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冠病毒疫情:360度认知奥司他韦

作者:陈鑫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来源:蝌蚪五线谱发布时间:2020-03-16

奥司他韦是一种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作用机制是阻止病毒由被感染细胞释放和入侵邻近细胞,减少病毒在体内的复制,对甲、乙型流感均具活性。

〖“抗击疫情,我们在行动”原创科普作品全民征集活动TOP50优秀作品展示〗


流感又称流行性感冒,是人类面临的主要公共健康问题之一,一般可引起伴有发热的急性呼吸系统疾病,起病急剧,大多可自愈,但是在重症感染或引起并发症时则需要住院治疗;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主要为老年人、年幼儿童、孕产妇或有慢性基础疾病者;少数重症病例可因呼吸或多脏器衰竭而死亡。对于因流感去过医院的朋友们,奥司他韦这个药肯定是不陌生的。

最近,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所引发的疫情闹得人心惶惶,相信大家要问了:“既然奥司他韦可以抗病毒、治流感,那对于新冠病毒是不是也有效果?”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由药师带领大家360度了解一下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老朋友!


一、 奥司他韦的身世和家族

奥司他韦是一种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作用机制是阻止病毒由被感染细胞释放和入侵邻近细胞,减少病毒在体内的复制,对甲、乙型流感均具活性。在我国上市的有两个品种,即奥司他韦(Oseltamivir)和扎那米韦(Zanamivir),而最近在日本等部分国家被批准静脉使用的帕那米韦(Peramivir)和那尼纳米韦(Laninamivir)目前在我国还没有上市。

大量临床研究显示:奥司他韦可以有效缓解流感患者的症状,缩短病程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节省医疗费用,并有可能降低某些人群的病死率,特别是在发病 48 小时内早期使用。与此同时,奥司他韦对流感也有预防的作用。


二、 对抗新冠病毒,为何没有推荐它?它对哪些病毒有效?如何使用?

对于新冠病毒的治疗,国家发布的第五版诊疗方案中并没有推荐奥司他韦。原因是:奥司他韦为选择性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而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罪魁祸首——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神经氨酸酶,所以奥司他韦对它自然就无效了。

奥司他韦对哪些病毒有效呢?目前来看,它主要还是针对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等具有不错的效果,适用于治疗和预防流感。因此,对于平时的季节性流感尤其是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奥司他韦仍然是不错的选择。在治疗流感使用时,成人每日2次,每次75 mg,连服5天,尽量在症状出现2天内开始用药。而预防用药时可每日1次,每次75 mg口服,持续4~6周。儿童用药的剂量需要依据说明书进行调整。


三、 对于特殊人群,服用时有特殊要求!

对于对奥司他韦过敏者应禁用。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对慢性心脏疾病、慢性呼吸性疾病、免疫缺陷患者也应慎用。老人或其他慢性疾病患者等特殊人群,服用的时候也得长个心眼儿,咨询医生和药师。儿童使用也应谨慎。有报告显示:服用奥司他韦,尤其是儿童,可能增加自我伤害、短期意识混乱等风险,应加强对服药者行为的监测,如出现行为异常迹象,立即就医。此外,严重的肾功能不全者也应慎用,尤其是严重肾衰竭需定期进行血液透析和持续腹膜透析的患者则不宜使用。对肌酐清除率小于30 ml/分的患者,需要做剂量调整。


四、 警惕药物相互作用,避免伤害或无

使用药物是为了缓解症状、追求健康。因此,我们要避免因为药物的相互作用而导致药物作用减弱或毒性增加。同服丙磺舒可使羟基奥司他韦肾清除下降50%,半衰期延长2.5倍,导致药物蓄积而中毒。除临床需要,在使用减毒活流感疫苗2周内也不应服用奥司他韦,在服用奥司他韦后48小时内也不应使用减毒活流感疫苗。

奥司他韦和其它药物相互作用研究并不多,我们应该避免联合其他药物的应用,防止加重身体代谢负担以及未知的相互作用对身体造成伤害。必要时咨询药师或医生。


五、 奥司他韦也有不足,注意监测毒副作用!

常言道:“是药三分毒”,奥司他韦也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因此我们也应注意监测,出现较为严重的症状时停药并及时就医。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腹痛、头痛、头晕、失眠、咳嗽、乏力等,偶有皮疹、过敏反应和肝胆系统异常。


药师重点提醒:

1. 奥司他韦是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和预防流感,切记:对新冠病毒无效!

2. 奥司他韦预防和治疗流感有不同的用法、用量和疗程,儿童剂量需要个体化!

3. 奥司他韦并不是神药,特殊人群要注意慎重使用;对于出现的不良反应、毒副作用,严重时及时就医;

4. 不要盲目地联合用药,中西药合用的研究很少,必要时咨询药师或医生!

5. 面对当前的新冠病毒疫情,“少出门、勤洗手、戴口罩、勤通风、适当运动、加强营养、充足睡眠”无疑是最简便、最经济、最有效的预防手段。


参考文献

[1] 流行性感冒诊断与治疗指南(2011年版)[J].社区医学杂志,2011,9(05):66-74.

[2] 龚晓明,许激扬,丁玉林.抗流感病毒新药——神经氨酸酶抑制剂[J].药学进展,2002(05):266-270.

[3] “新冠肺炎40问:从诊疗方案到临床实操”——《中国医学论坛报》

[4] 陈吉生.新编临床药物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5] 张庆宪.常用新药精汇手册:[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扫码加蝌蚪五线谱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