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用又好用的AI应用,要这样用起来

“遇事不决,先问AI”,是否已经成为你的新选择? 需要灵感时,与AI进行头脑风暴;遇到难题时,向AI寻求帮助;准备面试前,用AI模拟面试官,优化求职策略……

“遇事不决,先问AI”,是否已经成为你的新选择?

需要灵感时,与AI进行头脑风暴;遇到难题时,向AI寻求帮助;准备面试前,用AI模拟面试官,优化求职策略……

图片


当前,国内AI人工智能应用大爆发。尤其是随着DeepSeek横空出世,各大平台积极拥抱DeepSeek,结合各自优势落地AI生态,带动AI快速渗透到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以前,面对多份信息杂乱的文件,阅读和归纳是个耗时耗力的工程。如今,AI能帮助我们分门别类归纳信息,还能把多个文件迅速整理成清晰直观的可视化图表,实现工作效率的提升。

比如,当我们想对比自己最近几年的身体健康状况时,只需要在腾讯元宝等AI助手中上传近年来体检报告的照片或文档,并输入“根据上传的报告文件,生成带图表的健康分析网页,要求如下……”等关键词,就能生成一段代码,“运行”后就能转化为清晰又直观的健康指标图表。

AI的普及,也让很多不会写代码的人能够开发出自己想要的小程序。例如,你只需要将希望掌握的单词用手机拍下来,再给AI提出制作互动式html页面的需求,它就可以帮你写出一串背单词小程序的代码。通过进一步对话,你还可以对自己的小程序进行功能优化和界面美化。

就连我们最常使用的微信搜一搜、腾讯文档、QQ浏览器、QQ音乐、腾讯理财通等产品,也都在春节后快速接入DeepSeek,推进人工智能在产品端的规模化落地。

当然,AI大模型的应用不仅仅在于生活场景中,更在于扎根产业场景,用“人工智能+”叩响新质生产力的大门。

比如在医学领域,全球首个重症医疗大模型“启元重症大模型”,可帮助医护人员在5秒内回溯整合患者病情,基于患者数字画像预测趋势并提供建议;

在能源领域,AI“流水线”平台通过搭建和训练专业模型,帮助新能源企业预判风机机组运行状态,实现预测性维护;

在金融领域,重庆农商行等金融机构通过腾讯云大模型知识引擎接入DeepSeek-R1,在智能投顾、理赔评估等场景大幅提升业务效率;

甚至在农村的田间地头,腾讯元宝正在教农民朋友尝试直播带货,学习“母猪的产后护理”等常识。

图片


“突飞猛进”的背后,依靠研发的“细水长流”“厚积薄发”。当前,加码AI正成为中国科技公司的共同选择。

从科技公司近期发布的财报可以看出:包括腾讯、阿里巴巴、拼多多、美团在内的多家互联网公司在科研方面可谓大手笔投入,其中重点方向当属大模型研发。以腾讯为例,财报显示, 2024年腾讯研发投入达706.9亿元,7年累计投入达3912亿元,AI战略进入重投入期。

作为腾讯自研的通用大模型,腾讯混元大模型已扩展至万亿级参数规模,接入公司内部超过700个业务和场景。腾讯元宝更是从2月13日以来,保持着“几乎日更”的频率迭代升级,完成 30 多次版本更新。

正如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所分析,AI大模型正跨过产业化落地的门槛,站上普及应用的全新节点;立足用前沿的技术,打造“好用的AI”,为用户提供有实效、有温度、可进化的智能产品和解决方案。

在深入推进“人工智能+行动”的指引下,中国科技公司正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生产生活紧密结合,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同频共振、双向赋能,激活产业升级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