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为了寻找嫦娥吗
2018科普创客大赛复赛成人组晋级作品。
〖2018年“科普创客大赛”参赛作品,版权归大赛主办方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违者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中华上下五千年,很多事情都没有用文字记录下来,常常以故事的形式在民间口口相传。在我小时候呀没有无线网,电视也没能有很多频道,每天晚上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坐在家门口,听着婆婆一边摇着破破的蒲扇一边说着那些光怪陆离的传说。儿时的天彷佛总是好看一些,一抬头呀,满眼的星星还有那略显孤独的月亮,嫦娥奔月的故事老人家自然没有少说。我总会想啊,嫦娥和玉兔住在里面多无聊呀,常常以月亮的明暗面来勾勒描绘我想象中的嫦娥。
在我刚上学不久,听到要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名为“嫦娥工程”。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我们终于要去寻找嫦娥了么?当嫦娥一号发射成功的时候,我已经到了能够分辨传说与现实的年纪,已经知道了月亮上没有宫殿没有玉兔更加没有嫦娥,那我们的探月计划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发射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是人类航天活动的三大领域。重返月球,开发月球资源,建立月球基地已经成为世界航天活动的必然趋势和竞争热点。之前总会在一些外国大片中看到地球末日的时候人类会移居火星啊月球什么的,总觉得这个只会出现在电影里,但是近年来,无论是海洋污染、各种不可再生资源发出储存量红灯警告、北极冰川融化还是各种生物不断发出灭绝的信号,虽然没有末日没有来临但是告诉我们地球这个家园并不是人类永久的居所,曾经电影出现过的移居外太空重新被提上日程。
开展月球探测将是我国航天深空探测零的突破。月球已成为未来航天大国争夺战略资源的焦点,月球具有可供人类开发和利用的各种独特资源,月球上特有的矿产和能源,是对地球资源的重要补充和储备,将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中国探月是我国自主对月球的探索和观察,又叫做嫦娥工程。嫦娥工程分三个阶段:将第一颗绕月卫星命名为“嫦娥一号”,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所承担研制,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物质元素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等;嫦娥四号是嫦娥三号的备份星,根据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战略,计划在月球建立研究基地;嫦娥五号主要科学目标包括对着陆区的现场调查和分析,以及月球样品返回地球以后的分析与研究;嫦娥七号的目标是模拟载人登月。
从关于嫦娥奔月之类的月亮人的谈论和想象,再到关于外星人月球基地的想象,并不是仅仅具有一般科学探索的意义,或只是为公众提供娱乐,还有某种非常强烈的象征意义---将来真的会有“月亮人”。最有可能出现的“月亮人”其实就是地球人类---因为世界各大国对月球的竞逐早已经开始。
美国在逐月之路上一马当先,关于竞逐月球的意识也表达得最为露骨。据说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美国人就有在月球建立军事基地和情报基地的想法,比如在月球建立导弹基地,这样就可以对地球上的其他国家形成“居高临下”的威慑。今天,逐月之路上的国家,不仅有美国、俄罗斯、中国这样的大国,也有欧洲诸国以及印度、日本、韩国等小一些的国家。再想悍然“宣布”月球为某一国的领土,估计很难成功。
与有些国家试图抢占尽可能夺得“月球领土”不同,中国的嫦娥不是“战神”,而是“和平女神”。中国人的探月工程,是在为人类和平使用月球迈出了新的一步。
中国探月工程的logo是以中国书法的笔触,抽象地勾勒出一轮圆月,一双脚印踏在其上,象征着月球探测的终极梦想,圆弧的起笔处自然形成龙头,象征中国航天如巨龙腾空而起,落笔的是一群自由飞翔的和平鸽构成,表达了中国和平利用空间的美好愿望。与有些国家试图抢占尽可能夺得“月球领土”不同,中国的嫦娥不是“战神”,而是“和平女神”。中国人的探月工程,是在为人类和平使用月球迈出了新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