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视觉能力的扩展——放大镜与眼镜
科学技术繁荣的近代,放大镜与眼镜时期。
在很多时候,肉眼并不能满足人们观察的需求,如果人们想要观察某些事物的细节,就要借助于工具了。而且人的眼睛并不总是视力良好的,可能会因为用眼过度造成近视眼,也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变成老花眼。于是放大镜和眼镜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
历史上并没有明确的资料显示放大镜是在何时发明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应该不晚于13世纪末。根据资料显示,最早的放大透镜很可能出现在两千多年前。1853年,奥斯汀·莱亚德爵士在位于伊拉克北部的尼姆鲁德(古代亚述王首都之一)发现了一块有一个平面和一个凹面的弧形水晶。这应该是原始的放大镜,时间大约是公元前9世纪至公元前7世纪。更早的时间有没有放大镜,至今还没有考证,至少现在没有发现在这更早的时候出现类似放大镜的物体。最初的放大镜由各种透明水晶和宝石磨制而成,造价不菲,一般人不可能拥有。今天,各种放大镜应有尽有,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多样,好的放大镜可以鉴别宝石的真伪。
眼镜也算是放大镜的一种,传闻这项杰作是在13世纪末发明的。1260年,马可·波罗就描述过中国老人在看字时就是戴着眼镜来放大字体的。眼镜大多为椭圆形,主要部分的镜片是由水晶、石英、黄玉、紫晶磨制成的,镜框则是用打磨的龟壳制成的。当时戴眼镜的方式也很多样,有用铜制成的眼镜脚卡在鬓角的,也有用细绳拴在耳朵上的,还有把眼镜固定在帽子上的。关于眼镜的早期描述也曾出现在意大利艺术家托马索·达·莫代纳(Tommaso da Modena)的作品中。1352年他在意大利特雷维索的一座教堂里作了一幅壁画,画中是一位老教士戴着眼镜在专心阅读手稿。这是艺术品中首次出现眼镜。关于眼镜的具体发明人和发明时间一直没有定论,也有许多的传闻,但是均不可靠。14世纪的一些资料也显示眼镜是当时刚刚发明的。所以说,眼镜很可能是在13世纪末发明的。
据资料显示,眼镜刚开始并没有普遍使用,当时它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当然价格也很昂贵,一副眼镜可以抵得上一匹马的价格。直到16世纪中叶,眼镜才得到普遍的应用。人们制镜技术更加熟练,凸透镜用来矫正远视眼,凹透镜用来改善近视眼。在1784年,本杰明·富兰克林(B. Franklin)还制成了双焦透镜,它是将两种透镜各取其一半放在同一个镜框中,带上这种眼镜的老者,不仅可以抬眼看到远处,而且垂眼看近前的事物也很清晰。现在,眼镜更是多种多样,近视眼镜、老花眼镜、隐形眼镜、抗辐射眼镜、抗疲劳眼镜、3D眼镜等各种不同功能的眼镜被发明出来,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方便和好处。
摘自《科技史与方法论》清华出版社授权登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