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科学——医学

来源:蝌蚪五线谱发布时间:2018-10-25

古代中国医学的发展。

科学精神 科学方法

和西方国家不同,中国有一套独特的医学体系。从战国到三国是中医医学体系的形成时期。约成书于战国的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开始形成的标志。它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的健康和疾病与自然环境有一定关系。《黄帝内经》总结了临床实践经验,运用阴阳对立统一和五行生克的思想,论述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预防、主法、治则和药物的性、味、色、气等问题,初步概括了人体变化与治疗的一些规律。一千多年来,《黄帝内经》一直行之有效地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成为辨证施治的基本理论之一。汉末张仲景(约150—219)进一步总结了医疗实践经验,写出了《伤寒杂病论》,以六经论伤寒,以五脏、六腑论杂病,提出了包括理(辨证理论)、法(治疗原则)、方(处方)、药(用药)在内的系统的辨证施治原则,使医学理论和医疗实践密切结合起来。到两晋南北朝时期,王叔和的《脉经》奠定了脉学诊断术的基础。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奠定了针灸术的基础。葛洪、陶弘景(公元452—536)的《肘后方》则成为中医方剂学上的佳作。汉代《神农本草经》的出现标志着中医药物学也开始自成体系。南北朝时期的陶弘景所著《神农本草经集注》则更把药物学体向前推进了一步。当然,中医中药理论体系中掺杂着一些秦汉的谶纬学说及道家的唯心主义思想,但不能因此而抹杀中医中药理论的精华。

在医疗技术上,明清时期也有了许多新的发展。明清两代的医学家在临床实践中深入研究了传染病等热性病的病因、特点和治疗方法,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理论、新的疗法和防治措施,总结出胃、气、管、血及三焦辨证论治的医学理论,形成了瘟病学说,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医学体系。我国在16 世纪还发明了人痘接种技术,用痘痂作疫苗接种,以预防天花。我国的人痘接种法发明之后,1688 年俄国医生首先来我国学习,以后又传到土耳其,18世纪中叶传到欧洲。1796 年英国人琴纳(1749—1821)发明了牛痘接种法,1808年由葡萄牙人传入我国,代替了人痘接种法。

摘自《科技史与方法论》清华出版社授权登载

荐书:一本书”看透“科技史丨科技史与方法论


版权信息