, J. Wiesman, H. Bruce, C. Spitters, K. Ericson, S. Wilkerson, A. Tural, G. Diaz, A. Cohn, L. Fox, A. Patel, S. I. Gerber, L. Kim, S. Tong, X. Lu, S. Lindstrom, M. A. Pallansch, W. C. Weldon, H. M. Biggs, T. M. Uyeki, and S. K. Pillai. "First Case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 the United States."NEngl J Med (Jan 31 2020). https://dx.doi.org/10.1056/NEJMoa2001191.
[5]Liu, W., J. S. Morse, T. Lalonde, and S. Xu. "Learning from the Past: Possible Urgent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ptions for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s Caused by 2019-Ncov."Chembiochem (Feb 5 2020). https://dx.doi.org/10.1002/cbic.202000047.
[6]Wang, M., R. Cao, L. Zhang, X. Yang, J. Liu, M. Xu, Z. Shi, Z. Hu, W. Zhong, and G. Xiao. "Remdesivir and Chloroquine Effectively Inhibit the Recently Emerged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 in Vitro."Cell Res (Feb 4 2020). https://dx.doi.org/10.1038/s41422-020-02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