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找妈妈》

它是中国首部水墨动画片。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从百废待兴走向繁荣富强,从一个落后挨打的国家成为世界经济体量第二大国,从科技事业低起点到如今航空航天、生物医药、军事重工等领域百花齐放,各个科技创新前沿都有了中国自主研发的身影。这一过程中,中国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科普科幻影视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童年。这些影视作品引领一些人从此走上了科学研究的道路,也让一些人对探索、求知产生了一生的热爱。今天就让我们来盘点一下那些年我们追过的科普(科幻)片,看看是否有你记忆中的经典。

1. 《小蝌蚪找妈妈》:最早的童年科普

《小蝌蚪找妈妈》是1960年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中国首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一经问世,就成了中国动画电影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动画片先后获得了1961年洛迦诺国际电影节短片银帆奖、1964年戛纳国际电影节荣誉奖等奖项。一部仅仅15分钟的动画短片,在它诞生后的20年时间里经久不衰,拿奖拿到手软,甚至在59年后的今天,在视频网站上仍有一定的播放量。

蝌蚪_副本

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画面(来源于豆瓣)

短片讲了一群小蝌蚪误把金鱼、螃蟹、乌龟、鲶鱼当做自己的妈妈,历经系列误会后才找到真正的妈妈的故事。影片将青蛙的生理特点融入故事中,向小朋友们介绍了青蛙这个大眼睛、白肚皮、四条腿、吃坏虫、保庄稼的好朋友。故事虽然简单,但是短片细节丰富、艺术水平高超。当时国内外的动画都采用单线平涂的技法——用单线勾勒形象,在线条内或线条外平涂色彩。影片创造性地开辟了用中国独有的水墨技法做动画片的道路,水墨画讲究灵韵,色彩、线条较之单线平涂技巧都不易控制,创造难度上直接翻倍。影片的构图、色彩、动物形态都充分考虑到了中国水墨画的写意与故事性的结合,为今后一系列优秀水墨电影创作打下了艺术与技术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