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表》

当年的黑科技,如今的“智能手表”。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从百废待兴走向繁荣富强,从一个落后挨打的国家成为世界经济体量第二大国,从科技事业低起点到如今航空航天、生物医药、军事重工等领域百花齐放,各个科技创新前沿都有了中国自主研发的身影。这一过程中,中国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科普科幻影视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童年。这些影视作品引领一些人从此走上了科学研究的道路,也让一些人对探索、求知产生了一生的热爱。今天就让我们来盘点一下那些年我们追过的科普(科幻)片,看看是否有你记忆中的经典。

4.《魔表》:最想要的电子表

进入90年代,伴随着科技和经济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走入平常老百姓家的生活。影视作品也因此将想象力从对人和自然力量的崇拜转向了科技产品。1990年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出品、徐耿导演、张之路编剧的电影《魔表》就反映了当时科幻思路的转变。

《魔表》讲述了一块电子表因生产过程中加入了含有宇宙神秘力量的陨石碎片,从而拥有了能控制时间的能力。主角康思博的小学生活充满烦恼,他希望快快长大摆脱这些烦恼。偶然得到魔表的他,利用魔表的魔力迅速长成了大人的模样。拥有孩童心智、大人外表的他历经了成人世界各种啼笑皆非的误会后,发现成年人的世界也有着同样多的烦恼。几经变故后,魔表终于在一场大雨里耗尽了魔力,康思博如愿返回自己的童年时代。

魔表33

电影《魔表》海报,“萌叔”张嘉译当年还是“小鲜肉”(搜狐网)

《魔表》开启了人们对日常生活事物想象力的大门,不再执着于自然力量,转向崇尚科技力量。虽然让手表拥有时光倒流功能在现在还不太现实,但是想象赋予了创造的可能。纵观现在各大厂商争相研发的智能手表,拥有与世界畅通无阻地连接,拥有各种可以测量心率、卡路里的黑科技,这在20年前看来不也是一种魔表吗?没有大胆的探索想象又怎么能成为今天的现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