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的开创者——冯如
来源:发布时间:2015-07-13
冯如字鼎三(1883-1912),广东省恩平县人。幼时,随亲戚赴美利坚共和国并在旧金山接受启蒙教育。1894-1904年中国发生一连串战争与随战争而来的不平等条约,冯如先生旅居美国纽约听闻后写下这一段文字:“是岂足以救国者,吾闻军用利器莫飞机若。誓必身为之倡,成一绝艺,以归飨 ...

冯如字鼎三(1883-1912),广东省恩平县人。幼时,随亲戚赴美利坚共和国并在旧金山接受启蒙教育。1894-1904年中国发生一连串战争与随战争而来的不平等条约,冯如先生旅居美国纽约听闻后写下这一段文字:“是岂足以救国者,吾闻军用利器莫飞机若。誓必身为之倡,成一绝艺,以归飨祖国。‘苟无成,毋宁死。’”,虽然只有1000美元,1906年起,他与黄杞、张南、谭耀能、朱竹泉、朱兆槐、司马璧如几位先生从一无所知到完成杰出傲人的工作,他们一起努力、共同奋斗,创下了举世震惊的工业工程的奇迹!1910年10月冯如先生赢得旧金山国际飞行比赛,创下当时最快、最高的世界纪录。1911年再次打破当年世界记录后回到中国,为中国科技工程师立下了崇高完美的典范,是中国第一位航天工程师。他同时还是一位电子机械工程师,与清朝末年初的詹天佑先生、…以至当代的郭永怀博士、…杨振宁博士、欧阳自远博士、朱经武博士…等,都并列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先驱者,都是我们中国各个不同科学领域的首席领导开创者。

1912年8月25日,在国内作飞行表演时,冯如先生不幸因飞机操纵系统失灵失事,身受重伤,又因救治不及时而牺牲。弥留之际,冯如先生仍心系祖国航空事业,吃力地把失事原因告诉助手,并勉励他们“勿因吾毙而阻其进取心,须知此为必有之阶级。”又嘱将其遗体葬于黄花岗,俾能与七十二烈士英灵长相做伴。
冯如先生在自己短暂的一生中,创下多项第一:他不仅是我国航空史上第一个飞机设计家、第一个飞机制造家、第一个飞行家,还是第一个革命军飞机长,第一个民办飞机制造公司的创办人。这足以说明,冯如先生是一名敢于探索、勇于担当,极富创新精神和进取心的先驱。冯如先生以其短暂的一生,做出了不凡的伟业。尤其是他所展示出的种种品格、精神,至今照耀着中国百年航空史。他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航空之父”,他之于中国航空,如莱特兄弟之于世界航空。对于今天的航空界,甚至对于当代的每一个国人来说,“冯如精神”都是一种不可忘却的至为珍贵的文化遗产。作为航空学子的我们,极有必要再次重温、重拾这种精神,因为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之一,也是号召和鼓舞今日国家航空事业再次腾飞的重要动力和旗帜。

冯如精神:“在最卑微的条件下还能创下科技工程师的最高典范,以别人认为不可能的科学命题为实践的导师,源自于对最基本的科学理论的质疑,最终走向现代工业工程的实际制作程序、与最新科学技术的探索,并真正能做到与实践我国传统知行合一的信念、向未知无人的领域发出中国科学发展的先声、同时还要追求完美与第一的最高境界。”
“这事就是因为别人办不到,对我们而言才有实践的价值。”这就是冯如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