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小勉的信

来源:发布时间:2017-04-17

   1  亲爱的小勉,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坐上了飞向远地轨道的“纸鸢”号飞船。这封信的扫描件会通过地面邮政寄送给你,希望你收到的时候不会太迟。  你也许会感到意外,我是谁?  你不需要知道我的名字,也不用知道我是谁。我知道你在报社的工作很忙,尤其 ...
timg (5).jpg     1  亲爱的小勉,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坐上了飞向远地轨道的“纸鸢”号飞船。这封信的扫描件会通过地面邮政寄送给你,希望你收到的时候不会太迟。   你也许会感到意外,我是谁?   你不需要知道我的名字,也不用知道我是谁。我知道你在报社的工作很忙,尤其作为记者,你要采访很多人,不可能把采访对象一一记在心里。何况距离你在航天学院训练中心的采访已经过去了三个月的时间,就算我此刻站在你面前,你恐怕也不会有印象。   不过不要紧,我没有机会站在你面前了。   我还记得那一次的采访,你笑着问我,纸鸢是什么意思,难道是说开飞船就像放风筝一样吗?我也笑着回答你,没错,就是像放风筝一样。小勉,现在我想对你说声抱歉,因为我隐瞒了那个真正残酷的答案。“纸鸢”的意思,不仅仅是放风筝,当我飞出大气层外,将没有足够的燃料可以返航--断了线的风筝,就再也收不回来了。   这才是“纸鸢”这两个字真正的含义。   我不忍心告诉你这个残酷的答案,也不能告诉你,这一切在当时都是机密。如果公众知晓了这个计划内容的话,他们绝对会阻止这一次行动,并且以“文明”的名义。诚然,人类文明已经在地球上繁衍了几千年,人性和道德成为了人们心中至高的信仰,仿佛地球这颗放在宇宙里如同砂砾一般的星球,因为包裹了人性而显得闪闪发光,与众不同。我不能说这是错的,但我们不能以人类的情感,来揣度整个宇宙的法则。   宇宙法则是残酷的,就像我们人类发展到今天,科技却达到了临界点--由于种种现实条件的制约,基础物理学研究已经有五十年没有突破了。我曾听那些研究微观物理的科学家哀叹过,无论是对撞实验还是透射观察,“粒子”都已经是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的极限,无法再往下深入一步了。人类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瓶颈。   很多人认为,这已经就是科技能达到的终极了。凭借人类的智慧,我们对宇宙的了解只能停滞在这个程度。   但是,伟人说过,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最终找到了一个打破瓶颈的办法,只是这个方法过于离经叛道,泄露出去的话势必会引发社会恐慌。   所以,这个计划是完全保密的,就连我也一样,直到我被确定为纸鸢号唯一航天员的时候,才知晓了计划的全部内容。这或许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胆的一个举动了,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亵渎了上帝。当我知晓了这个疯狂的计划后,犹如遭受了一记重锤,灵魂都被击碎了,在体内散落一地,就连正午时分的太阳,都变得黯然无光。小勉,你知道吗,那天你来采访的时候,我的心里本来隐藏着冰冷的秘密,但看到你像月牙一般笑弯的眼睛时,却顷刻间融化了。这种感觉很奇妙,我不知道你有没有体验过,我不再惧怕这世间的任何事情,就连余下短暂的时光也变得美好起来。谢谢你,是你让我在接下来三个月的训练时间里摆脱了恐惧和不安。   我要了你的名片,却没有给你打过电话。我不想去打扰你,毕竟我剩下的时间不多了。   我知道纸鸢号的发射,算不上什么大新闻,顶多能在报纸上占据一个豆腐块的位置,然后就被其他陆续发生的新闻所湮没,过不了多久,就会被彻底遗忘。因为这个计划太过于大胆和荒唐,没人知道它是否会成功,就连我们航天中心的人也不抱什么希望--但探索未知本来就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欲望,不是吗?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机会,那帮科学疯子们都想试一试。   如果计划侥幸成功了,当消息传回地球时,你就会知道我的名字了。   此刻的你,一定充满了好奇--不是对我,而是对纸鸢,这多少让我有点伤心。不过我能理解,作为记者,你一定充满了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从这一点上来说,咱俩还是有共通之处的。写到这里,我忽然有些后悔,恨自己当时没有勇气约你出来,哪怕只是打个电话,听听你的声音。   而这个机会永远也不会有了,因为纸鸢号无法返航,它另一半燃料的位置被当量为140万吨的核弹所占据了。当它在外太空爆炸的时候,我将想着你的音容笑貌永远泯灭在宇宙之中。   或许,如果那一天你幸好抬起了头,能看到天边绽放的焰火。   祝好。   2018年7月12日。    2  我从失重状态下醒来,又一次梦到了你,亲爱的小勉。   你肯定想不到,我是以一种什么姿势在给你写信,如果你看到,一定会笑掉大牙的。很多人都想体验失重的滋味,相信我,这感觉糟糕透了。就像臭豆腐好吃,但你连着吃一个星期的话,肯定生不如死。   我刚才还想着自拍一张照片给你传过去,不过考虑了一下,还是算了,如果注定要让你以这种方式认识我,照片实在是没什么意义。你不知道我是谁,那样会更好,或许你会记得更深。当你垂暮之年,坐在躺椅上无所事事仰望天空的时候,说不定还能想起曾经有个不知道姓名的暗恋者,在百万英尺的高空给你写过信。   字迹有些潦草,你就忍了吧。   按照北京时间,现在是深夜十一点二十分,此刻的你,一定是在睡梦中了吧。我在的地方,跟梦境也差不多,到处是漆黑一片,深邃无垠。是的,我已经飞出了大气层,正在远地轨道上游弋。我还没有得到下一步明确的指令,是否应该启动计划。   事情有些变故,计划的内容泄露出去了,当然,你是不会知道的,能够知晓这些内情的,也只是几个重要国家的高层。这项计划一旦启动,其后果非同小可,大国间已经开始了博弈,都想在最大程度上争取自己的利益。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可能要在远地轨道上多游弋一些日子。   其实,我根本不关心那些大国之间的博弈,不管是谁占了上风,最后受苦的都是老百姓。小勉,140万吨当量的核弹,你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吗?它相当于投在日本广岛上的那颗原子弹的300倍。它爆炸产生的能量将会半永久性的改变地球磁场,破坏掉三分之一的近地轨道卫星,更要命的是,它会使地球应对宇宙射线的“保护伞”受到重创,从而在短时间内遭受大量辐射。自然环境将受到多大的破坏?多少人将因此流离失所?没人知道。   那些在博弈的大国高层们,肯定也不会在意这些。他们在意的,是更为具体的政治利益。   小勉,看到这里,你肯定以为我疯了。是的,我是疯了,参与这个计划的所有人都疯了,虽然在目前的太空环境下,我能够成功启动核装置的几率不到10%!核弹的爆炸过程十分复杂,并不像子弹射出枪膛那么简单,在未爆炸前,任何一块核燃料的体积都小于临界值,这使它处于静默状态,而一旦临界值被打破,核裂变将迅速开始,原子分裂时释放出许多中子,这些中子又会击破别的原子,产生更多的中子,依次延续下去,才能产生一次完美核爆,这个过程,叫做“链式反应”。但是,在地球之外的真空状态下,谁都不知道能否发生链式反应,或者,链式反应有可能随时中断。   也就是说,我很有可能无法唤醒这些核弹,而只是带着它们一圈一圈的游弋在远地轨道上,直到生命的终结。   一旦核弹启动失败,我和纸鸢号就失去了任何的价值,将彻底被世界所遗忘。我这次赴死的行动,也只是你采访报道中的一次例常的“航天载人实验”。   但是,哪怕只有不到10%的几率,也值得让我拿生命来作这一次赌注。因为这将是我们人类走进未知领域的重要一步。如果这个计划真如预设般那样成功了,你将会见到造物主。   没错,我说的是造物主,那个构建了我们一切的存在。   如果我在地球上说出这些话来,可能会分分钟被送进精神病院的吧,但我在纸鸢号上,这一切绝不是个笑话。   小勉,我马上就要迎来自己最终的宿命,要么在壮丽的绽放中烟消云散,要么怀着对你的思想,终生沉默地游弋在远地轨道上。   这是我自己的选择,我不后悔。我最大的希望,就是你能幸福快乐的生活下去,圆满地过完此生。   祝好。   2018年8月2日。    3  刚才收到了总部传来的信息,说几个大国之间的博弈已经进入了最后阶段,马上就要尘埃落定了。也就是说,我很快就要执行最后的计划了。   不知道为什么,我很忐忑,就像第一次走进高考教室时那样,整个人都很不安。在这种情况下,我尽力回想着平生经历中最美好的画面,可最后想到的都是你,小勉。   我很后悔,临出发前没有要一张你的照片。现在,我只能在脑海里回忆着你的模样。可是,就连这回忆,也在慢慢的模糊了。   有人说过,当你想不起她的样子,那就回忆一下和她共度的那些时光。   可是我跟你共度的时光,也只有你在航天学院训练中心采访我的那个片段,前后加起来,也不过半个小时的时间。那半个小时,对于你来说只是工作,而对于我来说,却几乎凝固了整段生命。   如果时间可以倒转,让我重回到那半个小时里去,也许我会鼓起勇气约你下班后去喝个咖啡,或者看个电影什么的吧。哪怕能触摸一下你的发丝,我也心满意足了。   我相信你收到我的信后,肯定会抬头望向天空,希望发现我的位置。可你是看不到我的,我比你在晚上能看到的最远的闪烁的卫星还要遥远。从地球上遥望太空,那是很美妙的,夜幕如此广袤,星辰如此浩瀚,总是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但是,当你置身其中的时候,就会发现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有趣。   舷窗外,是漆黑一片的夜空,像是看不到底的深渊。我已经在远地轨道上游弋了将近二十天的时间,没人说话,没人交流,简直枯燥到了极点。通讯设备除了能接收到总部的信息之外,没有其他任何的讯号,但我还要保持24小时开着,听着里面传来的一成不变的噪音。我感觉自己就像躺在荒漠里的一枚砂砾,在静待天荒地老。   十个小时前,我目睹了一次流星飞入近地轨道产生的燃烧,很绚烂,划出了一道耀眼的火线,但很可惜,我并没有心潮澎湃的感觉。   除了你,小勉,我对这世间再无留恋。   哪怕我即将启动人类历史上最为壮烈的一次爆炸,打破宇宙给人类文明设下的禁锢,我也没有觉得自己有多么伟大。跟造物主比起来,我们都太过渺小了。   记得当时在训练中心采访的时候,你笑问过我,这次纸鸢号的发射,是不是为了寻找外星人。我知道,你是在开玩笑,一艘只能飞行到远地轨道的飞船,连太阳系都出不去,有什么资格寻找外星人?但是,当时我还是心里一惊,因为我们一直以来都在寻求外星文明的呼应,可不管我们向宇宙里发射多少讯号,都得不到任何形式的反馈,科学家们将之称之为“宇宙大静默”。   有人说,这是正常的,或许根本就没有什么外星人。但仔细地想一想,这其实是十分反常的,这反常的原因简直让人毛骨悚然--就像你呆在一个偌大的房间里,却发现不了一丝灰尘,那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这个房间被人打扫过了。   我们这个宇宙,就是被打扫过的宇宙。   所以,宇宙越是静默,越是说明有外星文明的存在,并且是一个高度发达的神级文明。因为这个文明的存在,才遏制了其他文明的发展,所以宇宙才会出现静默的状况。我不想这么说,但事实恐怕就是这样--宇宙不是我们的宇宙,而是它们的宇宙。   它们为什么要留下人类?我们无从得知,或许,人类只是在不被注意的偏僻角落滋生出来的灰尘,随时都会被抹去。   就算为了我们自己的命运,科学家也从来没有放弃过探索它们。而最让人困扰的是,它们是什么样的生命形态?生物学家们普遍认为,无论它们是碳基生命还是硅基生命,肯定都已经进化到了抛弃“肉体”的程度,达到了纯能化,以能量的形式存在着。   听起来很匪夷所思,对吧?但这并不算什么,能量也会消泯,也有死去的那一天,这与神级文明的程度并不匹配。所以,霍金博士说它们为了确保自己能永久地存活下去,应该把自我数据存储在了遍布宇宙的载体之中,比如粒子。   能达到这种级别,应该无愧于神级文明的称号了。它们是把自己当做数据,把宇宙当做硬盘,存储了自我的存在。这已经是人类无法理解的形态了。   但是,硬盘就不会有损坏的那一天吗?既然是神级文明,肯定要像神一样存在着。   神是什么?   神是上帝,是真主,是造物主。它创造了我们的存在,给了我们这个客观世界,但同时又给我们设置了屏障,让人类的文明走到某一个高度时停滞不前。有人说,科学已死,但我们知道,这不是我们的问题,而是现实条件早已给我们规定好了能够观察到的极限。   也许这一切,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   就像法律约束你不能去杀人一样,我们人类对宇宙的研究,也受困于法则:力学定律,能量守恒,测不准原理,波粒二象性……正是无穷无尽的法则,制约了我们的发展,可以说,我们已经走到了法则能够容许的边界。然而也正是因为法则,这变化不息的宇宙,却具备恒定的规律,井然有序,循环不已,才让我们得以生存,才让我们得以观测。   这是一个矛盾体的两面。我们受困于法则,又得益于法则,可以说,法则决定了我们的一切。   但是,我现在要告诉你一个惊人的事实,从我们观测到的宇宙大爆炸时的微波背景辐射来看,这些法则,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   你肯定以为这种说法太荒诞了,但是小勉,相信我,事实就是这样。我们捕捉到了原始时期的光子,这些光子历经亿万年在宇宙中孤独地穿行,携带着天地创生之初的关键信息--就像给大爆炸后诞生的宇宙拍了一张快照。在那时根本谈不上什么规律和法则,到处是一片沸腾的粒子海洋,物质处于游离态,光速时快时慢,能量在不停的吞吐中诞生或消亡,既不稳定也不守恒。原初引力波的数据表明,那时的行星甚至没有自己的运行轨道,一切都糟透了,仿佛满屋子的无头苍蝇。   但有一点至关重要,这并不妨碍文明的诞生。   然而,在宇宙年龄到了15亿年的时候,这一切都改变了,在极短的时间内,宇宙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现有的法则和规律出现了,它并不是缓慢出现且逐渐演化成这样的,而是像一个胎儿那样,忽然就降生下来,开始主宰着整个宇宙的运行--还记得我刚才说过什么吗,这不是我们的宇宙,而是它们的宇宙。   没错,它们就是法则。   这才是真正的神的姿态,它们不屑于什么抛弃肉体纯能化,也不屑于寄身于粒子之中,而是做出了宇宙间最不可思议的事情,它们抛弃了一切,而化身为法则。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它们就存在于我们赖以生存的物理规律中,它们就存在于引力与光速中,存在于你的一呼一吸间,存在于1+1=2中。换句话说,我们无法利用法则找到它们,因为它们自己就是法则本身。   古人常说,神仙能够与天地同寿,亘古长存。看来这并不是一句妄言。它们已经与宇宙融为一体,只要宇宙不灭,它们就不会消亡。   自从它们化身法则之后,就规定了宇宙的一切,宇宙也从那时起开始变得有规律起来,换句话说,宇宙也只不过是执行了它们的意志。人类在法则中诞生,在法则中成长,又在法则中走到边界。其实,想想真的挺好笑的,我们就像一群被豢养在玻璃缸里的蚂蚁,慢慢摸索着前行,以为能到达大海星辰,但我们尽最大努力能够触摸到的,只不过是玻璃缸罢了。   小勉,我本不该给你说这些的,这些内容都是机密。也许是我在纸鸢号上太无聊了,想跟你说些掏心窝子的话,才不自觉地把这些东西都说给了你听。希望你不要受到这些东西的困扰,不要有情绪上的低落,毕竟,快乐的生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这是我唯一的期望了。   祝好。   2018年8月19日。    4  亲爱的小勉,我想,我们要永别了。   刚收到总部发来的消息,说几个大国已经达成了意见一致,计划照常进行,让我随时待命。   在这最后的时刻,我反而平静了下来,不再那么忐忑了。就像我小时候生病了,去打屁股针,护士拿着酒精棉球在屁股上擦啊擦的,那是最紧张的时候了,一旦针头捅进去,也就那么回事了,呵呵。   等待的时间是最煎熬的,尤其是思念的等待。小勉,我真后悔没有约你喝杯咖啡,或者一起看场电影。不过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也许就算你读了我的信,对于我的思念也无动于衷,让你感兴趣的,反倒是纸鸢号航行的真实目的。如果你真的这么想,我也不怪你,这世上最难得的,就是两厢情愿的感情,何况,我们仅仅只有过一面之缘。   或许在你看来,我的这场感情就像是一场儿戏,但只有我才知道,它是多么的真实。自从那场采访分别后三个月的日日夜夜里,你的笑容就像烙在我骨头上的印记,再也无法抹去。   我知道那场采访对你来说,只是工作,但我还是要请求你原谅我,没有对你说出纸鸢号航行的真实目的。现在,我随时会启动计划,保留秘密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如果它要被全世界所熟知,我希望你是第一个将它传播出去的人。   这就当是我为爱情做的一点努力吧。   你当时说的没错,纸鸢号的发射不是一次常规的载人航天实验,而是肩负着沉重的使命,它的发射,是为了打破现实世界给人类制造的牢笼。上一封信里,我给你说过,宇宙中存在着一个高度发达的神级文明,它们将自己化身为法则,化身为了这个宇宙运行的规律,它既让我们认识这个宇宙,又给我们设置了能够触摸到的边缘,它们就像琥珀一样,把人类这颗小小的砂砾裹在其中。   人类如果不想被锁死,就要打破这种禁锢。   小勉,我猜你已经想到了,纸鸢号真实的意图。但你无法确定,因为这听起来太荒唐了--我这次航行的目的,就是为了对抗造物主。它们既然已经化身为了法则,那么我要做的,就是打破这法则!   140万吨当量的核爆炸,产生的后果不仅仅是对地球的臭氧层和磁场造成的巨大破坏,它爆炸产生的高能量在真空中找不到有效的媒介进行释放,便会在瞬间产生一个强大的力场,任何经过这个力场的物质都会因为受到挤压而衰变,包括光。   光是宇宙中速度最快的物质,并且光速在真空中保持恒定,因为光子没有质量。而现在,我们就要赋予光子以质量。   没错,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改变“相对论四大定律”之一的“光速不变原理”!   从古至今,光是最神圣的,没有人能够改变光,光速恒定是事实,而不是结论,就像1+1=2那样,只有是什么,没有为什么。但是,我们今天要向这个为人类设下的魔咒发起冲击,打碎这无形的屏障!我们要用一场壮烈的爆炸,让光慢下来!   从此以后,“光速不变”将成为一个笑话,而一旦恒定的光速被打破,在它基础上所建立的物理法则将全盘崩溃,无论是相对论,还是热力学定律,牛顿运动定律,甚至量子力学,哈勃定论,都会出现集体式的坍塌,它们会像抽掉了支撑的积木一样,顷刻间分崩离析。   掌管这宇宙运行的法则和规律,将变得荒诞不经,任何为我们设立的屏障和制约,都会烟消云散!从此以后,人类再也没有任何约束,我们可以任由自我的意识而无限发展。   寄身于法则之中的神啊,这一次,我将亲手毁了它们。   这个宇宙,将结束“大静默”时代,不同种族不同生命的文明将如雨后春笋般冒起,在广袤的时间与空间里争奇斗艳。我们人类面对的,再也不是一个死气沉沉的宇宙,一个永远没有回应的宇宙,它将变得生机勃勃,充满活力,万类霜天竞自由。宇宙不再是某一个人的宇宙,而是所有人的宇宙!   现在,你知道我为什么当初不告诉你这些事情了。如果我当初就对你说了这些,你一定会以为我疯了。   但是,计划即将启动,你可以把这一切写在报纸上了。小勉,这条新闻会让你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最有影响力的记者的。我给你说这些,已经违反了保密协议,不过,这就当是我送你的临别赠礼吧。   只要你过的开心,我就满足了。   祝好。   2018年9月3日。    5  小勉,这是我写给你的最后一封信了。   总部的命令已经传来,我马上就要启动这些核弹了。现在,密码盘就在我的面前,只要输入既定的六位密码,这些核弹就会在一瞬间起爆。但是,我说出来一定有很多人想抽我--在这么关键的时刻,我输入了五位密码后,忽然不可遏制的想起了你,所以,我决定先停一停,给你写完这封信再说。   在这最后的关头,提起笔来,千言万语,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觉得百感交集。虽然马上就要走到终点,但我仍然不知自己的命运会怎么样。我也给你说过,在太空环境下,能够成功启动核装置的几率不到10%,而那90%的结果,就是启动核弹失败。就算核弹没有爆炸,我也无法返航,因为纸鸢号的能量很快就要耗尽了,届时将像断线的风筝一样,失去和地球的一切联系,只是在远地轨道上不停的游弋。直到自然消亡,或者是被哪颗流星撞成碎片。   那样的话,这次实验将很快被人类所遗忘,我的形象,也就定格在了你的那篇报道里。   不过,就算是10%的几率,我们也要试一试,不是吗?人类就是这么一个奇怪的物种,飞蛾扑火,对爱情也一样。   我忽然想起了印度圣经《薄伽梵歌》中的一句话:“我成了摧毁世界的死亡之神。”当然,这句话不是对人类说的,而是对神级文明说的。这个时候,比起人类,那些高高在上的家伙们更应该感到颤抖。   好了,小勉,永别了。不管怎么样,你一定要好好地活下去。如果有来生,我们再见。   祝好。   2018年9月8日。    6  小勉,我写下了这封信,却不知道应该寄给谁。   因为地球已经不在了。   那10%的几率应验了,我成功地启爆了核弹,然后在顷刻间灰飞烟灭。我只记得当时气浪冲天,一下子就把我吞没了,说句实话,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我是在一片尘埃中醒来的,地球碎片的尘埃。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颗蔚蓝色的星球已经消失不见,它被巨大的引力场撕成了碎片,像泡沫颗粒一样漂浮在宇宙里,另一部分则被火星所俘获,变成了围绕着它旋转的尘埃环。   它们告诉了我死后所发生的一切,以及地球分崩离析时的情景。是的,我见到了它们--确地地说,不是见到,而是知道……总之,这是一种人类从未有过的感官,我不知道怎么给你形容。   如果你还在的话,一定会想知道它们到底是什么吧。其实它们像人类一样,也很看重自己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之间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在核弹起爆的一瞬间,它们遭遇到了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灭顶之灾--这个种族在宇宙里安逸了太长的时间,几乎都要沉睡过去了,它们万万没有想到,尘埃一般的人类,会作出这般玉石俱焚的事情。来不及做任何预案的它们,只能仓促地在地球附近修改了物理常数:真空密度、光子质量、惯性定律以及熵增定律的系数设定都在一瞬间改变了,我们以为永远不会变的自然法则刹那间天翻地覆。如果地球上的科学家看到那一幕的话,他们一定会瞠目结舌的,但是,他们永远也看不到了,一系列物理常数的改变引起了引力波动,强大的引力场像掰橘子一样,顷刻间就将地球撕成了碎片。   它们仓促地逃过了灭顶之灾,却葬送了整个地球。但是,它们告诉我不必悲伤,因为地球是在刹那间毁灭的,所有的生命都没有遭受到痛苦。我不知道应该感到庆幸,还是悲哀。   我问过它们,人类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它们并没有回答我,也许,它们连自己存在的意义也没有搞清楚。它们只是告诉我,人类其实并不孤单,在宇宙中,还有许多像我们这样的生命,只是我们没有办法互相联系罢了。宇宙并不静默,只是我们聆听不到彼此的声音。   每个文明都有自己的屏障,连它们也不例外。它们给各个文明设定了屏障,只是想搞清楚自己的屏障是什么,就像人类拿着小白鼠做实验,其实是为了研究自己一样。宇宙成为了一个无限广袤的实验室,我们每个人都是实验品,包括建造了实验室的它们自己。   想一想,还真是觉得无趣。人类从诞生之初到现在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寻求自我存在的意义。但即使是造物主,也没有答案。   我的的确确是死了,却没有彻底死去--这是一种很奇怪的状态,我竟然还可以和它们交流。它们之所以将我保持在这个状态,是因为对我这一次自杀式的举动感到好奇。它们问我,还有什么遗愿,我说,我想给小勉再写一封信。   小勉,其实人生本就没什么意义,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我们要努力赋予它意义,不是吗?   我想,你一定会认同我的。   好了,不说了,时间到了,我已经决定要加入它们了,成为宇宙法则的一部分。只不过,我申请了一个新的定律:当一个生命深刻地想念另外一个生命时,对方便能感受到。   我不知道这是否是一个带有人类印记的法则,但我想全宇宙都会理解。   小勉,我对你的思念,将永远存在。   直到时间尽头。

扫码加蝌蚪五线谱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