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药新用!关注“明星药”磷酸氯喹用药安全
2月18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新版方案将磷酸氯喹纳入治疗试用药物。上市70年的老药磷酸氯喹一时成为了“明星药”。
〖“抗击疫情,我们在行动”原创科普作品全民征集活动TOP50优秀作品展示〗
2月18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1],新版方案将磷酸氯喹纳入治疗试用药物。上市70年的老药磷酸氯喹一时成为了“明星药”。
“磷酸氯喹是什么药?”、“为什么可以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如何安全使用?” ,我们对于这个“明星药”面临新的挑战,让我们来重新认识一下这个老药吧。
一、 磷酸氯喹是什么药?
磷酸氯喹是一种抗疟药物,最初用于控制疟疾症状和治疗肠外阿米巴病,在临床上已经使用70多年了。后来发现氯喹有免疫调节活性,被用于治疗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但随后出现的羟氯喹在药理作用上与氯喹相似,安全性更好,因此氯喹逐渐被羟氯喹取代。
二、 磷酸氯喹为什么能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2003年非典期间,国外有研究发现[2]:氯喹可有效预防和阻止SARS病毒在细胞中的复制。因SARS病毒和新冠病毒是对“姊妹花”。武汉病毒研究所实验结果表明,氯喹能够有效抑制新冠病毒[3]。其抗新冠病毒的药理学机制:1.通过抑制冠状病毒与人体细胞ACE2受体的结合,抑制病毒的侵入。2、其为一种碱性化合物,可提高内体pH值,能阻断冠状病毒、逆转录病毒等pH依赖性病毒的复制。3.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抑制TNF-α和IL-6的产生和释放,可减少免疫病理性损伤[4]。
三、 如何安全使用磷酸氯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1、 警惕氯喹不良反应[4]
氯喹的常见不良反应是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泻、各种皮疹等。
(1)心脏骤停是氯喹的最严重不良反应。
氯喹的心脏毒性与血药浓度有关。≥20mg/kg/日即可引起毒性反应,≥30mg/kg/日可以致死。
(2)眼部病变是氯喹的最主要的不良反应。
氯喹可以由泪腺分泌,并由角膜吸收,在角膜上出现弥漫性白色颗粒,停药后可以消失。长期服用或大剂量服用,氯喹可致视网膜轻度水肿和色素聚集,出现暗点,影响视力,而且常为不可逆。
2、 禁忌症和相对禁忌症
根据广东省发布的《磷酸氯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专家共识》[5],氯喹的禁忌症和相对禁忌症如下:年龄<18岁或年龄>65岁、 妊娠期、明确对4-氨基喹啉类化合物过敏、有血液系统疾病、慢性肝、肾疾病并达到终末期、心律失常或慢性心脏病、已知患有视网膜疾病、听力减退或听力丧失、已知患有精神类疾病、皮肤疾病(包括皮疹,皮炎,银屑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因原有基础疾病必须使用洋地黄类药物、保泰松、肝素、胺碘酮、大环内酯类、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药物的患者。
3、 临床应用注意事项[5]
(1)用药期间需隔天监测血常规,如白细胞进行性减少,贫血和血小板减少进行性加重,则减量或停药,并密切监测血常规。
(2)治疗前需常规做心电图检查,治疗第5、10天监测心电图,注意QT间期,如QT间期延长或者出现心率减慢,注意减量或停药。
(3)治疗中常规询问患者视力变化,若出现视力减退应减量或停用。
(4)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精神心理状况,如出现精神异常或者精神抑郁等,注意减量或停药。
4、 注意给药剂量
磷酸氯喹口服半衰期长达5-60天,半衰期中位数在21-30天[6],武汉病毒所通报,氯喹在成人中的致死剂量为2~4g,而且是急性致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1]》磷酸氯喹的常规推荐剂量是一次500mg,一日两次,疗程不超过10天。该方案的治疗日剂量过大,疗程过长很有可能导致体内残留剂量超过致死剂量。羟氯喹和氯喹的核心结构均为扁平芳香核结构,作用和机制几乎一样,根据柳叶刀报道500mg的氯喹与800mg的羟氯喹等效[7],有文献报道羟氯喹每日给药800mg可治疗抑制HIV1病毒[8,9]。因此,我们建议用羟氯喹代替氯喹,其治疗新型冠状病毒具体每日剂量仍需更多临床研究。
就像钟南山说的“磷酸氯喹仍不是特效药,但对治疗有帮助”,需要进一步在临床中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临床使用中应根据药物特性,并结合患者情况谨慎选用,切勿盲目滥用。考虑其安全性,我们建议用羟氯喹代替氯喹,也许它可能带来新的奇迹,
参考文献:
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
2. Keyaerts E, et al. In vitro inhibition of severe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bychloroquine. BiochemBiophysResCommun, 2004. 323(1): p. 264-8.
3. Wang Met al.Remdesivir and chloroquine effectively inhibit the recently emerged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 in vitro. Cell Research, 2020.
4. 药评中心:氯喹,在新冠肺炎治疗的注意事项!
5. 广东省《磷酸氯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专家共识》
6. Julie Ducharme J Farinotti R Clinical Pharmacokinetics and Metabolism of Chloroquine Clinical Pharmacokinetics volume 31, pages257–274(1996).
7. Savarino, Andrea, et al. “New Insights into the Antiviral Effects of Chloroquin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vol. 6, no. 2, 2006, pp. 67–69.
8. Sperber K, Louie M, Kraus T, et al. Hydroxychloroquin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type 1. Clin Ther. 1995;17:622–636.
9. Sperber K, Chiang G, Chen H, et al Comparison of hydroxychloroquine with zidovudine in asymptomaticpatients infected with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 Clin Ther. 1997;19:913–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