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单椅子,到手巴掌大的摆件,这些歪招要矫正!
种种靠抖机灵、耍小聪明欺骗消费者的歪招,犹如一颗颗“毒瘤”,毒化着网络电商的生态肌体,必须坚决拔除! 一位山东网友近日发文称,他在某网络直播间下单了两把价格实惠的椅子。货品送到之后,因担心电动车不好携带,他还特意开了车去,结果看到货品时才发现,直播间里主播信誓旦旦所谓“价格实惠”的椅子,原来只是两把巴掌大小的迷你模型摆件。 一位辽宁网友前不久发视频吐槽,他在网上花69.
记者:尹思源
花69.9元买8盒蓝莓,到货后每盒里只有几颗;在直播间下单两把椅子,到手的竟然是巴掌大小的模型摆件;购买100只装的垃圾袋,清点发现每袋不足40只……
网友们吐槽的种种踩坑经历,揭开了一些不良商家低价卖货的“障眼法”。他们在商品的宣传页面或网络直播间里,以“低价”“秒杀”等噱头吸引眼球,诱使消费者下单,发出的商品却严重短斤缺两、货不对板。
到手的货品“缩水”,损耗的是卖家的诚信。种种靠抖机灵、耍小聪明欺骗消费者的歪招,犹如一颗颗“毒瘤”,毒化着网络电商的生态肌体,必须坚决拔除!
一位山东网友近日发文称,他在某网络直播间下单了两把价格实惠的椅子。货品送到之后,因担心电动车不好携带,他还特意开了车去,结果看到货品时才发现,直播间里主播信誓旦旦所谓“价格实惠”的椅子,原来只是两把巴掌大小的迷你模型摆件。
一位辽宁网友前不久发视频吐槽,他在网上花69.9元购买了8盒蓝莓,收到货后发现每盒只有几粒。从视频中可以看出,所谓的“一盒蓝莓”,不过就是零星五六颗。
个别商家打着低价的幌子,行短斤缺两的歪招,让消费者的利益受损。这种欺骗消费者的现象屡打屡犯,已成为行业发展的“牛皮癣”。
“障眼法”低价卖货,满藏着坑人的套路。
先以“低价”为幌子大肆宣传,引诱消费者关注。消费者以为碰到了实惠,就对这些低价商品点开浏览,不经意间就掉进了不良商家布下的陷阱。
随后,在商品推销上狠上手段。一方面,对直播带货进行技术“上妆”,比如,使用种种美颜滤镜让低价商品看起来更高级;或者使用微距拍摄,让小物件在视频中“变大”。另一方面,介绍货品极富迷惑性,比如,用可以使用多少次来替代卫生纸的总层数,以大袋里有多少小包来掩藏大袋的总重量,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由于整个过程在线上进行,消费者看不到实物,也看不清包装上的详细说明,就很容易被不良商家迷惑而下了单。
其实,这些不良商家对自己的不法行为心知肚明。但面对消费者的质疑,往往以“在正常误差范围内”“没办法举证商品状态和收货时一致”等说辞搪塞,直到平台介入,才极不情愿地退货或退款,把消费者弄得身心疲惫。
正因为如此,许多消费者即便发现货品存在数量或质量“缩水”,但因时间精力有限、货品价格不高、嫌退货麻烦等因素,只好选择吃“哑巴亏”,沦为低价卖货“障眼法”的受害者。
低价“障眼”卖货坑人,几乎没有代价。有电商从业者透露,实施低价网购骗人的不良商家,所能遇到的最坏结果,多是全额退款,很少有惩罚措施,更谈不上法律代价。
如此所作所为,其实明显涉嫌违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以低价“障眼法”骗取的成交,有违质量保障、计量正确等要求,更有违诚信原则。
国家统计局今年一月份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55225亿元,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30816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26.8%。可以说,网络电商对解决群众就业、促进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当下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尤需细加呵护,促进健康发展。
网购货品“缩水”,监督管理不能“缩水”,要加大执法力度,严打欺骗行为,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作为网络平台方,更当加强监督管理,出台有效办法,对屡屡受到消费者退货、举报的商家实施不良信誉标记、限流等措施,形成警示效应,让不良企图者知难而退。
作为消费者,我们要对商品价格有合理预期,对低价商品陷阱擦亮眼睛。遇到“踩坑”向平台举报或向消费者协会投诉,与不良商家较真维权,协力建设更加诚信、友善的网络购物环境。(题图漫画:潘红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