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疆如何练就
来源:发布时间:2016-01-03
据了解,中国深圳的大疆现在占据着全球无人机市场70%的份额,在美国地区也是拿下了近一半的“蛋糕”。那么这一切究竟是如何炼成的?对此,《福布斯》杂志网络版近日撰文,详细披露了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疆”)创始人汪滔走过的艰辛创业路。汪韬说:我欣赏乔 ...
据了解,中国深圳的大疆现在占据着全球无人机市场70%的份额,在美国地区也是拿下了近一半的“蛋糕”。那么这一切究竟是如何炼成的?
对此,《福布斯》杂志网络版近日撰文,详细披露了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疆”)创始人汪滔走过的艰辛创业路。汪韬说:我欣赏乔布斯,但世上没有一个人让我真正佩服。
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霸主
今年4月,抗议者用汪滔制造的一架无人机,携带一瓶放射性废料降落于日本首相官邸楼顶;此前一个月,他开发的一架无人机还被犯罪分子用来向伦敦郊外 的一座监狱运送毒品、手机和武器。人们利用你的产品不断挑战法律和社会底线,这定会让大多数企业CEO如坐针毡,但这位主导全球无人机革命的低调的中国人 却并不担心。
34岁的汪滔说:“我认为这些并不是什么大事。”汪滔是大疆的创始人,根据市场研究机构Frost & Sullivan的数据,大疆在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份额达到70%。大疆随后用了一个早晨开发出一款软件更新,然后推送给旗下所有的无人机,它们在升级以后就不会再出现在华盛顿特区市中心周围15.5英里的区域内。“这件事本身没什么大不了的,”他说。
去年,大疆售出了大约40万架无人机——许多是其主力机型“大疆精灵”(Phantom)系列——今年的销售收 入有望突破10亿美元,相比2014年的5亿美元增长一倍。知情人士透露,大疆的利润已经达到1.2亿美元。在2009年和2014年间,大疆的销售额以 每年两到三倍的速度增长,投资者还相信大疆在未来几年仍然可以保持这种统治地位。
今年5月份,大疆从Accel Partners那里获得了7500万美元投资——知情人士透露该公司在这轮融资中的估值达到80亿美元左右。 大疆目前还在以100亿美元的估值实施新一轮融资,而持有公司约45%股份的汪滔的个人资产将达到45亿美元。得益于这笔交易,大疆的董事会主席和两位早 期员工预计也将成为亿万富豪。Frost & Sullivan分析师迈克尔•布雷兹(Michael Blades)说,“大疆开创了非专业无人驾驶飞行器(UAV)市场,现在所有人都在追赶大疆的脚步。”
成功案例实属罕见
一家公司的目标受众从业余爱好者变成主流用户,而且它在这一过程中还能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这种成功的案例在科技行业发展史上实属罕见。柯达用相机 征服了用户,而戴尔和康柏则以PC产品抓住了用户的消费心理,GoPro则用运动摄影机引领科技潮流。当亚马逊CEO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承诺将用无人机送货上门时,质疑者都抱着一种嘲讽的态度,但无人机正成为科技行业的“下一个大事件”。
无人机已在大规模用于商用:在今年的金球奖颁奖典礼上,无人机实时传送航拍画面;在今年4月份的尼泊尔7.8级大地震中,救援人员依靠无人机来绘制 受灾地区的地图;美国爱荷华州的农场主还利用无人机监测麦田;Facebook将利用自有无人机产品向非洲农场地区提供无线互联网接入;大疆的无人机还出 现在《权力的游戏》和最新一部《星球大战》电影的拍摄现场。
如今,大疆需要用更好、更便宜的无人机来不断巩固其在消费级市场的霸主地位,继续上演“大疆精灵”系列在2013年1月份初上市时的好戏——这款无 人机以679美元的价格迅速抢占了大量市场份额。在此之前,如果你想自己动手制造无人机,而且还希望质量能达到一定的水准,那么投入一般都得超过了 1000美元。
大疆目前也面临着诸多不利条件,比如说部分竞争对手的产品更便宜,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的官僚作风和保 守的思想。FAA全面禁止小型无人机的商用,而且不愿迅速推行对全行业有重大影响的政策。总部设在美国加州伯克利的3D Robotics就是大疆的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这家公司由《连线》杂志前主编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创办,其团队中包括一些被大疆裁掉的员工,例如大疆北美区主管科林•奎恩(Colin Guinn)。
奎恩对自己被炒鱿鱼忿忿不平,他将大疆比作“歌利亚”,又将3D Robotics比喻为“最终战胜歌利亚的大卫。”但是,奎恩的新雇主不仅仅是用“弹弓”与大疆进行对抗——3D Robotics的融资总额已接近于1亿美元。
除此之外,大疆还面临着法国无人机厂商Parrot(2014年销售额突破了9000万美元)以及中国本土众多山寨厂商的挑战,他们都渴望从规模不 断壮大的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分一杯羹。在今年的拉斯维加斯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数十家创立不久的公司在会展中心展示了他们的无人机产品。
霸主地位面临最大威胁
3D Robotics也是大疆继续主导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最大威胁。这家公司的总部设在加州伯克利,在一个四层楼高的办公室外的阳台上,3D Robotics的工程师们花了数十个小时对号称“大疆精灵杀手”的Solo无人机的系统代码进行测试。这款在4月份亮相的黑色无人机正绕着屋顶飞行,其 声音就像千只愤怒的蜜蜂集体发出的嗡嗡声。此时,3D Robotics CEO安德森在一旁解释说,如果说大疆创新是无人机行业中的“苹果”,那3D Robotics就是“安卓厂商”。
安德森很欣赏四旋翼无人机Solo的优雅和简易——这款无人机的设计灵感来自“大疆精灵”——他解释道,Solo无人机的关键因素是软件,而不是硬 件。与封闭的大疆操作系统所不同的是,3D Robotics的操作系统属于开放源,这就能够吸引开发人员和其他公司的兴趣,比如数十家正在用价格低廉的无人机削弱大疆优势的中国山寨厂商。(大疆向 凤凰科技表示,已于去年11月开放了DJI SDK,即软件工具开发套件。)
安德森表示,如果每个人都在使用3D Robotics的软件,那么控制这个市场的将是3D Robotics,而不是大疆。他说:“大疆刚开始创办时,制作无人机对我来说还只是一个业余爱好,大疆值得我们欣赏的一点是,他们曾经发展很快。现在我 们正在进攻他们的本土市场,因此我们正在玩着‘你追我赶’的游戏。”
3D Robotics已经从高通和SanDisk等公司那里获得了融资,从而为追赶大疆做好了资金准备,同时它还将大部分产能从墨西哥的提华纳 (Tijuana)转移到了深圳。奎恩如今是3D Robotics的首席营收官,他当前探索的销售渠道与在大疆的时候一样,并且还与GoPros达成了合作,将后者的摄像机整合到3D Robotics无人机上。
汪滔驳斥了3D Robotics所谓的成功几率。他说,“3D Robotics更容易走向失败。他们有钱,但我的资源更为雄厚,实力也更为强大。当市场规模很小的时候,我们都很弱小,但是我还会打败他们。”
在3D Robotics与大疆之间这场戏剧性的较量中,双方都面临着共同的挑战:改变公众舆论和软化监管机构的立场。 无人机既可以用来拍摄座头鲸活动和冰川坍塌的壮观视频,也可以被极端组织ISIS利用,或是被别有用心的人用来窥视邻居的浴缸。受法律保护的隐私权和安全 问题使得整个社会不能张开双臂迎接无人机时代的到来,因此,监管部门尤其是美国FAA迟迟没有作出切实可行的规定。“现在天空中没有无人机,这真是不可思 议,”安德森说,“当你们在谈论蓝天的机遇时,我们其实就看到了一个。”
努力维持市场主导地位
在深圳的办公室里,汪滔正畅想着消费级无人机行业的未来,但他的解释却不容易让人搞明白。汪滔说,自己现在就好像是在挥舞着一把有450年历史的日本武士刀,砍向一张倒霉的名片。他说,当武士刀将这张名片砍成碎片时,“日本的工匠在不断追求完美。中国人有钱,但是产品却很糟糕,服务亦是如此。如果要造出好产品,你必须付出更大的代价。”
大疆的产品要想达到汪滔所说的日本手工艺品的那种完美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汪滔公开承认,“大疆精灵”无人机“不是完美的产品”。据悉,有些机型 由于软件故障曾驶离了使用者之前设定的轨道。他承认,“我们确实需要改进,”并表示公司还将扩充员工数量。大疆的技术支持团队目前只有200多人。(大疆 向凤凰科技表示,核心研发团队已有约800人。)
汪滔还在处理形形色色的商业间谍活动。他断定过去两年涌现出来的一些国内无人机创业公司曾非法获取大疆的设计。汪滔还处理过两起内部员工泄密事件, 其中,一位离职的员工把他们的设计图带走并卖给了竞争对手。汪滔将深圳比作一个“狗咬狗的社会”,这种环境当然会对公司的发展不利。
在深圳,就像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走过的道路一样,随着制造成本的下降,无人机将会日益成为一种日用品。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分析师杰拉尔德•范•霍伊(Gerald Van Hoy)指出,无人机的价格肯定会下降,“有些精品会像以前一样退出市场。但是,大疆不会受到影响,因为他们已经巩固了自己的市场地位,并获得了用户的认可。”
汪滔不想与他人分享天空,随着无人机开始向农业、建筑业和地图等商业应用领域的扩展,他下定决心要保持大疆的市场主导地位。“我们当前面临的主要发展瓶颈是,如何快速解决各类技术难题,”他说,“你不能满足于眼前的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