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玫瑰与蠕虫》:个体意识是文明发展的绊脚石?

2015年,俄罗斯诞生了一部令人耳目一新的硬科幻作品。

2015年,俄罗斯诞生了一部令人耳目一新的硬科幻作品。

这部作品起初在网络连载,后由Celado出版社出版后,在次年的科幻盛会InterpressCon中夺得了“最佳处女作奖”,随后是专业性科幻奖项——“斯特鲁伽茨基兄弟奖”、《幻想世界》杂志评选的“年度最佳俄罗斯图书”奖项,以及数项其他科幻奖项的提名。

名不见经传的罗伯特·伊巴图林和他的《玫瑰与蠕虫》,就这样跃入大众的视野,在俄罗斯科幻文类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01 众说

许多读完《玫瑰与蠕虫》的俄罗斯读者,都留下了这样的评价:

“近十年来,我不记得国内出过什么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科幻小说,而读到《玫瑰与蠕虫》这本惊艳的后启示录太空科幻的时候,我的看法得到了改观。”

“在数十年的俄罗斯本土科幻小说中,《玫瑰与蠕虫》称得上是一部重量级作品。”

被折服的粉丝们对此书不吝美辞:

“真正的硬核科幻作品,拥有信息量庞大、丰富多彩的世界观。阅读时,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剧烈迸发,汇成书中的字句情节。

伊巴图林的过人之处在于对技术细节描述的热爱与准确性。我在第一页便被作者对轰炸的细节描写吸引。”

02 玫瑰,蠕虫

“玫瑰”与“蠕虫”这一对对立元素,赋予了此书一种独特的气质。

它们看似无关星辰海洋,也无关飞船巨构,作为一对相互矛盾的意象,其背后无尽的譬喻引人无限遐想。

“玫瑰是危险,蠕虫是救赎,玫瑰与蠕虫乃一体。”

带来灾厄的死神,以玫瑰的形象降临世间,像是对人类文化的讽刺与反叛;

本应形象丑恶的蠕虫,却为人类提供了一条和平共存之路。

然而,二者只是本质相同的一体两面,人类在危机与渗透之下只能束手无策,任人宰割。

封面特意将这两个形象强化呈现,将蕴含其中的寓意化为具象表达:

整张图都氤氲着死亡、绝望,缠绕的玫瑰藤蔓像是像是猎食的蛛网,又像脉动着的血管经络,其上攀着颜色诡异的蛇状蠕虫,二者相互交缠,将人窒息。蓝与紫的密网织成的棺木象征着人类族群的灭亡危局。

微信图片_20220824150948

《玫瑰与蠕虫》书封 来源:豆瓣

抽象与具体,猎奇而不安,美丽又黑暗……这便是对玫瑰与蠕虫形象与内涵的诠释。

谜题高悬,大幕由此拉开。

03 末世之后

2295年,地球毁于一场谋划已久的外星袭击。

这段充满技术细节且极其流畅的毁灭过程,从开端便震撼了许多读者。

原是天鹰座人在月球建立的观测站发现了人类进入太空的行迹,为防止暴露自身,便将观测站自毁,并对地球发动了打击。

末日来临前,人类建立了太空舰队,并将事关文明存续的人员、物资及技术转移至一百艘“诺亚方舟”,离开这颗蓝色母星,迁往月球、火星及空间站繁衍生息。

人类文明由此正式迈入星际时代。

人类利用太空武器“萤火虫群”消灭逐渐逼近的阿奎拉舰队后,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于是开始利用这个威胁性极强的武器试图称霸,由此,掌控“萤火虫群”的金星太空舰队及其拥护者与反抗者联盟“二重奏”分立两派,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斗争。 

本书主线故事可以粗略分为并行的三线:

其一,以太空舰队司令继承人扎拉·阳为中心,周旋于各星殖民地势力之间,逐渐接触操控网络系统的“蠕虫”。该线是科幻设定最为丰富的一条线,洋溢着黄金精神黄金时代精神,展现出未来宇宙中人类的最高技术力;

其二,生于灾后地球的小孩——赛义德,因被“玫瑰”蜇伤而感染和控制,踏上寻求治疗之旅。此条线呈现出灾后地球的废土社会风貌,并显示出外星造物“玫瑰”对于肉身凡躯的神秘影响;

其三,是第二条故事线的后续,讲述地球特工阿尔列金受托寻找“玫瑰”并带回研究,找到失踪的赛义德,并揭秘“玫瑰”真身。

跟随三位主角(及其他关键人物)的视角,读者将亲历各行星派系间接连不断、勾心斗角的政权风波,沉浮于爱与恨、牺牲、贪欲、渴求权力等人类的美德与罪恶。

在对“玫瑰”与“蠕虫”的寻踪与对峙中,揭晓文明未来的终极形态,为人类命运作出最终抉择。

04 集体智慧

《玫瑰与蠕虫》中设想的未来世界,绝非黄金旧日描述中供人类探索的大千宇宙,而是处处透露着沉郁的悲观底色、笼罩着不可知、无法与之抗衡的迷雾。

书中谜一般的外星生命,无论种群历史、智慧与技术程度都远超人类,人类的命运对他们来说更是可以肆意操纵。

来自异宇宙的敌意、非人的伦理、异星式思考方式,渺小落后的人类无力对抗外星种族——人类科技在他们面前不过是弓弩对抗战舰大炮。

现在它正处于深度冥思之中,切断了情感、智力、记忆之类的所有高级心理功能,只留下了纯粹的自我意识,即在无声的虚空中那个孤单的点状的“我”。

而现在,经过多年专心的自省,隐藏者已经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它意识到了自我。

我是多体。

我是由智慧机体组成的智慧超机体。每一个独立的单体,都不过是我分布式大脑的一个神经细胞。

就像神经纤维把神经元连接成一个完整的大脑一样,超声波的通信网络也通过水柱把所有独立的单体连接成一个完整的实体。

在伊巴图林的构想中,个体只是文明发展过程中尚为早期的一个阶段。

随着个体间交流的增加,信息交流速度超越了生物脑的处理能力,个体最终迎来一体化,形成集体智慧,书中称之为“多体”。

多体的单位将扩张至城市,多体城市间相互竞争、征服、融为一体,最终成为多体行星、行星间多体、恒星间多体,银河系超级生物体……

微信图片_20220824155938

《2001太空漫游》剧照 来源:豆瓣

《盲视》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有没有可能,个体意识只是阻碍文明发展的的绊脚石?

人类因智慧和自我意识为傲,称自己为“智人”。但意识的本质仅仅是个虚像——在意识传达指令之前,无意识早已操纵身体完成行动,这才将信息传递给意识。而自命不凡的意识还以为是自己引发了一切。

关于“集体智慧”,在王晋康《养蜂人》和弗诺·文奇《深渊上的火》等作品中曾有描述。

《养蜂人》讲述,蜂群拥有“整体智力”,每只蜜蜂都只是其中的一个细胞,整合集群便形成了一个高效运转的智慧体,只是因为单个个体的脑容量限制而未能完成更高层面的进化。

这样的进化线路是对人类所推崇的自我和个性的全盘否定,几乎可以说是对人类一脉相承的“文明”的背叛。人类会认同这样的“进化”,抛弃个体意识吗?这样的未来真的可以被称为光明吗?

05 “本书的主角是物理学”

微信图片_20220824160117

“阿撒托斯号”飞船 来源:原版小说插图

从开篇的爆炸开始,本书的硬核基调便彻底展露。无比详尽的技术细节描写,以下略举一二:

其一,小行星莱安诺的可居住改造。将带有反射性热源的微型机器人送至小行星地底,气体形成的气泡膨胀并不断蔓延,最终使星球地下形成由气泡组成的“迷宫”。人造细菌将气泡中的气体转换为适合呼吸的空气,碳元素被缝合成绳索传动装置。等到另一颗小行星靠近时,火箭助推机器人将用绳索将双星绑定在一起。绳索达到张力极限时,经受住张力的两颗小行星成功绑定,围绕同一质心旋转,莱安诺于是拥有了适合生存的重力。

其二,击败外星舰队的超级武器“萤火虫群”。每只“萤火虫”实为一个脉冲紫外线准分子激光器。它由发射器本身、磁阱、控制和通信装置以及可充气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组成。磁阱将带电的太阳风粒子在其两极积累一段时间,然后放电,并在活性介质中产生一个高能短激光脉冲。射击完成后,重复充电-放电循环。

坚实的硬科幻内核与紧凑的阴谋情节相结合,这便是《玫瑰与蠕虫》。

篇幅有限,仅仅能呈现冰山一隅,还请各位耐心亲身阅读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