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的成熟时期

来源:蝌蚪五线谱发布时间:2018-11-16

从此微生物学的研究向分子水平转化。

科学精神-科学方法

20世纪50年代,微生物的研究更加深入,电子显微镜的不断改进使人们可以看到更加微小的东西,原子和分子结构都可以清楚地观察到。下面简单介绍一些重大成果。


1951年麦克林托克(Barbara McClintock)发现能跳动的基因(现称“转座子”),1983年获诺贝尔奖。蒂勒(Max Theiler)因开发黄热病疫苗获1951年诺贝尔奖。1953年沃森(James Watson) 、克里克(Francis Crick)和威尔金斯(Maurice Hugh Frederick Wilkins)提出DNA双螺旋结构,1962年获诺贝尔奖。1955年杰尼(Niels K.Jerne)提出了抗体形成的自然选择理论,1984年获诺贝尔奖。1957年博韦特(Daniel Bovet)第一个发现并合成抗组胺。1958年莱德伯格(J. Lederberg)、比德尔(G.W.Beadle)和塔坦(E.L.Tatum)发现细菌遗传物质和基因重组现象及基因的调控。1959年伯内特(Frank Macfarlane Burnet)在1955年杰尼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克隆选择理论,1960年获诺贝尔奖。1959年颇特尔(Rodney Robert Porter)和埃德尔曼 (Gerald Edelman)确定免疫球蛋白的结构,1972年获诺贝尔奖。1959年雅娄(Rosalyn Yalow)和本桑(Solomon Bernson) 建立放射免疫检测技术,1977年获诺贝尔奖。1959年奥乔亚(Severo Ochoa)和科恩伯格(Arthur Kornberg)发现RNA和DNA的生物合成机制。

1961—1966年雷仑伯格(Marshall  Nirenberg) 、霍利(Robert W.Holley)、马特哈伊(John Matthaei)和科拿那(Gobind Khorana)等破解64个遗传密码,1968年获诺贝尔奖。1965年雅各布(Francois Jacob)、勒沃夫(André Lwoff)、莫诺(Jacques Monod)发现微生物基因的调控机制。1968—1970年阿尔伯(Werner Arber)、内萨恩斯(Daniel Nathans)和史密斯(Hamilton Smith)发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及其在分子遗传学方面的应用,1978年获诺贝尔奖。1969年梯明(Howard Temin)、巴尔迪摩(David Baltimore)和德尔贝克(Renato Dulbecco)发现反转录病毒和反转录酶,1975年获诺贝尔奖。

1972年伯格(P.Berg)猿猴病毒DNA与λ噬菌体DNA体外重组成功,1980年获诺贝尔奖。1975年柯勒(Georges J.F. Khler)和米尔斯坦 (César Milstein)在杰尼(Niels K.Jerne)的理论基础上,建立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1984年获诺贝尔奖。1976年利根川进(Susumu Tonegawa) 发现抗体多样性的遗传学原理,1987年获诺贝尔奖。1976年布鲁姆伯格(B.Blumberg)和盖达塞克(D.C. Gajdusek)发现传染性疾病起源和传播的新机制。1977 年桑格(Frederick Sanger)和吉尔伯特(Walter Gilbert)分别建立DNA序列分析技术,1980年获诺贝尔奖。

1980年贝纳塞拉夫(Baruj Benacerraf)、斯内尔(George D.Snell)和多塞(Jean Dausset)发现细胞表面调节免疫反应的遗传基础。1981年宾宁(G. Binnig)和罗雷尔(H. Rohrer)发明扫描隧道显微镜,1986年获诺贝尔奖。1981年布鲁希纳(Stanley prusiner)发现朊病毒,1997年获诺贝尔奖。1982年史密斯 (Michael Smith)以M13噬菌体为载体,在任一段DNA片段上定点突变,1993年获诺贝尔奖。1982年切赫(T.R.Cech)和奥尔特曼(S.Altman)发现催化性RNA,1998年获诺贝尔奖。1983年莫里斯(Kary Mullis)发现聚合酶链式反应(PCR),1993年获诺贝尔奖。1988年戴森霍弗(Johann Deisenhofer)、胡伯尔(Robert Huber)和米歇尔 (Hartnut Michel)研究光合作用反应,揭示了膜结合的蛋白质配合物的结构特征。1989年毕晓普(J. Michael Bishop)和瓦慕斯(Harold E. Varmus)发现逆转录病毒原癌基因(oncogene)在细胞中的产生机理。

1993年罗伯茨(Richard J. Roberts)和夏普(Phillip A. Sharp)发现断裂基因(split genes)。2005年马歇尔(Barry J. Marshall)和沃伦(J. Robin Warren)发现幽门螺杆菌及其致病机理。2008年文特尔(J. Craig Venter)宣布合成生殖支原体(Mycoplasma genitalium)的完整基因组。

摘自《科技史与方法论》清华出版社授权登载

荐书:一本书”看透“科技史丨科技史与方法论


版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