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X+AI”的共生进化,浙江大学DeepSeek系列专题线上公开课第三季开讲

深入揭示DeepSeek如何突破算力与泛化天花板,探讨当机器开始理解物理规律、掌握社会协作时,人类应如何构建与之共生的新型文明契约。 自2025年2月17日起,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科研团队推出DeepSeek系列专题线上公开课,第一季围绕“DeepSeek技术的破圈”,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历史脉络与整体趋势,聚焦技术内核创新突破与应用,第二季以“产业望远镜”的视角,围绕“渗透与再生:大模型生态下AI+X产业新触角”大主题,探讨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模型技术,如何重塑重构行业运行规律。系列公开课收获了大量关注与支持,吸引千万网友云端共享共学。

深入揭示DeepSeek如何突破算力与泛化天花板,探讨当机器开始理解物理规律、掌握社会协作时,人类应如何构建与之共生的新型文明契约。


自2025年2月17日起,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科研团队推出DeepSeek系列专题线上公开课,第一季围绕“DeepSeek技术的破圈”,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历史脉络与整体趋势,聚焦技术内核创新突破与应用,第二季以“产业望远镜”的视角,围绕“渗透与再生:大模型生态下AI+X产业新触角”大主题,探讨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模型技术,如何重塑重构行业运行规律。系列公开课收获了大量关注与支持,吸引千万网友云端共享共学。


第三季系列公开课邀请来自浙江大学不同专业院系、专业大咖轮番开讲,深入探讨以DeepSeek为代表的智能模型如何为交叉学科提供支撑,在“X+AI”的共生革命中,传统基础学科的与人工智能技术如何解构与重组,实现双向进化。

第三季第一期预告

2025年4月21日(周一)19:30

图片


走进海洋人工智能的未来

报告嘉宾:马东方教授

浙江大学海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海洋大数据挖掘与智能控制。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浙江省“领雁”重点攻关项目1项及其他省部级以上课题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合作出版专著2部。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电子学会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电子学会进步二等奖1项。

报告摘要

人工智能与大模型技术正深刻变革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以DeepSeek为代表的智能模型为行业智能化提供核心支撑。本报告针对海洋领域环境动态性强、数据获取难、探索风险高等特性,简要概述大模型尤其是DeepSeek智能模型的基本工作原理,重点论述发展海洋人工智能的紧迫性,系统分析海洋探索的复杂性与人工智能赋能的新路径,并介绍浙江大学在海洋多模态数据处理、智能算法研发、海洋智能系统重塑等领域的技术储备与实践成果,为海洋强国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当艺术遇见AI:科艺融合的新探索

报告嘉宾:唐谈研究员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致力于探索多领域驱动的AI Agent设计与构建方法,思考人工智能与人类智慧的协同机制,组建AI古画色彩复原团队,部分复原成果获得央视等主流媒体报道。在人机交互/可视化/虚拟现实等方向国际顶级学术会议和期刊(如IEEE TVCG, IEEE VIS, IEEE VR, ACM CHI, ACM UIST)上发表论文30余篇,并多次获最佳论文提名奖。

报告摘要

人工智能的发展催生了学科交叉的新视野。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AI技术?以中国古代绘画为例,本报告将探讨人工智能在艺术品保护与鉴赏领域的应用路径,具体分析AI如何“复原”褪色古画及辅助大众提升鉴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