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年奖获奖作者专访系列 | 科幻插画优秀指导教师-庄庄

光年奖获奖作者专访系列

“科学是常识,艺术也是常识,生活也是常识。中国的很多孩子和家长忙于应试,孩子们缺乏‘常识’、缺乏眼界和胸怀。”庄庄是第十届光年奖科幻插画唯一一位优秀指导教师,因为在她的带领下,有七位同学的作品获得了科幻插画的优秀奖,这也算得上是第十届光年奖一大亮点。本期采访系列,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对科幻创作和教育有自身经验和看法的老师吧。

任教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近二十载

庄庄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的老师,过完年就刚好是她任教满20周年的日子。庄庄2002年毕业于四川美院油画系,同年追随龙全教授和费新碑、谢正强、李真三位资深教授,来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办“新媒体艺术与设计专业”。那段经历曾经被重庆日报专题报道为:巴渝“五剑客”为北航开启“计算机+美术”的梦想。

随着新媒体艺术与设计专业发展以及一届又一届优秀毕业生的共同成长,北航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成长为国家一级本科专业建设点,目前拥有了插画/绘画艺术、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动画艺术、数字媒体艺术四个专业方向。而这一发展进程,庄庄也都参与和见证了。

艺术生的科普科幻艺术创作难度较大

说起如何带领学生们进行科幻创作,庄庄表示引导艺术学院的同学开展科普与科幻艺术创作,确实难度很大,同学们也感觉很“烧脑”。主要原因在她看来是因为高中文理分科,有很多艺术专业同学来自于文科背景,对于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情况很不了解。可以想象,要求一个对于当前科技发展状况都不了解的人,去幻想未来,科技与人类生活的进步和发展?这个创作难度就更大了。

至于问题的解决,还是得益于这些年来的积累。因为庄庄曾数十次受邀担任全国及北京“太空画、科普与科幻主题”艺术大赛评委的机会,积累了一些国内优秀的获奖作品。讲解讨论这些获奖作品,基于目前科技的发展一起畅想未来,对于打开同学们的思路启发思维,还是很有成效的。

图片1

庄庄与同学们骑车去美术馆参观

创作灵感主要来源于传统哲学与艺术

庄庄的创作灵感主要来源于我国的传统哲学与艺术,同时她本人平时也比较关注生物技术、仿生学、太空探索与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等,所以这些日常关注的积累,给她的科幻创作带来了无穷的灵感。而正如庄庄的爱好,她所认为的科幻其实也哲学和艺术的综合体,包含了对未来无限的思考与想象。“科学技术是一种很强的能力,就像一个武林高手拥有的绝世武功一样,需要全人类共同关注和思考,这么高强的武功要拿来塑造一个什么样的未来? ”她说。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因为身处于北航这样一个“科技与未来感”十足的高校,本人自然也会受到环境的熏陶,所以庄庄在2008年受到北航生物医学与工程学院庄逢源教授的推荐担任了NASA美国宇航局主办的“人类在太空”全球青少年艺术创作大赛的国际评委。

中国科幻与科普教育起步较晚

庄庄表示中国的科幻与科普教育起步太晚。她说:“我亲身经历过,面向儿童的艺术+科学普及课程,好几位女孩的家长要求只上艺术课停止科学课,不然要求退学,理由是5岁的女儿不喜欢科学课。无论怎么沟通,最后好几位家长还是带着女儿退学了。在国内,很多女孩的家长会给孩子读童话,看很多公主故事,以至于孩子到了小学,在科学方面连常识都没有。”

孩子送进大学以后,面对这些“常识”的缺失,他们会很辛苦,老师也教的很辛苦,因为大学要求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所以,在庄庄看来科幻教育能在幼儿园和小学,作为激发科学兴趣的桥梁,是非常有必要的。另外科幻作品也需要更多以小视频和漫画等青少年喜欢的方式来传播。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学习习惯,因为最近几年大学生看书的习惯越来越少了,注意力都放在了新媒体。

图片2

庄庄与学生们

《光年奖获奖作者采访系列》旨在促进各位获奖者之间的了解与交流,同时也为一些准备进行科幻创作的新人提供灵感和方向。并且,我们还能通过作者的介绍,更深层次地了解作品背后的意义,从而加深理解。如此下去,蝌蚪君相信,我们的科幻创作环境会越来越好,更多优秀原创作品的涌现也指日可待!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