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量食用荔枝会导致“荔枝病”?

荔枝虽然好吃,但空腹一次性食用大量荔枝后,有可能引发低血糖反应,出现头晕、乏力、心慌、脸色苍白、眩晕、昏厥等低血糖症状。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眼下又到了荔枝上市的季节,喜欢吃荔枝的小伙伴又到了最快乐的时候,吃了第一颗,后边就有第N颗跟上。但我们也经常听长辈说“少吃点儿,五六颗就够了,吃多了容易得荔枝病”,那么,什么是荔枝病呢?每天吃多少荔枝合适呢?

image.png 

什么是荔枝病?


荔枝鲜甜可口,味道诱人,很多人吃起来就感觉怎么也吃不够。荔枝虽然好吃,但空腹一次性食用大量荔枝后,有可能引发低血糖反应,出现头晕、乏力、心慌、脸色苍白、眩晕、昏厥等低血糖症状,严重者会出现四肢厥冷、脉搏细数、血压下降、抽搐、呼吸困难、血压下降,这就是“荔枝病”。


“荔枝病”更多发生在儿童人群,多见于4至11岁儿童,但成人也有同样的风险。


荔枝这么甜为什么会导致低血糖?


简单来说,造成低血糖的主要原因就是葡萄糖供应不上去了,但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首先,荔枝中含有两种物质“次甘氨酸A”和“α-亚甲环丙基甘”,它们会破坏体内的脱氢酶,阻断葡萄糖的生成和抑制脂肪酸代谢,从而使血糖降低。


其次,虽然人体可以利用果糖提供能量,但相当一部分需要转化为葡萄糖。果糖被人体吸收后会被运到肝脏,在那里加工成葡萄糖。所以当肝脏的加工速度不够快,无法抵消人体消耗的葡萄糖时,就会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导致低血糖。


“荔枝病”一般是儿童更高发。因为儿童体内储存的糖原更少,更容易被消耗完,这时吃大量荔枝抑制葡萄糖产生,就会雪上加霜。此外,儿童食量较小,吃了大量荔枝后往往就吃不下其他食物了,也就更容易低血糖。


低血糖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使人出现饥饿感、头昏眼花、面色苍白、心悸、乏力等症状。若延误治疗,严重低血糖昏迷时间超过5小时,可能会引起全身性机能和物质代谢紊乱大脑的功能障碍,导致意识恍惚、抽搐惊厥。


一天吃多少荔枝合适?


虽然荔枝病确实存在,但发病率并不高,只要注意以下几点,就可以放心食用:


不吃没成熟的荔枝是否成熟不能简单从荔枝颜色判断,更多从试吃口感判断,未熟的荔枝口感不佳,偏酸涩。


儿童合理膳食荔枝病在儿童中更为常见,儿童吃荔枝时,家长更要留意食物的多样化,合理搭配主食、蔬菜和肉类。


注意每天食用的数量每天吃荔枝最好不要吃超过200克(正常大小10个左右),小孩则最好不超过100克(正常大小5个左右)。


不要空腹吃在吃荔枝前、后应该搭配米饭、面条等复合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可以减少风险。



综合:

新华社“还真有‘荔枝病’!其实好防好治”

科普中国“当心!荔枝不能这样吃,低血糖、被酒驾…严重可致命!正确吃法来了”

四川药品监管“过量食用荔枝易得荔枝病?医生紧急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